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京剧大师周信芳之子,十三岁的他便被父母送出了国,一人在英国读书生活。
虽然父亲是一个中国传统戏剧表演艺术家,但家中也常常会出现一些来自国外的小物品,年幼的周英华便对这些装饰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母亲裘丽琳受过西式教育,所以她教导孩子时也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孩子,周英华也因此从母亲这里学习到了一些国外的知识。
生活在一个中西文化并存的家庭,拓宽了周英华的视野,他也总能想出一些新颖的点子,为家增添一抹新的色彩。
为什么说周英华是一个貌不惊人的华裔食神呢?他的四段情史又是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看下去吧!
1939年出生在宁波的周英华是家中第三个孩子,家境优渥的他在动荡年代几乎没有吃过什么苦,他的童年生活可以说得上是真正的“无忧无虑”。
刚出生的周英华是哥哥姐姐爱不释手的小宝贝,是妈妈精心喂养的小儿子,他成了全家人的中心。
学会走路之后,母亲便常带着他去父亲演出的戏园子玩耍,后台的工作人员都很喜欢这个蹒跚走路的小孩,常常拍手逗他说:“小宝小宝,快到这里来。”
在周英华的记忆中父亲很少在家里表演,他只见过父亲在戏院里唱戏的模样,但年幼的他也认不出台上表演的戏剧演员到底哪一个是他的父亲。
父亲周信芳气派的表演让周英华感到佩服,“我也要像爸爸那样!看起来真拉风!”
裘丽琳牵起儿子的小手说:“小宝长大以后想做跟爸爸一样的事情吗?”
周英华摇了摇头说:“不是,我想做的是跟爸爸一样有趣的工作。”
小周英华口中所说的有趣就是艺术,远赴英国留学的他的确做上了自己喜欢的事情。
裘丽琳是一个并不喜欢勉强自己孩子去做一些他不喜欢做的事情,因为她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她被迫接受了太多她不喜欢的东西。
她甚至差一点嫁给一个自己完全不喜欢的人。
在京剧盛行的年代,周信芳的名字在上海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裘丽琳也很快地迷上了周信芳的麒派表演,经常来到上海丹桂看他演出。
裘丽琳迷上了台上那个看起来英俊又飘逸的男青年,便写信给他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但周信芳知道她是富家大小姐所以只当她写这封信是为了好玩,所以并没有做出过任何回应。
但裘丽琳并没有灰心,写一封不行那她就写两封,直到周信芳同意与她见上一面,富家大小姐的真心终于打动了台上的名角,他同意了。
两人一见如故,互相视为知己,因为各种时间安排得不合适,他们两人只能挑一些非常偏僻的地方见面这样才好不叫人发现。
但在上海,名媛和名角的爱情故事总是会被人发现。母亲发现她和周信芳交往之后,生气地直接将她关禁闭在家,并嘱托她的兄长去找周信芳的麻烦,还托媒人为她介绍了一个门当户对的结婚对象。
这一切都不是裘丽琳想要的,她开始计划出逃并找到周信芳说出了他们的私奔计划。
后来两人都如愿地逃了出去,裘丽琳的母亲见女儿情深意切也最终向女儿妥协了,但也要求他们不能做任何声势浩大的宣传,以免影响到裘家的声誉。
裘丽琳与周信芳两人曲折的爱情经历让两人的感情变得更加浓厚,在培养孩子问题方面周信芳也非常听从夫人的意见,这也是为什么周家的后人发展得如此优秀的原因之一。
母亲裘丽琳是上海著名的名媛,接受过上层教育的她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她不仅为家中的孩子请来了私教,还送他们去读了上海最好的学校。
裘丽琳希望孩子能够接受到最好的教育,因此将家中四个孩子送出了国,十三岁的周英华就这样踏上了前往英国的路途。
没有父母的陪伴,周英华拿着母亲为他收拾的行李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这一趟火车坐了他整整三天三夜,因为只有先到北京才能坐上前往英国的轮渡。
到达北京之后,他便与姐姐哥哥告了别坐上了船。
父母给他买了最好的舱位,希望他能在几个月的旅途中不要过得太难受,没有熟人的陪伴对周英华来说的确是一个难以接受的现实,但在渡轮上却常有他不认识的人前来向他打招呼。
“你是…你是上海裘家裘丽琳的孩子吧,长得可真像啊,你爸爸周信芳的戏我在北京的时候还听过好几场呢?”
“你就自己一个人去伦敦啊?一个人安全吗?”
每当有人前来与他闲聊时,周英华都会非常礼貌地回复那个人,尽管有些问题他并不知道该怎样去回答。
落地伦敦之后,这一切都是那么陌生,他开始写信给母亲说:“一人在伦敦,虽不愁吃穿,可是无人陪伴在我左右,想念与哥哥姐姐一起学习玩耍的日子,想念母亲和父亲陪伴在我身边的日子。”
裘丽琳收到信件时也已是一个月之后的事情了,为了安抚小儿子她只好写信道:“孤身待在异国他乡虽然有些辛苦,但都是为了让你学习到一些新的知识,近日国内也有些不安稳,好好学习,哮喘药不要忘了带,勿念。”
在英国没有人再叫他“周英华”了,取而代之的是“Michael Chow”,有人知道他的家族有多么显赫,他的父母都是家乡乃至全中国都可以被叫上名的名人。
他首先最受不了的就是伦敦的阴雨天气,因为天生哮喘,伦敦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让他的哮喘病时常发作。
在家时,他的哮喘病药都是由专门的医生准备,家仆每天都会准时为他更换药品并且放进他常用的包内。
但在伦敦,他干什么事情都是一个人,自己吃饭、自己外出、自己准备药。
巨大的落差感需要年幼的他自己去承受。
伦敦的餐食也是他最没有办法适应的,他想念家乡菜,但找遍整个伦敦也没有发现自己想吃的家乡菜。
或许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开创一家中餐厅的想法就在他的脑海中生了根。
在英国读完中学之后,周英华对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将圣马丁艺术学院列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院校,并为此准备了很长一段时间。
在那一段时间里,周英华蓄起了胡子,而这个胡子也成了他最鲜明的标志以至于后来见到胡子就知道是他周英华来了。
1956年周英华成功考上了他理想的大学,进入圣马丁的他看见了许多装扮夸张的同学,大家都非常友好并且都主动地和新生打招呼。
开学没多久,周英华就非常成功地融入了这个新环境,并且找到了自己的风格他不仅蓄起了胡子还蓄起中长发,俨然一个大艺术家的模样。
他画的画获得了许多老师的赞赏,他的作品也慢慢地被放到了学校公展,在学校有不错成绩的周英华一毕业就收到了几家公司的招聘书,但他觉得那不是他想做的工作便拒绝了这些机会。
他想凭借自己的设计出的艺术品进入到英国的设计圈,但是一张华人面孔却让他总是受到排挤。
他想合作的艺术家会因为他的华人面孔,而拒绝观赏他的作品,他爱吃的中餐也常被圈子里的人说成是“街边的廉价食物”。
周英华成了一个不被任何人关注的“设计师”,没有人关注他的作品,他们甚至因为他华人的身份歧视他所做的一切包括他热爱的中餐。
因此他下定决心要开一家正宗的中餐馆,叫那些瞧不起中餐的知道中餐的美味,同时他还能通过开店将自己的设计融入进餐厅装修、餐食摆盘配色等等。
但开店需要资金,他只好写信给母亲借来了一部分启动资金,剩下的资金便是他通过卖画赚来的。
第一家“MR.CHOW”就在伦敦开店了,店名不仅是周英华的名字,在英语俚语中更指食物一词。
周英华这家中餐厅走的并不是平价风,而是高档奢侈风只为吸引那些有名望的人前来品尝。
餐厅的装修从门口的花坛再到客人使用的餐具,每一处都是经过周英华挑选之后才产生出来的。
为了提高餐厅的豪华度,他特意从意大利定制出来了地板,餐桌等物品都是采购的高级品牌的定制款,其中也有一些是周英华自己设计出来的。
餐厅里的工作人员也是经过周期两个月培训的专业人士,工作服也都采用的是高奢品牌如阿玛尼、爱马仕等,让人一进去就如身在皇家宫殿一般。
整家餐厅看起来就像一个不可触摸的艺术品一般,但英国有钱人就喜欢这种看起来颇有调性的餐厅。
周英华将餐厅开在了伦敦最豪华的地段,这也很快地为餐厅吸引来了第一批客户,滚石乐队、披头士、麦当娜等明星也相继出现在了他的餐厅。
这家店从1968年开业至今,已经成了一个知名招牌并且也在美国开设了多家分餐厅,《纽约时报》曾评价道:“这是一家屹立不倒的中餐馆传奇。”
周英华经营的这家中餐厅彻底改变了欧美人对中餐的传统印象,他始终记得自己离开家的那一天父亲对自己说的那句话:“不要忘记你是一个中国人。”
餐厅为周英华带来了知名度也为周英华带来了足够的财富,让他能够在经营中餐厅的同时还能继续进行自己的艺术事业。
被称为华裔食神的他,也因此与四任妻子相识。
周英华第一任妻子曾是美国顶级时装杂志《Vogue》的总监,并且还有一档自己的访谈节目。
她的一生不算顺风顺水但是她的潇洒气质却印刻在了周围人心中,她一头标志性的红发让所有人见过她之后都再难忘记。
年轻时的格蕾丝就将自己一头扎进了时尚行业,她躺在床上翻看着最新一季的杂志,在书中获取了灵感之后她便开始实操,一出门就获得路人的关注。
同学们都笑她说:“全岛或许只有你穿得这么奇怪了。”,还有人恶作剧为她报名了模特比赛,但就是这个模特比赛将格蕾丝带入了时尚圈。
一次工作结束,团队请工作人员来到了MR.CHOW吃饭,周英华为了接待朋友也在餐厅出现了。
格蕾丝主动向他说:“餐厅的菜真的很好吃!”
周英华礼貌地回应道:“其实这还不是最好吃的,等一下我再让后厨上一个菜。”
在交谈过程中,格蕾丝对眼前这个亚洲面孔产生了不一样的感觉,他从言谈中表现出来的绅士气质让人难以忘怀。
MR.CHOW成了格蕾丝常来的餐厅,她与周英华也开始了交往,周英华在闲暇无事的时候便会主动来到格蕾丝拍摄的工作现场,大家常常打趣道二人:“你们真像连体婴感觉无时无刻不在一起。”
他们抱着彼此面露笑意地表示他们的关系就是连体婴,沉入爱河的二人很快都产生了结婚的想法。
周英华发挥自己设计师的天赋,设计出了好几套完美的求婚方案,最终敲定了在格蕾丝家门口进行这一项重要的仪式。
格蕾丝眼中包裹着泪水,她伸出了自己的手,周英华缓缓地将戒指戴上了她的手指。
他们没有因为国籍、身高或者工作的不同常常驳斥对方的想法,反而非常地尊重彼此,但同居之后两人的时间安排都变得不一样了,所有婚姻似乎都避免不了争吵一样,三年之后两人便遗憾分手了。
周英华第二任妻子是一名日德混血模特名叫周天娜,认识周英华的那一年她21岁,周英华32岁。
随着MR.CHOW的分店开启,周英华并没有将自己沉浸在失败的婚姻当中,他更加努力地工作,将这家餐厅的名声打得越来越响。
周天娜独特的混血面貌让她成了时尚圈的宠儿,她在工作中的表现力非常的出色,两个人顺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
1972年两人正式结为夫妻,他们俩成了各大媒体长期追踪的焦点,两人一起到美国纽约开了一家专属于二人的餐厅。
这一家餐厅的装修不再是由周英华一个人说了算了,周天娜也为其餐厅付出了很大一部分心血。
两人携手将餐厅越做越大,餐厅每年的盈利高达百万美元,但周英华因为父母去世哥哥被监禁的原因变得十分低落,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再过问餐厅的事情,在这期间参观的大小事务都是由周天娜解决。
但周天娜并不想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进一家餐馆,她也慢慢放手了餐馆的事务自己飞到了巴黎,在这一段时间里她开始认为她与周英华已经不适合在一起了,她移情别恋了。
两人和平分手后,不过四十来岁的周天娜就被查出患上了肺炎,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之后,她被确诊了艾滋病并大方地向外界公开了自己的病情。
没过两年,她便因为疾病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亦舒评价她道:“数年前在半岛大堂见到周天娜,惊艳得下巴要跌下来,灵魂好不容易归窍。”
周英华的第三任妻子是在韩国时装界有着巨大影响的伊娃,她主动找上周英华向他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
两人在一起之后伊娃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两人的感情非常地平稳,很少有争吵。
伊娃在事业方面也帮助了周英华许多,帮他应付了许多不必要的社交,也为周英华招来了许多顾客。
他们相互扶持了25年,但由于感情不和伊娃主动向周英华提出了分手,78岁高龄的周英华已经无心再去与前妻争夺共同财产,将自己的部分财产留给了伊娃。
自小便吃穿不愁的周英华早已经看淡了钱财一事,他更愿意将自己的精力放在画画上,他的个人魅力也随着年岁的增加而增加,八十岁的他看起来依然精神矍铄。
他的第四任妻子与他是真正的忘年恋,相差了整整五十岁,邂逅过几面的两人很快就确定了关系并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80岁的他还得到了自己的小儿子,他是一个颇为怪诞的艺术家,也是全球华人中杰出的代表,尽管人生已经走到了耄耋之年但他的心态年轻。
周英华始终保留着他初到伦敦的野心,他要做出一番不一样的事业,魄力让他不屈服于困难见招拆招。
他始终坚持着自己所热爱的事物,并且有勇气去追求新鲜事物,这也是他为什么能看起来如此年轻的原因之一吧!
1. 文田《周信芳与裘丽琳的生死情缘》
2. 王珊珊《人生如戏 周英华》
3. 央视网《周英华:在英经营餐厅50余年改变中餐传统形象》
更新时间:2024-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