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建成5552个代表联系群众“家站点”

本报讯 (劳动报记者 叶佳琦)全过程人民民主从首提地迈向最佳实践地,“家站点”(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系点)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数据显示,上海已建成5552个代表联系群众“家站点”,约1.5万名全国、市、区、镇四级人大代表均已编入各个“家站点”,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这次的人代会上,不少代表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家站点”全过程民主网络的思考与建议。

打造“触手可及”的民意民智汇集平台

市人大代表许丽萍表示,“家站点”旨在打通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但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已建的“家站点”在制度化建设、办理与答复市民建议的效果方面具有不平衡性,反映民意诉求亟待快速、便捷。对此,她提出应进一步通过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化,推动“家站点”整体水平的提升。

“我建议启动三年行动计划,确定新一轮总体目标与年度计划,注重将‘家站点’的信息与人民建议征集、信访办、12345诉求信息进行汇集、分析、研判,基于数字化逐步完善基于‘家站点’的全过程民主网络,打造‘触手可及’的民意民智汇集平台。”

许丽萍还提出,应进一步健全机构设置,包括持续完善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完善人员协同体系,包括代表、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同时,进一步健全推进机制,细化各级职责清单与落地措施,细化各级代表的履职要求。

根据不同用户,提供更好用的界面和模块

“目前,‘家站点’所提供的数字化服务在拓展联系时间、解决数据对接、提供便捷服务、优化用户友善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市人大代表孙军表示,在“家站点”数字化服务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管用好用”的目标导向。

其中,在“管用”方面,他建议在建设时不要过分追求“大而全”,而是要“小而精”,逐步推进,不断完善。

在“好用”方面,他建议应根据不同的用户人群,提供不同的用户界面和功能模块。“比如,针对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建议以便捷便利为原则,用户端以移动端为主,界面简单友善,信息一目了然。针对各级人大工作人员,要以提升工作效率为目的,做到人民群众建议的收集、分类、办理、反馈和评价的全过程线上办理,真正实现代表联系选民全天候,建议办理反馈全闭环。”他说。

孙军还建议要打通数据通道,把相关的其他平台的数据接入进来,切实提高场景的应用度和活跃度。并且,要对已经收集的数据进行一定的整理分析,发现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以报告的形式定期发送给各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为人大和人大代表履职提供有力的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友善   站点   代表   民智   触手可及   民意   管用   人大代表   上海   便捷   全过程   民主   建议   数据   用户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