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苏州两会丨以科技创新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次突破2万家大关,达到2.23万家;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29家、总数达到241家,成为创新与产业、资本与产业结合最好的城市之一;高层次人才达到34万人……一系列数据标注着苏州创新动能强势迸发、创新生态不断优化。

新的一年,苏州聚焦自立自强,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城市核心战略,持续优化科创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大力集聚科教资源和人才资源,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新优势。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一词被频繁提及,同样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2023年,苏州全市科技系统将坚决打好‘五场战役’,全力夺取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全面胜利。”苏州市政协副主席、苏州市科技局局长张东驰说,苏州要打好创新体系“总体战”、技术攻关“突破战”、企业培育“升级战”、人才引育“阵地战”、科技改革“攻坚战”。以打好技术攻关“突破战”为例,苏州将支持顶尖科学家牵头实施一批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支持高校院所联合企业共同承担基础研究项目,并设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专项,聚焦光子、氢能、双碳等领域组织实施不少于100项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

报告中提出,苏州将聚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聚焦重点产业,深耕光子等16个制造业细分领域,强化大项目支撑。这让苏州市人大代表、苏州半导体激光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顺峰很是兴奋。“光子产业是当今全球争相布局的最具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的新兴产业之一,是信息时代的代表性产业。苏州前瞻布局,大力推动光子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和创新趋势,将推进全市光子产业创新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的更高端。”李顺峰说,不久前,苏州半导体激光创新研究院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氮化镓激光器联合实验室”在苏州长光华芯成立,未来将共同开展相关方向的导向性研究,率先填补国内在氮化镓的蓝绿光激光器等第三代半导体光电器件领域的空白,全力构建中国激光产业链的完整性、领先性。

科技创新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报告提出,要全面落实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支持苏州工业园区深入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和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这让我很是振奋。”苏州市人大代表、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尹英说,制度创新是自贸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去年,园区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产业的发展,试点“长三角一体化海关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协同”,帮助企业提升通关效率;在全国首创“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模式,解决了部分医疗器械因未在国内注册而无法进口的问题。“今年,我们将联合市场监管、药监等多部门进行政策集成创新,争取更多首创性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两字高频出现,这彰显了苏州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城市核心战略的鲜明特点。去年,全市聚焦数字经济新赛道、主赛道,全力打造国家战略性科技力量,加快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布局,创新动能强势迸发。”苏州市人大代表、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蔡绍刚表示,新的一年,全市法院将充分发挥苏州知识产权法庭等4个“国字号”专业法庭的作用,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最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念,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始创新成果的司法保护,激发创新活力。同时,持续开展“数字经济苏知护航”行动,积极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助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

科技创新也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作为科教工作者,我深感责任和使命重大。”苏州市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教授靳健说,围绕苏州特色的创新型新兴产业要求,高校应突破传统学科范围和框架,着重培养面向新兴产业领域的多学科、多元化、多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产业提供人才储备服务。“基础原材料是限制我们在多个产业领域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我们需要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在卡脖子的基础材料上潜心攻关,为推进苏州更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韩雷 王俊杰

编辑: 盛峥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动能   苏州   苏州市   交汇点   光子   战略性   人大代表   两会   核心   优势   领域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