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职”通车

新增就业岗位55万个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之内!

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之中,上海做出的允诺。值得关注的是,在面对“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上海在稳就业方面没有下调指标,新增就业岗位继去年首次从“50万个”增加至“55万个”之后,今年依然保持了这一数字,从中彰显出了信心与底气。

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是头等大事。一个岗位,关系这一个人,牵动的是一家子。当前,疫情造成的全球经济影响仍在,就业压力犹存。稳就业,究竟该怎么稳?在今年两会期间,这成为了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企业稳了,岗位随之而来

稳就业,先要稳岗位;要稳岗位,必先稳企业。面对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就业形势,发挥企业这一稳就业主体的作用,是能跑好“稳就业”这场“马拉松”的发力点。

“应该进一步放大政策利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市政协委员、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上海外服(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归潇蕾表示,稳岗就业,企业是核心,企业稳定了,岗位自然随之而来。

对于政府报告中提到的“助企纾困”,归潇蕾表示,此前市政府推出的抗疫助企“21条”、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50条”等系列政策深受企业欢迎,为企业面对风险挑战、克服不利影响、保持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为此,她建议,政府可从阶段性缓缴“五险一金”和税款范围、多渠道为企业减费让利、加大退税减税力度、发放援企稳岗补贴等方面,更好地实施好“缓、免、减、退、补”政策。“对于部分政策的适用条件和实际情况不完全匹配等‘最后一公里’问题,也要尽快落实解决。”

具体到企业和个人方面,归潇蕾认为,既要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也要帮助人才实现成长。因此,她建议,持续落实培训补贴、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等各项支持政策,完善企业需求较大的紧缺人才直接落户、居转户、购房等条件,由政府牵头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工会等提供人才招聘、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服务,支持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就在前几天,我们组织开展了四大行业名企的校园招聘直播月,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归潇蕾表示,政府、工会、人力资源专业机构可以共同配合,针对不同人群,推出多元化的就业指导、技能提升、人岗匹配服务。满足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帮助求职者提高在就业市场的能力,找到适合个人性格特点、专业背景的职业发展路径。

应着力解决就业“不匹配”

面向2035年,临港新片区将打造更具有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到“十四五”末,临港新片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将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速25%,形成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集成电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未来三年,临港新片区将提供18万个工作岗位,临港新片区将成为创业者的城、就业者的家。

市政协委员、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韩国华就表示,这些年来临港新片区的开发体现出了高速度、高素质的趋势,大量前沿产业的导入让片区呈现出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不过,我们也发现,产业的发展与劳动者的就业呈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韩国华指出,临港新片区的产业发展呈现出前沿产业为主体的趋势,但是临港区域内高校在课程门类设置方面与之未必适合,所以企业招聘和就业需求方面就出现了不匹配。

“一方面,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产业,需要的更多是高端国际化人才来推动研发,而临港的几所高校是以应用型技术培养为主体;而另一方面,例如高端制造等一些传统型的产业,则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可相关的职业院校又较为缺乏。”韩国华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需要引起更多关注。

重视配套建设,才能留住人

不仅如此,韩国华还强调,作为新片区的临港,除了要重视产业发展,还要重视功能性配套项目的建设,才能真正“留住人”。

“临港距离市区较远,物理距离虽然无法改变,但交通配套设施可以优化。”韩国华表示,例如位于临港新片区奉贤区域的“生命蓝湾”,2020 年揭牌以来,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和机构142家,近两年全市生物医药新增项目40%落地于此。然而,由于地处浦东新区和奉贤区交界,属于交通“末梢”,周边缺乏轨道交通,对外出行高度依赖S2沪芦高速公路和 G1503,薄弱的交通配套对产业发展造成较为严重的制约和影响。

目前,从张江自驾至“生命蓝湾”需1小时,公共交通则需2-3小时。园区虽已主动采取定制班车等方式改善交通,但仍难以满足园区企业的通勤需求。许多企业从张江迁至“生命蓝湾”后,面临招人难、留人难问题。以园区某生物医药企业为例,其招聘的博士生在高于市场薪酬20%的前提下,依然大量出现入职不到半年就因通勤问题而离职情况。

“应该重视产城融合的建设,加速两港大道快速化西段工程,尽量缩短通勤时间。”韩国华指出,可别小看节约出的几十分钟,不仅能够缩短产业链中的时间,对于“人才导入”和“稳岗促就业”也能起到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临港新片区人才总量已经突破9万人,累计人才引进、居转户、留学人才落户8400余人,居住证积分核定1.97万人,各方面优秀人才纷至沓来的态势已经形成。韩国华表示,目前临港也在积极与各高校接洽,通过企业招聘、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吸引年轻人来临港工作和生活,“我们还在探索,让高校毕业生的最后一年成为在临港企业内的实习期,把论文写在实践的一线,让其成为企业的订单式培养人才,缩短了彼此的沟通,提高就业稳定率。”

“管好”平台经济能有效促就业

“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加快数字技术应用步伐,持续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之中,这些关于深化经济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内容,吸引了市政委员、长宁区总工会副主席、联邦快递(中国)有限公司发展策略经理戴轶青的注意力。

在戴轶青看来,飞速发展的数字经济推动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造就了庞大的就业岗位,也为人们打开了就业创业新空间。

“数字经济的发展中,平台经济是一个重要引擎,对于促创业促就业能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戴轶青表示,如今平台经济已经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买生鲜可以找盒马、买菜有叮咚美团,外卖找饿了么,修理家电有啄木鸟……就连目前很多的养老服务,都可以通过线上下单,上门来实现。”

戴轶青指出,平台经济吸纳就业呈现出“生态链”的模式,平台生态中聚集了消费者以及服务他们的数以千万计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作者,而后者在平台上的经济活动,又衍生了一系列专业化的服务需求,带来了新的就业形态和工作机会,譬如带货主播、服务商、运营、物流商、培训师等。

“灵活就业方式越来越收到特别是年轻人的欢迎,成为新增就业的重要补充。”戴轶青表示,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自己家门口有家面馆,店里的厨师下班后就会通过零工平台,利用自己的技能打“第二份工”

新业态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蓄水池”,这当然是好事。但是,戴轶青也指出,这些灵活就业群体的权益如何得到更好保障,灵活用工模式如何得到更有效规范,这对于实现高质量就业来说尤为关键。

“劳动关系模糊、劳动用工不规范、职业伤害风险大,这些都是困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困惑。”戴轶青指出,伴随着数字经济的规模效应带来的行业细分和跨界发展,以及新业态的快速迭代,企业边界日益模糊,劳动关系结构日益复杂,劳动雇佣方式日益多元化,劳动关系责任主体难以确认。一旦从业人员及社会公众在其外包业务运营中遇上侵权现象要追责时,相关方面就容易“踢皮球”。

因此,戴轶青呼吁,要加大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维护,畅通维权解纷渠道,强化监管责任。解决好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权益,从而将新业态转化为新动能,拓展出更多的岗位来稳就业。

工会助力稳岗更要稳人心

今年春节期间,上海市总工会与上海市人社局联合开展稳岗留工送温暖活动,涵盖送招聘岗位、做用工调剂、享返岗补贴、给稳岗补贴、学技能培训、备亲情用房、吃团圆年饭等举措。

“既要考虑到职工长期没有回乡的实际情况,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职工,因此,通过这些举措,让职工能够在上海过一个欢欢喜喜的兔年春节。”上海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黄红认为,上海长久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要让更多人留在上海工作,产业发展、人才政策、公共服务等都是缺一不可。

黄红介绍,这些年,工会一直在助力稳岗就业,从原来的关注困难职工到普遍关注职工就业问题,开展了劳模直播带岗位、会聘上海等促进就业的活动,让更多的人选择上海、留在上海。

正如今年春节期间市总工会的举措,工会助力稳岗的意义,还体现在工会稳定人心的作用上。去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730.3万标准箱,连续13年排名世界第一。市政协委员、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庄晓晴告诉记者,面对疫情防控等诸多挑战,公司通过分级分类管理、关注职工生活状况等手段,确保“管理不乱、队伍不散、生产不断”,自7月份以来实现箱量正增长。“在去年一年包括整个疫情期间,我们没有发生减薪、降薪、欠酬等问题,对于内集卡司机等业务,集团通过提高业务单价确保障了承包工的收入水平。”这些举措,无疑确保了集团1.3万名职工和1万名生产一线承包工队伍的稳定。

庄晓晴介绍,在此期间,集团各级工会开展各项防疫的宣教活动,并采购口罩、消毒片等物资,加强职工的防护,“对于坚守防控一线的专班人员、困难职工等,工会及时开展慰问,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凡此种种,确保了工会主动维稳,发挥娘家人应有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总工会   劳动者   上海   两会   形态   工会   岗位   职工   方式   政策   产业   政府   集团   人才   经济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