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6年元月二十二日,明军抵达安龙城下

在1655年的八月份,永历朝廷的主事林青阳、礼目周官自安龙秘密出发,他们两个人的目的地是安西王李定国军驻扎的广西南宁,两个人的使命则是代表困居安龙的永历朝廷向安西王李定国求救,请他带人到安龙救驾。

李定国。

这两个人成功抵达了南宁,李定国知晓了皇帝在自己的大哥孙可望控制之下的困境,决议带兵救驾。李定国麾下主事刘遇新遇到了拜谒兴陵(老桂王朱常瀛陵墓)归来的马吉翔,以为马吉翔也知晓此事,于是将李定国同意出兵的消息告知了马吉翔。哪知,这位锦衣卫指挥使早就投靠孙可望,得知此事大惊失色送别了刘遇新之后,立刻派人到贵阳告密,孙可望大怒派出指挥使郑国到安龙处理相关责任人,同时恫吓皇帝,这便是南明历史上有名的“十八先生之狱”。

明军

如果要从南宁进入贵州,那势必是北上。得知消息的孙可望将关有才、刘镇国、刘启明等十三营官兵布置在田阳,以阻击北上的李定国军。李定国抽调军中精锐急行军,换上“皂甲”“皂旗”,皂为黑色之意。李定国军三天之内就从南宁到达田阳,此时,田阳当地的孙可望军由于缺乏补给正四处劫掠,关有才的老营守兵只有寥寥数人,各处隘口的守军要么脱离岗位四处抢劫,要么换班,防守十分松懈。

关有才部防守十分松懈

李定国军一口气于是冲入大营中,关有才,刘镇国二人猝不及防,又见李定国部举黑旗穿黑甲,和普通明军不同,旗帜上又有“捷取”字样,恍惚间竟以为清军从天而降,于是这哥俩吓得扔下部队,骑上两匹没有马鞍的空马逃跑了,不得不说这两位马术确实不错,但也由此可以看出李定国部行动之迅速。二将逃跑之后,这十三营官兵人数虽多但群龙无首,于是纷纷到营中投降,李定国命人好言安慰之,到第二天发银二万两。

不过内讧确实给了清军可乘之机。

如果人数多一点的话,十三营官兵总人数大概在一到两万人之间,也就是说每个人至少能得银一两。这算是把这十三营官兵的军心拉到李定国这里来了。成书自乾隆年间的《南明野史》记录李定国袭击田阳之前,广东新会战役之后“定国率残兵数千奔回南宁,标下高文贵、靳统武亦次第奔回。南宁驻镇不知虚实,奔黔告可望,谓定国将席卷而东。可望大惊,恐定国直入安龙,即调镇国刘启明等十三营,遣关有才统之,以拒定国。使白文选赴安龙促帝移黔”由此段可知,李定国军在新会战役之后退居南宁之后北上袭击田阳,然后在第二年的年初进入安龙接走永历皇帝以及其余大臣,这一过程不只达到了救驾的目的,同时还将秦国主孙可望的势力从广西驱逐出去,广西明军军心已变。所以在两年之后,当孙可望命令广西方面出兵袭击云南时,广西诸镇明军无一例外都选择了观望。

明军。

而得知李定国突破田阳之后,孙可望不得不派出白文选到安龙强行劫走皇帝,安龙宫中大乱,皇帝知道此行凶多吉少,于是“帝母子闻之哭,从官亦哭”。但是白文选不愿意加害皇帝,更不愿意和昔日同为大西军的李定国发生冲突,于是好言安慰之。与此同时,孙可望明命令部将周自珍为搬迁永历朝廷所招募的上千名民夫在路上竟全部逃光,一时间难以再重新招募,永历朝廷这才没有被强行劫去贵阳,白文选本人及其部众也干脆留在了安龙。

明末武将装束。

孙可望见白文选磨磨蹭蹭,于是又派了百户叶应祯到安龙来催促,准备将皇帝劫往贵阳。不过直到这一年年末,永历朝廷依旧没有动窝,不仅如此,李定国从田阳派出的参将杨祥还顺利地见到了皇帝:当初刘镇国从田阳逃回,就驻扎在板屯河一带,而关有才则是“出没无常”。板屯河距离安龙总共不过五十里,改装成营兵的杨祥在此被刘镇国部卒抓获,然后送到了白文选的营中。

明军。

面对白文选的询问,杨祥面不改色地扯起了谎“我传宣参将杨祥也,国主令我督促道府州粮草,以候 国主之至耳”又从自己的前护心境中拆出龙牌一张给白文选,以证明自己的身份,但白文选心里很清楚这个人就是李定国的人。原因很简单,如果此人真是贵阳方面的人,那又何必非得伪装成普通营兵的样子接近安龙?其次捉住杨祥的军卒已经在其衣甲内发现了“捷取”字样,贵阳方面的人为何会穿着李定国部的衣甲?但是白文选依旧装了糊涂,款待杨祥之后故意把他放走了,杨祥成功进入安龙城内,并且见到了皇帝大人,然后在自己的后护心镜取出了李定国的密奏。杨祥见皇帝一事是极其秘密的,其本人在送达密奏之后立即改换衣装变换路线回到李定国本部复命,在安龙城内不要说是叶应祯,就是永历皇帝的很多近臣都不知道李定国密奏已经被送到了皇帝手中。

明军。

到了1656年的元月,叶应祯终于憋不住了。这位叶百户官不大,倒是挺会狐假虎威,在这月的十六日穿上盔甲带领部下冲入宫中,强迫皇帝和三宫骑着马和他一起去贵阳,其余众臣愿意跟随就跟随,把大内闹得是哭声震天,他和他的手下对皇帝“勒逼再三,凶恶之状目无君父”。有一句话叫作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朱由榔再怎么软弱,那也是各方抗清势力的共主,南明王朝的皇帝,一个小小的百户居然如此无礼,实在是有些过分。

明军。

白文选看不下去了,于是他也带人进入宫中,对叶应祯“以手招之”,警告他说“国主恐安西归清,所以迎驾者,恐陷不测也。事须缓宽,若迫促至此,朝廷玉叶金枝,不同尔我性命。万一变生意外,若能任其责乎?今我往探,若安西果通清兵前来,移跸未晚。倘止是安西还兵,彼乃一家人,我等何得过为逼迫,自取罪戾!”叶应祯自然不敢惹白文选,只得退出宫城。

明军。

白文选逼退叶应祯之后,自己就率领百余名骑兵出城。到了元月二十一日的半夜,白文选、刘镇国两人突然领兵出现在城下,向城内喊话“城内守军人,速报朝内,不得轻自开门出去,安西兵马即至矣,城中切需谨慎!”然后白、刘二人就领人离开安龙,城中听闻此消息大喜,直至天明大雾四塞,城上之人突然听见城下有人喊道“我西府长随夏太监也!”然后这位夏太监就进了城,面见永历皇帝,向皇帝解释说因为天气原因,孙可望部的守军又砍倒大量树木阻止李定国军前进,所以来得会迟一些。这下城中之人终于安心了,迟一些不要紧,就怕你李定国不来。也就在同一天,李定国大军开进了安龙城内,叶应祯惊慌失措,带着部众仓皇逃离安龙。李定国入城参见皇帝,又知白文选并未远去,于是命令夏太监等人召回白文选。李、白等人秘密商议准备在元月二十六日把皇帝接到昆明。

明军。

此时在云南的王自奇、王尚礼等人本来准备阻击李定国入滇,但是问题在于李定国虽然仅6000余人,但是在当时的云南还有抚南王刘文秀、黔国公沐天波等人。而且李定国的动作也比较快,在这一年的二月十一日,圣驾就到了曲靖,各镇纷纷归附,云南全省的明军人数共计五万余人,此时已有三万余人拥护永历朝廷,王尚礼本部人马不过1000人,自然不敢乱动。

大明皇帝。

于是在这一年的三月份末,在李定国等人的保护之下,永历帝进入昆明,三月二十六日,当皇帝的仪仗出现在昆明的街道上的时候,成千上万的昆明市民走出家门要一睹皇帝的圣容,甚至有激动落泪者。皇帝正式迁入昆明之后,住进了原先定北将军艾能奇的居所。到四月份,皇帝在李定国和刘文秀的支持下,对在滇诸官进行封赏:封安西王李定国为晋王、抚南王刘文秀为蜀王、白文选为巩国公、王尚礼为保国公、王自奇为夔国公、贺九义为保康侯、李本高为崇信伯,连孙可望护卫将官张虎都被封了淳化伯。不仅如此,永历皇帝和李定国不计前嫌,继续向贵阳方面的孙可望示好,甚至送出了孙可望在云南的家眷。但很明显,此时滇黔已成对立局面,一场内讧已经不可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安龙   西王   安西   贵阳   南宁   历朝   昆明   城下   云南   元月   城内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