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文豪杨令德(六)

黄河托克托段,每年从12月至次年2月底为硬封冰冻期。3月份虽然仍封冰,可是软冰冻期,这个时间冰层厚度已不够,人仍可走过,可走驴马车就危险了。3月底也会有人掉在冰河里去,杨掌柜就有这经历,不过那是他小时候的事情了。

他要在冰冻结实期赶驴车往返两岸。

说走就走,杨掌柜准备好了一些暖水瓶、洗脸盆、毛巾、肥皂、牙刷等交换物品,和干粮衣物等,就向南岸走去。

冰面上的孩子们,有滑冰车的,有抽陀螺的。这黄河冰面是托克托不知几代人的童年“游乐场”。

杨掌柜乐呵呵地一路上看着孩子们玩得开心,约四五百多米的河道冰面,不知不觉就到了南岸。

河对岸没有村庄,与北岸景象完全不同,尽是沙丘,没有树木,更无人烟。

近天黑时才进入准格尔的布尔陶亥,有两三户人家,其中一户是汉民,他们在这里开有驿站,专门接待从河对面来的汉民商人。

布尔陶亥是准格尔北上前沿,离纳林和沙圪堵中心地带还有百把里路程。

准格尔在历史上是蒙汉交界之战略重地,它不仅与托克托、清水河隔岸,还与东面山西省的偏关、河曲相望。

据说,在战国时这里就是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交割之处。

公元前475年属魏上郡,到公元前328年割于秦。公元前306年至前300年,林胡、楼烦人迁入该地区。属秦榆林郡,北有云中郡,即今托克托县,西为入上郡。

汉代还归过云中郡,所以,在很早以前,托克托就跟准格尔有祖上之缘,交往甚密。

直至匈奴南进,但托、准仍为一郡。

北魏时划归山西朔州,隋为胜州,改回榆林郡。

到唐代设榆林关。

辽统时重建东胜州后,准格尔第一次归东胜州(今鄂尔多斯)。

1125年,准格尔全境归属西夏,后被元收复后,仍划归东胜州。

明洪武初设准格尔为东胜右卫,正德年后统属鄂尔多斯万户。清顺治六年(1649年)正式命名为准格尔旗,至今未变。

从历史上看,托克托和准格尔一脉相承,虽为蒙汉黄河一隔,而生活习性、血脉相亲是不可否认的。至今两岸互为帮扶,互相通婚,连语言都较接近。因此,口岸近处,开驿站者也多为托克托人。奇妈虽是蒙地准格尔人,可幼时随父母进入托克托谋生就很好理解了。

如果杨掌柜与驿站老板聊祖上,也均有相知之人其事呀。都是老乡,甚至是亲人,自然在钱财上就淡薄了,放下一只暖瓶乃为住店钱,或是留为纪念了。

等杨掌柜到达沙圪堵之时,正好是管事的那森达赖飞黄腾达之时,他自己花钱在沙圪堵修了一条商业街道,约有两里长,宽为五米,东西两边盖起几百余间商铺。他还亲自带人骑马到山西忻州河曲、陕西榆林府谷引进商人和商品。一下子晋、陕两地商人纷纷前来准格尔沙圪堵投资做生意,沙圪堵一下子成了鄂尔多斯周边,和黄河对岸,远近闻名的商业中心,那森达赖王爷也成为了晋、陕、蒙地商人们公认的商户第一东家。

那森达赖为了方便集中管理,规定每月初一、初十一、初二十一是集市开张日。

鄂尔多斯牧民把沙圪堵当成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开放地,内地的物品、先进技术、文化、演出、书籍等一起涌入沙圪堵。

蒙古民族向汉族同胞学习汉语和生活方式,汉族人也学习蒙古民族语言和进行皮毛、牲畜、肉、奶等商品交易。

准格尔沙圪堵成为蒙汉团结的集结地,在那森达赖的成功带动下,纳林、暖水、五字湾纷纷效仿,后与沙圪堵并称为草原上的四大商业贸易交易中心。

既然来一次,杨掌柜不会放过机会,他要换些毛皮和肉食,顺便给未出生的儿子买些陕西、山西商人带过来的婴幼儿用品及玩具。

这地方买卖公平合理,有传统经商信誉,有山西商人的严谨和规范,也有少数民族的实在善良。因此,不会遇到坑蒙拐骗这种事情。只要你有喜欢的东西,以诚交易,就会满意而归。

杨掌柜一路就想好了要什么,他想换些肉为媳妇补补身子,等孩子生下后好有奶水。他想为孩子买个虎头帽和一些绸缎,为孩子过百岁时之用。他想换些羔羊皮,为媳妇好好做件皮筒子,终身暖暖和和。

他没想为自己买什么,尽想着家里,还有孩子今后的幸福快乐成长。

又经过一天的路程,他终于来到了贸易集市沙圪堵。

现在的沙圪堵,比奇妈讲的要繁华,更是他一路上想象到的,只有一件没想到,怎么还有第一次见到的洋车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托克托   准格尔   东胜   榆林   鄂尔多斯   冰冻期   黄河   文豪   山西   掌柜   商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