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如何从北到南影响中东部?三地权威专家解读天气变化

央广网北京1月13日消息(记者黄玉玲)受本轮寒潮影响,我国多地已有雨雪天气。记者从中央气象台获悉,12日,新疆沿天山一带和南疆、内蒙古西部、甘肃西部、河北、北京、黑龙江西北部、吉林中部、辽宁东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小到中雪或雨夹雪,新疆南疆盆地等地局地大雪或暴雪,阿克苏局地大暴雪(21毫米)。中央气象台13日发布寒潮橙色预警。

记者了解到,本次寒潮主要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中东部地区寒潮如何发展,降水降温情况怎样,对交通、农业等方面有哪些影响,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三地首席预报员进行解答。

全国最低气温预报图(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东北大部降温幅度在12℃以上 局部地区超过20℃

东北区域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陆井龙表示,寒潮对东北地区的影响主要在13日至15日,东北大部降温幅度在12℃以上,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东部、辽宁东北部的部分地区降温会超过20℃。届时,黑龙江大部、吉林中东部最低气温将低于零下25℃,黑龙江北部局部可达零下40℃,辽宁大部、吉林西部最低气温将在-25至-15℃之间。降温的同时大部地区还会伴有4至6级大风、阵风可达7至9级。

13日降水将会东移,东北地区东部将出现小到中雪或雨夹雪,辽东半岛出现小雨天气。14日,东北地区的降水基本结束。

陆井龙提醒,正值春运高峰期,此次过程需重点防范雨雪天气造成的路面湿滑、道路结冰或积雪对交通的影响。此外,要注意气温骤降和后期气温持续偏低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设施农业及养殖大棚,也需防范寒潮和大风等带来的不利影响。

陕西多雨雪天气 雨雪最强时段为13至14日

陕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赵强提到,此次寒潮将带来中等偏强降温及明显雨雪天气过程。陕西多雨雪天气,雨雪最强时段为13日至14日。

由于前期气温偏高,主要以降雨为主,13日后,随气温逐渐下降将自北向南出现雨雪转换:关中平原东部、汉中、安康平原为雨夹雪或雪,其余地区以降雪为主。全省大部积雪深度2至3厘米,秦巴山区5至10厘米。

在降温方面,陕北地区可达8至10℃,秦巴山区10至12℃,陕北北部降温12℃以上。13日至15日,陕北、关中大部、商洛有5至6级偏北风,阵风6至7级以上。

赵强强调,此次雨雪天气过程持续时间较长,伴有大风、降温及大雾天气,13日以后降雪影响范围广,预计全省大部分公路路段道路湿滑、积雪结冰、低能见度风险高,大家需注意出行安全。13日至16日,气温波动较大,公众需注意防寒保暖,谨防流感、呼吸道及心脑血管等疾病风险,注意出行交通安全。

14日起江西省平均气温下降幅度可达12至15℃

江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金米娜预计,14日早上,强冷空气前锋将到达赣北沿江一带,受其影响,江西省平均气温的下降幅度可达12至15℃,最低气温的下降幅度可达13至16℃,最低气温赣北赣中可降至-3至-1℃,赣南可降至-1至1℃。

此次强寒潮天气雨雪相态转换的时间节点出现在14日后半夜。江西西北部的九江市和宜春市西北部率先转雨夹雪。伴随冷平流的加强,15日白天到晚上赣北、赣中地区将转雨夹雪或小雪,部分地区有中雪,局部地区有大雪,雨雪分界线就在赣中、赣南的交界处。预计16日白天,雨雪天气自北向南逐渐停止。

金米娜建议,此次强寒潮影响期间,正值全省春节返乡高峰期,雨(雪)、大风、强降温、道路结冰等将给交通运输带来较大影响。交通、铁路、客运等部门需加强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等交通枢纽、干线的疏导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此外,由于降温幅度大,相关部门需提前加强水电气管网、通信设施管线等的巡查、调度和供应保障,确保能源供应稳定。

在农业方面,需提前做好经济林果、设施大棚、养殖圈舍的加固和保温工作。17日至18日,农业低温冻害风险较高,油菜、露地蔬菜等在田作物需注意防范。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寒潮   中央气象台   南疆   陕北   东北地区   江西省   中雪   雨夹雪   吉林   雨雪   大部   气温   幅度   天气   权威   地区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