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网评:多些“直接发钱”这样的生育红利

  近日,《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生育一孩的,拟一次性发放生育补贴3000元,另每年发放1500元。生二孩的,拟一次性发放5000元,另每年发放2000元。生三孩的,拟一次发放10000元,另每年发放3000元。补贴发到孩子满3周岁。超过三孩的,按第三孩计发。

  自2021年5月31日国家“三孩”生育政策出台以来,至今已一年七个月有余。但据了解,许多育龄夫妻的“生育意愿”并不强烈,有的是“不想生”,有的是“不愿生”,但更多的是“不敢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意外”,究其原因,还在于缺乏一定的生育保障,比如:产假太短、没有育儿假、没有陪产假、没有育儿补贴,等等,这无疑不利于国家人口政策的长期稳定。

  为确保国家“三孩”生育政策的顺利实施,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纷纷出台并发放各项“生育红利”。以地方为例。北京、上海、浙江等多地已相继公布了各项“生育红利”,有的延长产假,有的延长育儿假,有的增设陪产假,有的发放育儿补贴。可以说,这些“看得见”的生育红利,既是助力育龄夫妻拥有强烈“生育意愿”的保证,更是国家“三孩”生育政策顺利落地的保障。

  以育儿补贴为例。据了解,三孩政策放开以来,已有不少城市出台育儿补贴政策。比如,哈尔滨提出,对二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对三孩家庭,每月每孩发放1000元育儿补贴。济南提出,对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600元育儿补贴。长沙则对生育的第三孩及以上每孩次一次性补贴1万元。

  而此次,深圳市出台《办法》,不仅明确对生育二孩、三孩发放“育儿补贴”,就连生育一孩也要发放“育儿补贴”,这在全国当属首例。笔者以为,这种“直接发钱”的生育红利,无疑更具有“吸引力”,不仅让更多育龄夫妻“想生”“愿生”“敢生”,而且也解除了“生育”的后顾之忧。

  当然,除了通过“直接发钱”鼓励生育这样的“生育红利”之外,也希望各地能够出台更多“生育新政”,比如:减轻养育和教育负担、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等等,通过多举措、多渠道的“帮育”服务,从而既让更多的育龄夫妻拥有更强烈的“生育意愿”,又让国家“三孩”生育政策得以顺利落地。

  廖卫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红利   育龄   产假   多渠道   西安   深圳市   有的是   意愿   层面   顺利   夫妻   政策   家庭   地方   更多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