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雅典同盟的失败,雅典军事殖民体系的垮台,两者有何关系?

雅典军事殖民体系的垮台和第二次雅典海上同盟的失败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马其顿发挥了重要作用。

雅典人借助同盟的力量恢复自身实力,广建军事殖民地,这也加深了其盟友的怀疑和恐惧,使它们感受到危机。

彼奥提亚组建并武装了100艘三列桨战舰与雅典对峙,这给了雅典同盟内那些渴望摆脱雅典统治与束缚的成员信心,而雅典在萨摩斯等地的军事殖民也引起了雅典盟友的不满与恐惧。

终于在公元前364年,以拜占庭为开端,罗德岛、开俄斯等城邦也相继反叛,虽然部分城邦在雅典的镇压下被迫重新接受雅典统治,但雅典同盟的根基已经彻底动摇了。

公元前360年,色雷斯的奥德里西亚王国(Odrysians)的复兴者科提斯(Cotys)成功占领了雅典统治下的塞斯托斯,并威胁雅典在克尔松尼斯最后的两个据点克里左特(Crithote)与埃拉尤斯。

科提斯遇刺身亡后,他的一位继承人色西布列普特(Cersebleptes)同意将塞斯托斯让给雅典,并许诺将除卡尔迪斯外的整个克尔松尼斯半岛交给雅典,但后来又以雅典舰船不在此地为由拒不践约。

公元前357年,雅典派卡莱斯(Chares)率军前往收复塞斯托斯,他在攻下塞斯托斯后大肆屠杀,以此来报复塞斯托斯的不忠。面对雅典残暴血腥的镇压色西布列普特被迫履行了约定,将克尔松尼斯半岛交给了雅典。

占领克尔松尼斯半岛后,雅典人在此采用了与在萨摩斯同样的政策,设立了军事殖民地。

雅典从公元前360年开始实施的一系列帝国主义扩张行径再一次引起了盟邦的不满与恐惧,终于在公元前357年,第二次雅典同盟的部分盟邦开始联合起来发动了反对雅典统治的战争。

据德摩斯提尼的记载,在卡利亚的统治者莫索卢斯(Mausolus)的煽动下,奇奥斯(Chios)、拜占庭和罗德岛三个盟邦开始了反雅典的起义。

而据狄奥多罗斯所记载,与这三个城邦一同参与起义的还有科斯(Cos)(关于科斯是否加入了第二次雅典同盟,目前并无证据证实,外界对这一问题仍存疑)这一城邦。

这场由第二次雅典同盟的内部盟邦所发起的反抗斗争持续了3年,因此这场战争也被称作“同盟战争”。

在同盟战争期间,马其顿的腓力二世率先背弃了约定,在占领安菲波利斯后夺取并统治了皮德那,而色雷斯王色西布列普特也撕毁了与雅典的协议拒绝退出克尔松尼斯。

开俄斯抓住雅典受挫的机会,发动军队一举包围并占领了雅典的军事殖民地萨摩斯,随后起义军发动攻势占领了雅典的列姆诺斯和音布洛斯这两个军事殖民地。

为了扭转这种劣势,雅典派遣了提摩修斯、伊菲克拉底率领更多战船前去支援,但雅典海军却因为天气恶劣、战略不当等原因惨遭失败。

在雅典战败的同年,腓力二世则占领了雅典的军事殖民地波提狄亚,并将该城交给了卡尔基狄克联盟。

经此一役,历经三年的同盟战争宣告结束。

雅典恢复海外军事殖民地以重新称霸希腊世界的企图也以失败告终,尽管它还保持着对优卑亚、基克拉底斯群岛和北爱琴海的少数岛屿等原雅典同盟成员及部分大陆港口的统治及贡金的收取,但这并不能挽回雅典衰败的颓势。

同盟战争的失败使雅典再次失去了其赖以生存与扩张的军事力量,也摧毁了雅典人恢复帝国的希望。

同时,长期而频繁的战争使雅典的经济不堪重负,城邦紧张的财政也无力支持继续进行海外扩张。

随着开俄斯、拜占庭和罗德岛都等盟邦的脱离,雅典结束了其对北部爱琴海的控制,而其他城邦对雅典军事殖民地的进一步夺取则使雅典陷入了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最困苦的境地。

在第二次雅典同盟逐步衰落直至走向消亡的过程中,腓力二世所领导的马其顿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此时的马其顿是泰尔马湾(ThermaicGulf)周边地区及斯特里梦河口的统治者,不仅如此它还开始组建舰队,时常侵扰劫掠列姆诺斯、音布洛斯、优卑亚等雅典军事殖民地。

公元前352年,马其顿准备向奥林图斯发难,后者迫于无奈只能向雅典求援,德摩斯提尼也趁此机会倡导恢复公民兵制度。

在雅典与奥林图斯缔结盟约后,命令卡莱斯带领雅典雇佣军前往卡尔基狄克半岛支援奥林图斯。

面对雅典的支援,腓力二世将目标转移至色雷斯。公元前349年,马其顿在色雷斯获得胜利后再次将矛头对准了奥林图斯,但此时优卑亚的反叛使雅典分身乏术,面对奥林图斯的困境也有心无力。

次年,雅典人远征优卑亚无果只得承认了其独立,而待雅典再次派兵支援奥林图斯时已经为时已晚,腓力二世已经攻陷奥林图斯并摧毁了整座城市。

卡尔基狄克半岛上的其他城市则并入马其顿后保留一定程度的自治,并未遭受灭顶之灾。

持续不断的战争使雅典还未缓解的财政状况更加恶化,迫于无奈,雅典的领导者认识到缔结和平才雅典的当务之急,而彼时腓力二世出于马其顿的战略考量也希望与雅典达成和平,公元前346年双方签订了菲洛克拉特斯(Philocrates)和约。

但和约并未维持多久的和平,腓力二世很快违背了和约干涉佛基斯的内政。

公元前340年,腓力二世趁雅典人在整顿军备之机率领舰队围攻了佩林图斯(Perinthus)与拜占庭,这两次围攻的胜利吹响了马其顿入侵希腊的号角。

在马其顿的压力下,雅典与底比斯缔结了同盟,这使腓力二世感到了威胁,终于在公元前339年,腓力二世为对抗二者的联手介入了“第四次神圣战争”。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在喀罗尼亚战役中彻底击败雅典与底比斯取得了胜利,战后腓力二世与雅典进行了和谈,马其顿要求雅典解散第二次雅典同盟,加入科林斯同盟,成为马其顿的盟邦。

但雅典可保有列姆诺斯、音布洛斯、斯基罗斯、提洛及萨摩斯等雅典军事殖民地所在的岛屿,并从底比斯领土中接管奥罗普斯。

雅典接受该条件也标志着第二次雅典同盟退出了希腊的历史舞台。

腓力二世对雅典的宽宏远胜于其他城邦,在雅典加入科林斯同盟后,腓力二世仍准许雅典保留着部分军事殖民地,这一点在亚历山大继位后也被继承下来。

尽管亚历山大保持着对雅典的宽宏大量和其利益的关怀,但雅典人从不真诚的与亚历山大合作征战。在亚历山大去世后,雅典人便积极起事反抗马其顿。

公元前323年,拉米亚战争爆发。

雅典在其他希腊城邦的帮助下,击败了马其顿的安提帕特(Antipater),并将其逼困至拉米亚(Lamia)城内,但随后联军攻势不利,同时雅典海上军事行动也惨遭失败,各联盟分遣队的军队陆续离开回国,雅典陷入了海陆两面孤立无援的困境。

公元前322年只得向安提帕特求和,而安提帕特则提出只有雅典无条件投降,他的军队才不会入侵阿提卡,雅典人接受了这一条件。

之后奥罗普斯由雅典归还彼奥提亚,而雅典于萨摩斯上的军事移民则被柏第卡斯一世(PerdiccasⅠ.)驱逐,原住民萨摩斯人则被召回。

同时,马其顿对雅典的政治体制进行了干预,将雅典公民身份的获得门槛提高到了2000德克拉玛,而被剥夺公民权的贫困者或海外军事移民则被迫离开阿提卡或军事殖民地,前往安提帕特在色雷斯给予他们的土地上生活,雅典的军事殖民地至此也基本消亡了。

军事殖民的本质就是侵略与奴役,而始终保持向外扩张的发展趋向也正是作为早期奴隶制国家代表的雅典的基本特征,要分析这一时期军事殖民地衰弱消亡的原因,不仅要看具体历史条件,更要深入理解这一时期雅典人的情感与心态。

雅典人对昔日帝国的辉煌难以忘怀,而第二次雅典同盟的建立与发展则让雅典人的帝国主义再次抬头,看到了恢复帝国盛景的机会,重新走上了侵略扩张的军事殖民道路,这无疑违背了雅典在第二次雅典同盟建立之初所许下的承诺。

对雅典不满情绪日益增长的盟邦最终发动了“同盟战争”,这场战争的爆发使第二次雅典同盟内部的团结遭到严重破坏。

可以说,这一时期雅典的军事殖民地并非如同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那样被强大的敌人所夺取,而是葬送在了雅典人无法满足的野望之中。

虽然雅典人的贪欲带领雅典逐步走向深渊,但给予雅典海外军事殖民地主要伤害的实乃“同盟战争”,“同盟战争”严重损耗了雅典人的军事力量,这一时期军事殖民地的衰亡与雅典海军的衰落有着直接关联。

雅典的军事殖民地大多分布于海外,而这些军事殖民地的安全不仅依靠其本身的驻军,更依赖于称霸海洋的雅典海军。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战败后,雅典仅保留12艘自卫船只,之后在科农的领导下,雅典海军得以迅速重建。在“大王和约”缔结前,雅典的三列桨战舰至少达到了70艘。

在斯巴达人斯弗德里亚斯(Sphodriades)偷袭比雷埃夫斯失败后,雅典在大会通过民主决议决定建设一支由200条船组成的雅典海军。

该舰队的建设成功与否我们尚不可知,但雅典人对建设海军的积极性是难以忽视的。第二次雅典同盟成立后,雅典的海上活动愈加频繁,舰船数量相较于之前有了相当数量的增长。

尽管该时期雅典战舰的数量没有明确记载,但仍可以从有记载的雅典海军行动中略窥一二。正如考克维尔所推测的,该时期雅典海军所部署的舰船数大多以30艘为基准,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海军舰船数量也多为30的倍数。

在色雷斯地区的雅典将军伊菲克拉底麾下便有一支装备了30艘舰船的海军,同样驻扎在萨摩斯的雅典将军提摩修斯所率领的海军也有30艘舰船,公元前349年至公元前356年,卡莱斯指挥的雅典海军舰船从30艘增至60艘。

同年,面对反叛同盟的100艘舰船,雅典集结了三位将军麾下的全部120条舰船对阵。

同盟战争中海战的失败使雅典的海军遭受重创,这也使得雅典的海外军事殖民地失去其海军的保护,从而使来自军事殖民地的粮食与贡税无法安全的运抵雅典本土,进一步导致雅典经济与粮食问题的恶化。

雅典海军力量的衰弱使其无法保障通往雅典的海上商路的安全,大量商人离开雅典,雅典的海外贸易也走向了衰落。

同盟战争结束后雅典的经济几乎破产,可以承担海军军役的雅典公民数量大幅缩减,雅典不得不从海外军事殖民地召回部分驻军以维持海军的存在。

虽然“同盟战争”打垮了雅典的军事力量,压垮了雅典的经济,使雅典再次丢失了部分军事殖民地,但这些损失并没有超过雅典的承受能力,毕竟“同盟战争”从爆发到结束仅持续了3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并不能使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所积累的底蕴完全丧失。

即使第二次雅典同盟解散,雅典臣服马其顿加入科林斯同盟也并未使雅典军事殖民地完全消亡,而雅典人永远追求“自由”的决心,永不抛弃的恢复“帝国”的野心才是让雅典军事殖民地走向消亡的主要原因。

纵观雅典军事殖民地历经两次兴衰走向消亡的过程,都是雅典对建立帝国的强烈渴望所推动的,也是帝国主义在雅典最直观的表现。

正如考克韦尔所指出的:公元前5世纪中期伯里克利执政后,其四处开拓军事殖民地的努力正是雅典帝国主义最直观的表现,而公元前4世纪雅典帝国主义则体现在雅典人为重建昔日帝国的渴望而重新走上的扩张之路,两个时期不同帝国主义表现形式赋予其各自不同的含义。

在巴迪安看来,公元前4世纪的帝国主义更像是雅典帝国“死亡”后的“幽魂”。

无论是雅典伯罗奔尼撒战后的缓慢恢复,还是第二次雅典同盟的建立发展至解散,“幽魂”总是在特定的时间发挥其影响。

雅典海外军事殖民地在公元前四世纪的再度恢复与建立有“幽魂”在背后的推波助澜,而雅典海外军事殖民地走向毁灭也是“幽魂”在雅典缭绕不散后隐患的爆发。#头条创作挑战赛#

谢谢观赏,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雅典   伯罗奔尼撒   马其顿   奥林   同盟   军事   殖民地   公元前   海军   体系   战争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