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莱曼大帝的最后一战,苏莱曼大帝(下)-奥斯曼简史100

奥斯曼帝国第十位苏丹苏莱曼一世,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赞,被称为“卡努尼苏丹苏莱曼”,即“立法者”苏莱曼。还因其文治武功,在西方被誉为“苏莱曼大帝”奥斯曼帝国正是在苏莱曼大帝的统治下,才进入了它历史上最为鼎盛辉煌的黄金时代!

美国国会大厦众议院会客厅大理石浅浮雕上的苏莱曼

但光芒万丈也有夕阳西下之时,尽管苏莱曼大帝文治武功、横槊赋诗,但也在帝国的强盛之中走到了人生终点。苏莱曼不仅是奥斯曼帝国的伟大统治者,更是世界范围内的强大征服者,因此这位“立法者”最终选择在征服中结束自己的生命......

苏莱曼

本期咱们就来看看奥斯曼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苏丹——“立法者”苏莱曼大帝的最后一战,聊一聊苏莱曼一世的生命终点,结束这位传奇征服者、立法者的传奇一生!




征服匈牙利

苏莱曼一世(Suleiman the Magnificent),生于1494年11月6日,死于1566年9月7日,终年72岁,放眼全世界也属于是“高寿君主”。这位奥斯曼帝国第十位苏丹,从1520年登基即位,一直统治帝国到1566年,46年的统治生涯使他成为了帝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苏丹。

苏莱曼一世(Suleiman the Magnificent)

苏莱曼的先祖为他留下了丰厚的遗产,而苏莱曼本人则凭借着宏图大志与出色能力,成功将帝国带入鼎盛。苏莱曼的一生是“立法”的一生:他对帝国内部行政、立法、宗教、体制、军事、社会文化方方面面进行革新。

苏莱曼的一生也是征服的一生:拿下贝尔格莱德、拔除罗德岛;三败匈牙利、两围维也纳;三征萨法维、屡败波斯伊朗;吞并高加索、夺得巴格达;势力拓北非、招安巴巴里;称霸于中东,深入欧洲腹地;制霸地中海、争霸印度洋......

征服者苏莱曼

苏莱曼一生共十三次亲征,近一半都是出征匈牙利。而苏莱曼大帝的最后一战,仍旧落在了心心念念的匈牙利。因此苏莱曼一世的第十三次出征,就成为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场战争,这位传奇征服者最终始于匈牙利,终于匈牙利......

1565马耳他大围攻失败后,不悦的苏莱曼很快将帝国的征服转向了匈牙利,苏莱曼经过马耳他一战意识到:整个帝国大军只有在他亲自领军之时才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因此在马耳他之围的第二年,苏莱曼不顾72岁的高龄,御驾亲征匈牙利!

1565马耳他大围攻

回顾苏莱曼的一生,他总共十三次御驾亲征,是一位实打实的“马上君主”,他曾经六次出兵匈牙利,但都因国力所限,将帝国向西的最远边境定在了这块不安生之地,如今匈牙利又一次出事,苏莱曼不顾身体不佳,也要最后一场远征匈牙利,最后一场试图突破帝国西境。

苏莱曼时代奥斯曼帝国疆域

这次远征匈牙利,也是苏莱曼本人近十二年来的第一次亲征,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这位曾经的“马上君主”身体越来越差,还患上了痛风等疾病,如今72岁的苏莱曼甚至无法再骑马,只能乘坐马车随军出征。

那么匈牙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能让苏莱曼大帝不顾体弱多病和古稀年纪去亲征匈牙利?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两个字:“叛乱”!

公元1564年7月,哈布斯堡家族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继承了父亲费迪南公爵的匈牙利王位,不但成为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还摄政西班牙、被选为波希米亚国王和匈牙利国王。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

如此一来,哈布斯堡王朝的野心又上来了,马克西米利安二世随即拒绝再向奥斯曼帝国纳贡,并多次发兵进攻奥斯曼帝国的领土。此前匈牙利地区根据苏莱曼查理五世费迪南的协议,被“一分为三”:奥斯曼占一部分,哈布斯堡占一部分,剩下一小块被匈牙利人“自治”。

如今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公然自称为全匈牙利的国王,集合欧洲势力对奥斯曼人发动进攻,所以在苏莱曼眼中这就是“违约”,就是“叛乱”!毕竟匈牙利可是苏莱曼前前后后打了好几次才拿下来的,怎么可能让你个黄毛小子抢走!

为此,公元1566 年5月1日,垂暮之年的苏莱曼大帝亲率20 万奥斯曼帝国大军,从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出发,进军匈牙利!苏莱曼大帝的最后一战就此打响......




远征

对于匈牙利的这次远征,是他人生当中的第十三次出兵,也是苏莱曼对匈牙利的第七次远征。72岁高龄的苏莱曼无法骑马,只能坐车,但他却率领了他一生当中所能征集的最庞大军队!

苏莱曼

或许他也是自感时日不多,所以他将帝国最后的威严和鼎盛展现了出来,这位“众苏丹的苏丹、向世间诸君王分配王冠者”,以气势恢宏的大军,彰显了他圣战领袖的地位,最后一次震撼了世界!

虽然表面上光辉亮丽,但苏莱曼本人知道他已经强撑,此刻的苏莱曼忍着病痛折磨,在出征仪式上再一次骑上战马,进行了盛大的出征仪式、宴会与互赠礼物的流程,随后大军兵锋直指匈牙利。

苏莱曼影视剧形象

最终苏莱曼将目标定在了锡盖特/锡格特堡(Sziget),这一次苏莱曼准备围攻锡盖特堡!而在锡盖特堡,苏莱曼的老对手——兹里尼•米洛克什1529年维也纳之围的保卫者,正在等着苏莱曼......

锡盖特/锡格特堡(Sziget)位置

锡盖特堡是位于匈牙利南部的一个城镇,此时的锡盖特堡因重要位置,已经成为了一座御敌要塞,只要拿下锡盖特堡就打开了吞并匈牙利的通道。当然对于亲征的苏莱曼和二十万大军来说,拿下小小的锡盖特堡易如反掌,基督徒不可能复制当年维也纳之围的奇迹。

于是大军需要快马加鞭,但苏莱曼本人乘坐的笨重马车又无法快速行军,所以奥斯曼人只能缓缓进军。此时的苏莱曼罗克塞拉娜死后,更加孤单、内向,沉默寡言、忧郁惆怅,并开始避免与他人发生接触。

苏莱曼与罗克塞拉娜

甚至连帝国的征服和喝彩也不再能让苏莱曼的表情发生变化,比如杰尔巴岛之战的胜利传到伊斯坦布尔后,苏莱曼也没有展现出任何开心的神情。对此外国使节巴斯拜克记载道:

在这样喜悦的时刻,人们也无法从苏莱曼的脸上看到一丝额外的欣喜……他脸上的表情毫无变化,露出的是一如既往的严厉神情……当天所有的凯旋和喝彩都未能在他身上激发出一丝满足。

影视剧中的苏莱曼

早在苏莱曼即位之初,巴斯拜克就作为外国使节进入苏丹宫廷。几十年过去,巴斯拜克早就熟悉了奥斯曼宫廷,而他也早早注意到了苏丹苍白的脸色,认为苏莱曼有“某种隐疾”

巴斯拜克还观察到,在各国使节向苏丹道别时,苏丹会“在脸上涂一层胭脂”来掩盖他苍白的面色,因为他认为,如果他看起来身体强壮健康,其他国家会更加畏惧他。事实上这就是苏丹久病的症状

晚年苏莱曼

根据记载,苏莱曼会在一年之中,有好几个月的时间都感到身体虚弱。水肿,腿胀,毫无食欲,连面部都出现浮肿,他的脸色看起来完全就像一个濒死的人!甚至在1566年3月,苏莱曼就昏过去了四五次。

最严重的一场,苏莱曼在昏倒后,其随从甚至都难分不清他究竟是活着还是死了,当然这些人也不指望他能恢复过来,因为所有苏丹近臣都知道:苏莱曼大帝的死期已近......

苏莱曼剧照

此外苏莱曼在晚年变得更加迷信,巴斯拜克写道:从前他(苏莱曼)很喜欢听男孩们为他合唱和演奏乐器。结果,有一次来了一个预言家(一位据说很灵验的老妇人),宣称如果他不放弃这种娱乐方式,就会遭到惩罚。于是苏丹便不再进行这种活动了。

就连乐器最后都被砸坏扔进火里。并且苏莱曼开始更加虔诚,开始过清苦的穆斯林生活:不再使用银餐具,而改用陶土做的餐具用餐。下令禁止一切酒类进入伊斯坦布尔(因为先知穆罕默德禁止人们饮酒)。

为此伊斯坦布尔非穆斯林群体对此提出了抗议,认为骤然改变饮食习惯会导致疾病和死亡。于是,迪万做出了妥协,允许他们每周通过大海之门运送所需的酒类进城。

凡此种种都说明王座上的那位苏丹老了,尤其1565马耳他惨败的消息传来,更加打击了这位戎马倥偬的征服者。这也是苏莱曼必须亲征拿下匈牙利以证明奥斯曼军队不可战胜的重要原因。

奥斯曼大军

苏莱曼亲征之前,苏丹的先遣部队就在锡盖特埃尔劳受阻,所以苏莱曼急需拿下锡盖特堡证明自己!但在大军经过贝尔格莱德后,他们就在多瑙河流域遭遇了熟悉的洪水,近一步阻碍了行军。

据说洪水冲毁了苏丹的大帐,无奈之下苏莱曼只能住进了他的大维齐尔(类似宰相)的帐中。等到塞姆林(Semlin)时,苏丹还郑重地接见了年轻的亚诺什·西吉斯蒙德·佐波尧,曾经约定好的匈牙利国王。

早在诺什·西吉斯蒙德·佐波尧还是婴儿时,苏莱曼就跟斐迪南确认了他匈牙利国王的地位,即奥斯曼帝国的忠实附庸。所以西吉斯蒙德在苏莱曼面前下跪了三次,在起身后又亲吻了苏丹的手,苏丹称他为自己心爱的儿子,企图打出“西吉斯蒙德”这张牌来对抗马克西米利安二世。

斐迪南

为此苏莱曼提出,他将作为盟友为西吉斯蒙德提供支援,并表明他已经准备好满足西吉斯蒙德谦恭的领土要求。至此苏莱曼取得了一面出征匈牙利的“正义旗帜”,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征服征服和不断的征服......




油尽灯枯

塞姆林出发后,苏莱曼率大军继续向锡盖特要塞前行,决心向克罗地亚人尼古拉·兹里尼伯爵(Count Nicholas Zrinyi)复仇!这位兹里尼早在1529维也纳之围期间就成为了苏莱曼的死敌,还曾袭击了苏丹最喜爱的一位桑贾克贝伊的营地,将这位桑贾克贝伊和儿子一并杀害。

锡盖特堡之战

如今确实到了翻翻旧账的时候,对此奥斯曼全军上下都被“打了鸡血”。而一位倒霉的奥斯曼军官,为了向苏丹邀功请赏,特地把两天的行军路程加速到了一天走完,这可让马车里的苏莱曼颠簸坏了,搞得苏丹大为光火,下令要把这名军官斩首。

后来在苏丹大维齐尔穆罕默德·索科卢/索库鲁的求情下,这位可怜军官才捡了条命。但阴郁的苏丹还是要找别的地方发泄他的不满:他以作战不利为由,处决了他的布达总督(此时的布达和佩斯还是两座城市)。

实际上这是苏莱曼在转移怒火,并不是完全因为军官的赶路让苏丹在车上难受,而是这种急行军在苏莱曼年轻时根本不算什么,但此刻的苏莱曼却无法承受,苏莱曼大帝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他的垂垂老矣,感到了此时的他虽然贵为苏丹,但在生命面前竟是如此无力。

但很快,苏莱曼的注意力就被战事转移了,随着奥斯曼军队进攻锡盖特,苏莱曼似乎又回到了年轻时领军作战的状态。在奥斯曼人的猛攻下,锡盖特堡损失惨重,整个城镇部分失守,守军撤进了城中的要塞里。

锡盖特堡地形图

而守军指挥官——兹里尼,在城中立起了一座十字架,以激励基督徒誓死守城。随后要塞守军升起了一面黑旗,宣称他们决心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如此必死决心和英勇行为让老年苏莱曼大为触动,这让他想起了罗德岛之战。

但很快这种触动就被沮丧代替:如此一座无关紧要的锡盖特堡都能死战不退,浪费奥斯曼人如此多的时间跟人力,那么征服匈牙利得多艰难呢?所以苏莱曼向城内守军开出了宽大的投降条件,还许诺让兹里尼做克罗地亚的实际统治者,只要城内守军投降不抵抗。

锡盖特堡之战

但守军轻蔑地拒绝了苏莱曼,这让苏丹脸上无光。接下来奥斯曼工兵部队连续奋战两个星期,成功在主堡下面安放了一枚大地雷,并于9月5日引爆,炸碎了城墙还在城堡内引发了大火,整个要塞变得不堪一击,只要再一冲锋,整个锡盖特堡就会被奥斯曼人征服。

苏莱曼最终没有亲眼看到最终的胜利,因为这位“立法者”的生命,耗竭在了漫长的围攻中公元1566年9月5日夜苏莱曼大帝病死于军营大帐之中,享年72岁死在了吞并匈牙利的前夕......

苏莱曼大帝画像

关于苏莱曼之死,至今仍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死于中风;有人认为是极度紧张的情绪导致的心脏病;还有人说是死于痛风。无论如何,苏莱曼一世最终在征服匈牙利的过程中油尽灯枯。

就在苏莱曼死前的几个小时,他还对他的大维齐尔索科卢说:我还没有听到象征征服的鼓声!而等苏莱曼死后,奥斯曼人才在血战之下征服了小小的锡盖特堡。

锡盖特堡之战纪念邮票,右一为苏莱曼大帝

事实上在苏莱曼死后,大维齐尔穆罕默德•索科卢秘而不宣,掩盖了死讯整整三个星期!为了掩盖这一事件,索科卢对外宣称苏丹是患了痛风,不得不待在大帐中不能公开露面。

为了万无一失,大维齐尔索科卢还勒死了苏莱曼的医生。保密工作取得了效果:外界的战斗继续进行着,最终在苏莱曼死后的第四天,奥斯曼人攻下了堡垒!最后整个堡垒仅剩一座塔楼,其他全成废墟。

锡盖特堡之战纪念雕像,右一为苏莱曼大帝

而要塞中的600名幸存者,则在老将兹里尼的带领下,穿着华丽衣服、披金戴银,准备为宗教献身。兹里尼亲自用一门巨大臼炮开火,弹雨打倒了上百奥斯曼人。随后他手持佩剑,和战友们英勇作战到最后一刻,全部600名守军无人生还!

兹里尼在死前最后一刻,布置了一条通往塔楼弹药库的导火索,弹药库的剧烈爆炸最后又杀死了3 000名奥斯曼战士。至此,苏莱曼大帝跟老对手兹里尼双双归天,也算了却了一段因果......




新时代?

且不管战局如何,苏莱曼之死带来的余波影响实在太大,大维齐尔索科卢无法主持大局,所以他所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保证塞利姆——苏丹的合法继承人,能够平稳继位。因此他才将苏莱曼的死讯保密了半个月之久。

塞利姆二世

这段保密期间,大维齐尔索科卢派了一个行动迅速的信使,飞骑前往屈塔希亚加急送信,要将苏莱曼之死的消息送到远在安纳托利亚屈塔希亚的塞利姆手中,并迎接苏莱曼之子(即日后的塞利姆二世)前来继位。

这段权力真空期,索科卢竭力维持征服的正常运作,仿佛苏丹还活着一样,只不过苏丹再也没有露面了。甚至在苏丹归国的路上,他的尸体也被封在轿子里,索科卢对苏莱曼尸体做了防腐处理,内脏已经被掩埋。

苏莱曼游戏形象

就这样,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几周,索科卢终于得到消息,确认皇子塞利姆已经抵达伊斯坦布尔,可以正式举行加冕典礼。那天晚上,大军停在距贝尔格莱德不远的一座森林边缘过夜,夜里索科卢才向行军中的士兵们透露了苏丹的死讯:

大维齐尔索科卢叫来诵经师,围在苏丹轿子周围,以真主之名诵读奉献给死者的经文。宣礼员们则围绕着苏丹大帐,开始庄严吟诵。诵经声惊醒了士兵,此刻的他们才意识到,这是宣告人死亡的吟诵声,而中间的死者,无疑就是苏莱曼大帝

于是士兵们开始聚集起来,痛哭哀悼。等到拂晓前,大维齐尔索科卢来到士兵中间,告诉他们:帕迪沙阿、士兵之友,现在已经安息在唯一真主的怀抱之中!随后索科卢开始回忆苏莱曼为伊斯兰世界立下的丰功伟绩,并叮嘱这些士兵说:

怀念苏莱曼的正确方式不是徒表哀痛,而是效忠于苏莱曼的儿子、接替其大位的光荣的苏丹塞利姆。这番演讲平息了士兵的躁动,尤其新君登基,按例是要给这些军人们好处费以资奖励的,所以在接下来大军回国的过程中,这些躁动的军人秩序井然。

苏莱曼的肉身就这样抵达了贝尔格莱德,又被转运回了伊斯坦布尔,按照苏丹生前安排给埋在了苏莱曼清真寺附近。消息传到帝都,整个伊斯坦布尔一片痛哭,苏莱曼在战场上的离世,使人们坚信他是为圣战而死的烈士!

苏莱曼清真寺

苏莱曼也得到了跟他一生功绩相当的身后尊敬,后人对苏莱曼评价颇高:史学家金罗斯男爵记载:“苏莱曼和他的先辈们如父亲一样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武功烈烈,他与先辈们不同之处是他的文治同样煌煌。他是伟大的立法者,在臣民们眼中他是卓然高尚的君王和宽宏正义的化身。”

苏莱曼大帝归真一个世纪后,法国旅行家让·德泰弗诺亲眼目睹了“这个国家的农业基础、农民的幸福生活、充裕的主食和苏莱曼超群的政府编制。” 正是苏莱曼让奥斯曼帝国步入极盛,也是苏莱曼才让奥斯曼帝国变成了占据支配地位的世界大国!“立法者”苏莱曼大帝最终让帝国的实力和威信都达到了不可逾越的高度!不愧为“最伟大苏丹”“真主之影”之名。

苏莱曼

所以在苏莱曼归真后,当时最伟大的抒情诗人巴基(Baqi),为苏莱曼一世写下了这样一首挽歌:

道别之鼓,终于响起,

汝之旅程,由此开启。

看哪,汝之面前,

乃天堂之原野。

感谢真主,将汝始终看护。

烈士和加齐,

皆是汝光荣的称呼!

参考资料:《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六百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奥斯曼   贝尔格莱德   伊斯坦布尔   马耳他   大帝   匈牙利   立法者   守军   帝国   简史   大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