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遭遇滑铁卢的滑雪市场,2023年期待回暖,有可能吗?


北京冬奥会后的首个雪季本应是滑雪产业最火爆的档口,但国内各地的多个雪场遭遇了滑铁卢,他们直到今年元旦才迎来旺季的第一波高潮。2023年的雪季迟到已是现实,但国内滑雪从业者们似乎非常有信心,他们相信用一个月的时间就能让雪市回暖。



“说好一起去滑雪,结果你们都阳了。”“去崇礼的票都买好了,这几天大家可千万不能阳。”“再等等吧,刚刚阳康,专家说还不能剧烈运动。”


自防疫政策调整之后,在各个滑雪爱好者交流群,以及微信、QQ等平台的群聊信息中,这样的“碎碎念”比比皆是,而BB就是其中之一。据笔者观察,BB从去年11月就开始着手准备雪具、制定出行计划、购买车票门票,甚至不惜花费高价又填补更新了GoPro、insta360等滑雪跟拍设备。彼时她的朋友圈能轻易得让人感受到其对于即将到来的2022年入冬开板的喜悦。然而,12月中旬的一轮疫情感染高潮,打乱了她与朋友的滑雪计划。


“他们一个接一个告诉我‘阳了’的时候,我真的拴Q,滑雪计划不得不一拖再拖,”BB向【互联网+体育】抱怨道,“但是吧,我直到现在还没被感染过,所以心情极其复杂,根本无法形容,兴奋的是可能又一次看到了去滑雪的希望,却又非常慌张——朋友们现在基本都阳康了,而我万一得了(新冠),就是一整个大无语。”


不过,随着第一波疫情感染高峰渐熄,大部分“小阳人”转阴,加之元旦和春节假期接踵而至,滑雪计划又被人们重新提上日程,大家开始了组队、拼团。滑雪市场出现暴涨、激增,民众报复性滑雪的行为,在2023年元旦后也逐渐水涨船高。



1

阳康后,我们的“雪瘾症”犯了


因为“阳”和“阳康”,国内2022-2023年的滑雪旺季被迫延迟,大部分雪场去年11月至12月中旬期间的游客数量甚至不足万人,场面极为冷清。滑雪爱好者们在往年最热闹的两个月内,却不得已压抑心中的“瘾”,对抗病魔的同时调整自己的出行计划。



去年最后一个工作日结束后,当所有人都沉浸在即将迎来跨年的喜悦时,BB的一条朋友圈吸引了笔者的注意,“又又又又没去成,多少次了,A计划和B计划全都执行失败,【叹气】,今年究竟什么时候能滑上雪。”此外,她还配上了自己早在11月就购入的滑雪装备的照片。


A计划和B计划都是什么?BB告诉【互联网+体育】:“11月初计划了利用月底的周末时间去崇礼太舞开板,想着给自己的2022年留个好结尾,装备、拍摄工具都买好了,结果我们其中有三个伙伴,因为小区封控出不来,所以A计划泡汤。”


“12月初国家出了新十条,我想着政策放开了,我的‘雪瘾’朋友们也都能正常出行了,那就赶紧按原计划去滑雪吧,辛辛苦苦安排了一晚上,结果第二天就有人在微信群里晒了自己发烧39度的体温计图片。紧接着我的这些朋友们接二连三的发烧、感染,所以B计划也泡汤。”


“其实后面我们还有C计划、D计划等等,不过中间都因为一些原因耽搁了。眼瞅着最有希望的就是春节前去滑雪了,也希望这次大家都能是健康的。一年都没碰板了,浑身都痒痒,希望2023可以开个好头。”



其实和BB有类似心路历程的雪友还有很多,例如来自浙江的90后滑雪爱好者小唐,他同样也是在自己阳康后不久便和朋友一同来到北京滑雪,而他热爱滑雪的方式可以说接近疯狂。


小唐向【互联网+体育】介绍,自打他2017年第一次接触滑雪后,就彻底为这项运动沦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滑雪可以展现个性、释放天性,让他能享受真实世界的片刻自由。


此外,他还创立了一个叫【Goat】的雪友群,群内大概有五十人左右,这些朋友大都是他这些年去各地滑雪时认识的发烧友,而他们每次组团滑雪的操作也极为简单,只要群里喊一句,响应的人拿上雪具说走就走。


小唐表示:“滑雪跟其他运动不同,它没什么强身健体的功效,反而这五年我还因为它受了不少伤,况且每年真正适合滑雪的时间都很短,所以喜欢滑雪的朋友应该都会非常珍惜能在身体健康状态下尽情滑雪的时光。因此在我们【Goat】,一到每年10月底,基本上就会有很多人喊着去滑雪,只要能凑齐三五个人,就直接买票出发,不耽误时间还能利用雪季多滑几次。”


可以说,这几年小唐和朋友们几乎滑遍了国内的知名雪场,例如杭州本地的大明山、张家口崇礼、吉林长白山、四川西岭、阿勒泰,还有今年的北京都留下过他们【Goat】的足迹,甚至在2018年冬天,他们五人小组还去了一趟阿尔卑斯山,而他们的梦想就是有生之年拿着雪板周游世界。


用小唐的话讲,他们这帮人就是瘾大,是一种叫“雪瘾”的病——一年里不去几个地方,不滑几次雪,人就会变得颓废。


不过,去年12月国内防疫政策放开,群众间的这波疫情感染高峰,也迫使小唐和他的【Goat】们放缓了脚步,推迟了年底的滑雪计划。迟迟等不来开板,焦虑的同时也让他们对2023年春节前的这一个月充满期待。


小唐最后说,“【Goat】这帮兄弟,阳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喊人滑雪,他们都不怕猝死的。不过,国内雪季也就这一个多月了,没啥不滑的理由。”




2

有人“犯病”,也有人“弃坑”


众所周知,滑雪并不是一项“平民运动”,比起踢一次球、打一次球的开销,要高出十倍有余。


以在北京的滑雪爱好者的实际支出为例,目前北京各大雪场周末时段雪票(不含雪具)普遍约为360元/天,加上交通和食宿费用,单人两天至少要1200元起步;而如果要到崇礼滑雪,往返过路费和油钱约500元,周末时段雪票(不含雪具)约为600元/天,再加上食宿,一个周末单人单次的消费就要高达3000元。但雪票和交通食宿价格到了春节黄金周前后,一定还会继续高涨。


不仅如此,对于滑雪初学者而言,他们可能还需额外在滑雪教练这一项目上多掏一笔学费。以绍兴乔波室内滑雪场举例,该雪场2019年平日及周末时段,滑雪教练一对一教学价格200元/次,一对二教学价格300元/次;节假日时段,一对一教学260元/次。而在2023年1月1日刚刚出炉的价格表中显示,一对一教学平日价格上调至300元/次,一对一教学周末及节假日价格上调至360元/次。


然而,如果你选择的是雪场的一些高质量的明星教练,那这个价格往往还会翻倍增长。杭州的滑雪教练Alan向我们透露,“因为雪票价格上涨,和雪场挂钩的教练费也就有所上涨,因此一些明星教练的课时费涨得更多。”



有着7年雪龄的雪友TAN告诉【互联网+体育】,雪票和其他雪场提供的附加项目的钱对于资深滑雪爱好者来说根本就是芝麻,而购买装备才是他们滑雪开销的大头——从雪服、头盔、护目镜到定制雪板和雪杖,再到一些装饰和拍摄设备,每年在滑雪用具产品上的开销基本都得达到五位数。


TAN表示:“现在滑雪的成本比过去翻了好几倍,近四年我在滑雪方面的投入就差不多有50万左右了,而且这都不算多的,开销在百万以上的也有。购置一套高端的滑雪装备就是万元起步,中端产品也有大几千。除了添置各种装备外,这些费用里还包含着去全国各地的交通费用和食宿费用,像我们要是去趟新疆滑雪,肯定还要坐飞机,而现在飞机托运雪具的价格也在水涨船高。”


盘算起来,如今单次滑雪的开销低则上千,高则上万。对专业玩家而言“压力颇大”,对普通玩家而言,这实属“割肉”。因此,不少刚刚因冲动消费入坑的爱好者们,在这个雪季开始之前,果断选择了弃坑,像闲鱼、转转等二手交易平台,去年早早就有低价转让全新装备的卖家。



滑雪爱好者在这个雪季不好过,雪场则同样如此。


滑雪场是滑雪产业链条中最核心的一环。有数据显示,即使在滑雪行业最火热的2021年,国内大部分雪场仍处于亏损状态。根据Mob研究院数据,国内滑雪场的毛利率平均约为15%。到2022年冬季,停摆的2个月对毛利本就不高的国内滑雪场造成了更大的运营压力。


2022年冬季打着北京冬奥会后的首个滑雪旺季而来,实际却令不少雪场吃了哑巴亏。不少从去年夏天淡季就开始更新设施、提升服务,提前为旺季人流做准备的雪场,在去年11月至12月期间亏本严重。


以崇礼为例,雪场集中在11月14日-19日逐步开放,11月18日起,北京到崇礼的高铁恢复运营。“刚恢复时客流量有限,开新雪道也比较谨慎,2022年雪季,国内雪场普遍提价10%左右,依旧很难回本。”一位从业者称。


提高客单价,也成为众多雪场挽救市场遇冷的做法。比如新疆禾木吉克普林滑雪场所有类型的雪票在今年滑雪旺季都涨价了80-100元,阿勒泰三大雪场的季卡早鸟价涨了30%,包含多个雪场通票的江山力宏通滑卡也在涨价,从前年的2022元涨价到了去年早鸟价3999元,而今年早鸟价则变成了4999元。


吉林某雪场的工作人员表示,今年明显感觉到滑雪的人变少了。“本来12月是开板期,会有人流量的小高峰,去年雪场是‘下饺子’,但今年人流量可能只有去年的50%,雪道上人不多,缆车都不用排队了。去年还有不少南方口音的雪友过来滑雪,今年南方口音的雪友也明显少了。”



雪场的营生难做,雪场周边的酒店、民宿等相关业态,自然也受到不小的影响。


雪场附近仅提供住宿的普通酒店和民宿在2022年11月后的需求同比大幅减少,价格也有所降低。例如崇礼雪场附近的酒店、公寓、民宿,为了抢客源,定价基本都不如往年高。


往年12月以后就进入旺季,平日价格为420-450元/天,周末价格在650-700元/天,但2022年底,日常价降到350元/天,周末在450-500元/天。2022年圣诞节甚至没有涨价,还是维持周末价格,元旦从2022年的1000元/天降至700元/天。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有提供住滑套餐(可以居住并且包含雪票)的酒店却在此期间大幅涨价。飞猪官网上,北大湖的山湖居去年单晚价格在1478元左右,今年价格涨到了1788元,春节假期套房单晚价格已经涨到了2488元。



去年年初,雪季遇上冬奥会,全民的滑雪热情得到释放,体验消费的滑雪者和冲动入坑的雪友都不少。而从去年年底开始到今年年初的雪季则撞上了放开政策,“阳”与“阳康后不能剧烈运动”,以及滑雪成本增加成了滑雪爱好者的束缚,滑雪产业的壁垒,这也让今年的雪季显得有几分冷静。


不过,在专业人士看来,2023年仍然是滑雪产业正向增长的一年,有着无数新机遇。“弃坑人永远比不上入坑者的数量,有人放弃就有人开始,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冰雪热,也带动了滑雪运动的普及,这项运动还在持续升温。”一位雪场经营者告诉【互联网+体育】。



3

滑雪市场回暖在即


2020-2021年雪季,“滑雪热”初现苗头,各项基础设施和产业链上下游逐步完善;2021-2022年雪季,在冬奥会的加持下,滑雪的氛围越来越好,谷爱凌的“一跳成名”则让滑雪从一项小众运动成功破圈。


2022-2023年雪季因防疫政策放开出现短暂遇冷,也让本应11月到来的旺季延后,但这一切都在2023年开年迎来转机。没有想象中恢复的那么快,不过12月-1月期间,国内滑雪市场已经出现了回暖迹象。


美团数据显示,12月以来,北京市“滑雪”关键词搜索量月环比增长182%,滑雪订单量月环比增长6倍,近一周环比增长2.8倍,元旦期间滑雪场门票预订火热。携程数据显示,12月15日至12月21日,北京滑雪相关酒店预订量环比上周增长99%,滑雪景区门票预订量环比增长近一成。


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小长假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



随着冰雪产业发展,冰雪装备掀起了购物热潮,国际运动品牌纷纷布局。今冬,波司登、艾莱依两大羽绒服品牌快闪店与长白山鲁能胜地度假区共创时尚打卡目的地,设立潮流互动体验区;万科松花湖度假区青山酒店与法国国际户外运动品牌SALOMON联名合作,升级换牌为瞻云Salomon户外运动主题酒店......


而滑雪产业链上的主流,各地的滑雪场也在持续发力,例如亚布力、长白山等经典冰雪旅游目的地,元旦期间吸引了不少游客体验冰天雪地里的别样乐趣;阿勒泰将军山雪场将雪道从51条增至61条,雪道造雪面积增至185万平方米,并引入了9家国际一线雪具品牌,其元旦期间每日均有超过4000名游客慕名而来。


此外,抖音、快手等媒体平台,开启新一季「全民冰雪季」后,发起了丰富多样的雪季话题活动,为2023年雪季持续升温起到辅助作用。



在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3)》预测中,在本地市场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和远程冰雪游复苏背景下,预计2022-2023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次仍会超过3亿,“十四五”末期的2024-2025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次有望达到5.2亿,我国冰雪休闲旅游收入将达到7200亿元。


2023年的雪比以往来的都要晚一些,但它未来或将越下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崇礼   滑雪场   旺季   北京   年末   冰雪   周末   去年   期待   计划   国内   价格   市场   滑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