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吃了上顿没下顿,体制内外工作有何差异



1924年6月,民国第一美女林徽因与梁思成成双成对到美国留学,两人一同就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系。1928年3月,两人在加拿大结婚。


在欧洲旅游期间,年轻美丽的林徽因抵住了大才子、已婚男徐志摩的疯狂追求,最终还是理智地嫁给了名门正派的梁思成。


子女工作,操心的还是父亲。梁思成父亲梁启超可谓是中国第一好父亲,除了教育出一流子女,还忙着联系儿子儿媳的工作。


1928年8月,梁启超在国内为梁思成夫妇联系好了工作,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建筑学系。


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想法,也可以说是神仙操作。梁启超父子是广东人,林徽因是福建人,都是热带、热亚带地方。可这老爷子他居然为儿子、儿媳联系了遥远而寒冷的东北工作。



作为清华“四大导师”之首,作为当时国内知识分子的领袖,梁启超想为子女介绍个工作可以说易如反掌。此前,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为儿子儿媳联系好了工作,清华大学已经答应了。不答应才是傻子。


但不知道梁启超为什么突然改变了主意,或者是受到了什么人的忽悠,主张夫妻俩人去东北工作。


他用“三个认为”给自己的想法作注脚:一是认为东北的建筑事业将来大有发展;二是认为年轻人要多吃苦;三是认为清华大学太好了,太享福,是温柔乡,不利于年轻人成长。


后人对老爷子的想法不以为然,认为只有第二条站得住脚。东北的建筑事业能有什么发展?优秀人才就应当去清华大学任教,清华的土木建筑还会更牛。



后人认为,其实梁启超是保皇派,让子女去东北无非是继续代自己“效忠皇上”而已。



对于老父亲梁启超的良苦用心,梁思成夫妇当然不能违抗。同时东北大学方面也是求贤若渴,要求梁思成夫妇尽快赶快到学校报到工作。



1928年9月,林徽因与梁思成回国后,马上就到了沈阳东北大学任教夫妻俩于1928年创立了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建筑学系。


东北大学开出的工资相当不错!梁思成担任教授兼建筑学系的系主任,月薪是800元,而林徽因担任教授,月薪 是400 元。这个工资水平比在清华大学任教还要高。


东北大学属于“体制内”。在当时,月薪400元已经是高薪阶层了。


抗日战争爆发前,物价比较稳定,如北京,1元钱可买8斤猪肉,可吃一汤三菜的西餐,2元钱可买1袋上等面粉,每月8元可租到1个约有20间房子的四合院,当时北平一家四口,每月12元伙食费,即可达到小康水平。


清华大学教授的月薪在300—500元之间,国学大师陈寅恪在清华任教,月薪是480元,一家人过得相当好;胡适任北大文学院长,月薪500元,购置了一辆小汽车,耗资500元,刚好一个月的薪水;鲁迅的工资加稿费也相当高,其一身傲骨,也与收入有关。


可惜,事与愿违,由于林徽因身子单薄,根本不适应东北的严寒气候,两人只呆了两年,就无法忍受,只能回到北京,进入中国营造学社工作。


中国营造学社是贵州人朱启钤所创建。朱启钤当过北洋政府的高官,对古代建筑感兴趣,为了兴趣爱好,自筹资金成立了这个民间组织。


所以说,中国营造学社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民办机构。它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它的经费完全靠自筹。营造学社是“体制外”的单位。


1931年,梁思成林徽因正式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京,在营造学社工作。梁思成担任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林徽因担任营造学社的校理一职。两人的工资不祥。


靠着在营造学社的工资收入和家庭的资助,两人的生活仍然平静而幸福。


然而这美好的一切,都在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后打断了。



1938年年初,林徽因一家经过艰苦跋涉,到达了昆明。在昆明的时候,两口子的收入就开始下降了,在战争期间,中国营造学社的收入几乎没有了,它无法向它的职工发工资了。


1940年年初,林徽因在昆明棕皮营村为自家盖了一所房子,三间平房,80平米,面积不大,但很舒服。这也是林徽因一生唯一为自己设计建盖的住所。


这所房子现在仍然保存很好。


这个房子花掉了两人几乎所有的积蓄,林徽因没有钱了。他们两口子也没有收入了。


最可悲的是,这所房子住了不到一年,1940年12月,因为日军轰炸昆明,不得已,林徽因一家随营造学社搬迁到四川宜宾的李庄镇。


因为粱思成生病,林徽因带着孩子,乘坐30人的汽车奔赴四川李庄,路上折腾了将近两个星期才到达。

搬迁到李庄,以及在李庄居住的5年时间,对林徽因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心肺功能损伤严重,肺结核进一步加剧。


更要命的是,两夫妇几乎没有什么收入,不得已到处向人借钱,吃了上顿,想着下顿。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林徽因非常瘦弱了,在李庄就险些病死。


还算傅斯年到四川李庄视察后,深深同情梁思成一家,想方设法向重庆方面争取了援助,才让梁思成、林徽因一家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在这以后,靠着别人的关心帮助,两人终于熬到了1945年抗战胜利。


1946年,两人又返回到北京,梁思成被聘任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林徽因也开始接一些设计的活,家庭生活明显好转。1949年,林徽因也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


转了一大圈,两人又回到了体制内的清华大学。



1952年,梁思成等人主持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林徽因也参与,被任命为委员会委员,抱病参加设计工作。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病逝于北京,享年51岁。因为参与设计纪念碑,作出过特殊贡献,她的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这是一个政治上崇高的待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清华大学   工作   学社   昆明   清华   北京   中国   月薪   夫妇   东北大学   体制   差异   建筑   梁思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