加沙,是怎样成为全世界最大露天监狱的?

加沙地带,一个常常活跃在新闻中的地理名词。伴随着它同时出现的,往往是爆炸、伤亡、废墟、和绝望。

这个充满不幸的地方,位于地中海沿岸,长度只有40公里,宽度只有6到8公里,整个占地面积差不多363平方千米。形象点来说有多大呢?宇宙中心曹县都是它的五倍多。

就是这样巴掌大的一块区域,却生活着大约230万人,要知道咱们大曹县也才130多万人,所以可以想象加沙有多么拥挤。


由于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加沙被外界称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监狱。那它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才成为这般形象呢?


数次易主的加沙地区



二战之后英国元气大伤,已经没有足够的实力控制巴勒斯坦地区,该地的命运被交到了联合国手里。1947年11月,在美国和苏联的操控之下,巴勒斯坦地区被划分成两部分,准备分别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其中犹太人分到了14942平方公里,差不多占总面积的57%,阿拉伯人分到了11203平方公里,大约占总面积的43%。

这项决议一经出炉,可把犹太人高兴坏了。在他们看来,整个民族流亡了两千年,这下终于能有个踏实的落脚点了,所以决议出来没几个月,以色列就迫不及待地宣布建国了。不过它周边的一众阿拉伯国家,可是没打算承认这个外来户,得到以色列建国消息的第二天,埃及、 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伊拉克,当然也包括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就急不可耐地冲向以色列,试图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


但奈何这帮国家的水平实在太菜,再加上以色列有美国这个干爹帮忙,导致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反败为胜,在国际上大出风头的同时,进一步占领了巴勒斯坦地区6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同属一条战线的埃及和约旦,虽然仗没打赢但也捡了便宜,其中约旦吞并了本属于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埃及统治了加沙地区。

整场战争,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成了唯一的冤大头,大量失去家园的难民四处逃命,仅加沙就聚集了20多万,使得这片狭长的区域,基本上成了一个大型贫民窟。

而作为管理者的埃及,却两眼一抹黑,对加沙的惨状视而不见,既不管水也不管电,任由当地居民喝西北风住烂帐篷。不过这还远不是加沙人最痛苦的阶段,到1967年,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以色列,发觉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很不安分,一个个都是磨刀霍霍的样子,说不准什么时候刀子就架到自己脖子上,所以决定先下手为强,仅仅用了六天时间就重创了周边一圈国家,取得了第三次中东战争的胜利。


以色列的版图此时也达到了顶峰,占领了包括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以及之前被埃及控制的加沙地带。

加沙到手之后,以色列开始强拆当地人的房子,大力兴建犹太人定居点,为了铺设连接定居点的公路,将老百姓的土地据为己有。一通操作下来他们倒是方便了,把加沙人的地盘分割的七零八落,使当地原本就揭不开锅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巴勒斯坦人这时候才明白,要想争取自身的权益,不能只靠大哥们撑腰,自己也得做点什么让以色列知道,他们也不是随便拿捏的软柿子。于是在接下来的数年间,以法塔赫为代表的巴解组织,发动了多次对以色列的抗争和战斗。虽然这些举动,没有对局面造成实质性的改变,但各种袭击搞得以色列是焦头烂额,双方都认为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于是在1993年彼此之间握手言和,签了个《奥斯陆协议》。

大概意思就是,巴勒斯坦人要承认以色列,而以色列,要把67年战争后侵占的巴勒斯坦土地慢慢吐出来,包括约旦河西岸、东耶路撒冷、和加沙。


这样的一份协议,让动荡了几十年的中东地区,好不容易有了点和平的希望,但是由于双方积怨太深,在一些人看来,与对方谈和就相当于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所以协议签了没多久,以色列时任总统拉宾就被犹太激进分子刺杀,而巴勒斯坦这边,有个叫哈马斯的组织,也是死活不愿意承认以色列,一心想要把它给撵到大海里去,为此不停地制造各种自杀式的炸弹袭击,扰乱所谓的和平进程。


哈马斯的做法激怒了法塔赫,这两个巴勒斯坦的组织最终在加沙爆发了冲突,冲突最后的结果是,法塔赫被迫撤出了加沙退守到约旦河西岸,加沙则落入到了哈马斯的手中。

由于哈马斯对以色列的态度十分强硬,时不时地还给它刷几个大火箭,不堪其扰的以色列,对这个邻居恨得牙根痒痒。在撤出了犹太定居点后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2007年,以色列对加沙进行了极其残忍的封锁。


露天监狱



到底残忍到什么程度呢?咱先说陆地,加沙就只跟两个国家接壤,除了埃及就是以色列,其中跟以色列接壤的边境上,有两个进出的口岸,07年之后被以色列单方面关闭,埃及为了配合以色列,也关闭了和加沙唯一的拉法口岸。如果你觉得这样就已经很过分了,那证明你还是太小看以色列了,为了达到更好的封锁效果,几年间,以色列还在加沙外围,陆陆续续修建了绵延数公里长10米高的隔离墙,并且隔一段距离就设置一个荷枪实弹的岗哨,只要看到加沙人有越境行为,上去就是突突两枪。跟以色列比起来,特朗普在美墨边境的手段都算仁慈的。

再来说海上,按理说人家加沙作为一个沿海地区,海上的自由活动你以色列无权干涉,但以色列可不管这些,它出动海军时刻监视着加沙的海岸线,只允许渔船在离岸4.8公里以内捕鱼,一旦超出这个界限,同样是火力伺候。


空中的管制就更不用说了,加沙唯一的一座机场,2001年就被以色列给炸了,想从天上逃出加沙也是彻底没戏了。


在如此三位一体的严密封闭之下,加沙任何普通人都不可能随意出入,任何货物都没法正常进口,即便是出于人道主义想援助加沙的外国船只,都被以色列海军无情地开火拦截。


至此,加沙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露天监狱,由于没法儿跟外界交流,经济状况一塌糊涂。本来当地还算是一个出名的鲜花产地,因为以色列的封锁鲜花走不出去,最后只能烂在地里。由于缺少了原料,加沙的一些制造业工厂,基本上也都关门歇业,大到家用电器小到一卷卫生纸,在加沙都成了稀缺物件。


没有可以放心饮用的水,没有稳定供应的食物,没有充足的药品,每天绝大部分时间没有电可用,做饭都只能使用煤油做燃料,在其他国家或者地区,基本上是越过越好的时候,加沙百姓的生活却是一天不如一天。

按照以色列的设想,照这样发展下去,哈马斯早晚弹尽粮绝,到时候撑不住自己就崩溃瓦解了。但这种无差别的窒息性封锁,让加沙百姓都恨不得徒手撕了以色列,所以坚持斗争的哈马斯,反而获得了更多人的支持。摆在他们面前的,就是如何在极端情况下找到一条生路。


地道奇观



那么内有饥饿困扰,外有炸弹威胁,这些被关起来的人是如何维持生活的呢?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伟大又朴素的发明:地道。从以色列封锁加沙开始,当地不少人的活动重心就转移到了地下,几年的时间就挖通了1300多条通往埃及的地道,包括食物、衣服 、汽车,甚至是结婚娶的媳妇儿,有的都是通过地道运到加沙来。

不过,这人生大事多花点钱也就认了,其他吃的用的只要是从地道来的,这价格可都不便宜,很多人为了能买起它们,通通拿起铁锨加入挖地道大军,毕竟这活虽然脏点累点,一天也能赚个20多美元。


最火热的时候,整个地道产业,解决了一万五千多人的就业问题,就连不少大学生因为没有其他的挣钱途径,都甘愿来充当一名地下工作者。哈马斯通过对这些地道进行监管和收税,也积攒了一笔不菲的收入,不得不说,这群人可算是把灵活就业,给琢磨明白了。


这种偷偷摸摸的运输方式,最初并没有引起以色列过多的警惕,以至于让哈马斯来了灵感,既然民用这么顺手,何不多挖一些拿来军用呢?基于这种想法,加沙地下变得更热闹了,除了普通物资,子弹、火箭炮、甚至导弹,都在地表之下流通起来。


同时,哈马斯还挖了不少通往以色列的地道,正面打不过你,时不时地给你来个偷袭,恶心死你。

直到这时,以色列才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这些地下网络,摸清了大概位置后,该炸的炸该轰的轰,导致很多地道还没怎么出力呢就被填平,埃及那边自穆尔西总统下台后,对这些地道的处置力度也越来越大,不是灌水就是直接关停。以色列考虑到加沙人挖地道的热情,怕自己拆的没他们挖的快,干脆做得更绝一点,首先是在以色列和加沙边界处,建造了一睹深入地下八米的混凝土墙,另外在加沙和埃及边境,挖了一条一百多米宽的人工河。这对本来就没啥高端工具的当地工人来说,相当于把难度从傻瓜级调整到了地狱级。


这一连串的操作下来,加沙的地道数量是越来越稀少了,对哈马斯的军事威胁造成打击的同时,也让加沙百姓的物资供应更加紧张,以前最起码舍得花钱还能买到东西,如今是有再多钱也很难换来物资。


加沙之殇



从07年算起到现在,已经十几年的封锁时间,居住在加沙的人,不但没有了自由也停止了发展,200多万人口中,80%以上没出过加沙,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超过一半的年轻劳动力因为找不到工作,成天无所事事,为了打发时间,很多人不断地吃止痛药麻痹自己的神经,毕竟有时候太过清醒也是一种折磨。


没有生产也就没办法创造财富,导致近60%的人处于贫困线以下,70%以上的家庭吃了上顿没下顿。

在如此糟糕的现状之下,当地老百姓还经常担惊受怕,不知何时从以色列飞来的导弹,就会炸塌自家的房子,炸死自己的家人。可以说置身加沙,生活基本上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可言,每天的日子都是在煎熬中度过。


更可悲的是,这种痛苦的煎熬,由于哈马斯和以色列的互相仇视,几乎看不到解脱的希望。这些可怜的加沙人就像被判处了无期徒刑,终身都要被关押在这所与世隔绝的监狱里面。


即便有当地孩子面对镜头,哭泣着问道:我能做什么,他们为什么恨我们?似乎,也没有人能给她一个答案。

仅仅一墙之隔,却造就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边是井然有序生机勃勃,一边则破败不堪萧条暗淡。


纵然历史纠葛不清,但当下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强者对弱者的欺凌,那些所谓人性化的宣传画面,也不过是为了美化自身的暴行。当一座座学校和医院轰然倒塌,一个个无辜的儿童失去生命,再多的借口也不能掩盖背后面目的狰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哈马斯   约旦   巴勒斯坦   约旦河   犹太   定居点   以色列   埃及   露天   监狱   地道   全世界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