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罪臣:如果慈禧杀了他们,八国联军难入侵

晚清之败,败在清廷机制腐化,以及慈禧手下一大帮不干正事的庸臣。中法战争的“不败而败”,并没有让慈禧看清那些庸臣的嘴脸,仍然让他们玩弄权柄,勾心斗角,至使后来的甲午海战惨败、八国联军入侵,使中国蒙受百年耻辱。纵观甲午海战的失败,有四个人难逃干系,也正因为甲午海战的失败,才引发了后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这四个人可称晚清四大罪臣。

  第一个罪臣是翁同龢。他是光绪的老师,清流派帝党的头子,在朝中一呼百应。如果此人满身都是正能量,那可真是大清之幸事。只可惜,此人满身都是负能量,把大清给搞惨了。他和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针锋相对,在日舰入侵的时候,他不但不和李鸿章联手一致对外,反而有借外力削弱李鸿章势力之心。在翁同龢掌管的军机处,不但不补充北洋水师军备,反而克扣军费,致使北洋水师装备老化,弹药过期,使400万两白银建立起来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一万七千余水军葬身海底。从这一点来看,翁同龢是甲午战争失败的第一大罪人

  第二个罪臣是张謇。甲午战争之初,他给翁同龢出主意,让翁同龢借日本人之手消灭李鸿章的军事力量。建议翁同龢把李鸿章调上前线,让湘系大臣接手李鸿章署理直隶总督。这样一来,甲午战争就不是日本和中国打,而是一国与李鸿章一部之战。同时,他还污蔑北洋水师将领是“残丁败叶”,说李鸿章“贪生怕死”。北洋水师在前方打仗,后面却受到朝廷惩治。就在日舰进入渤海时,张謇等人又主张死守渤海湾,不让北洋水师出海迎战,最后让日舰直接打到了家门口。正是由于张謇从中搅局,才加速了甲午海战的失败,他可称第二大罪人。

  第三个罪臣是张仲炘。此人在甲午战争中也没起好作用,大敌当前,应该一致对外,将士在前方流血,朝臣不该在背后给他们捅刀子。而张仲炘恰恰相反,就在北洋水师与日舰激战之时,他状告李鸿章,说李鸿章儿子李经方私通日本,还说李经方之子是日本天皇“附马”,想借此把李鸿章置于死地。这份奏折,翁同龢赞“语绝奇”。现在人们都在怀疑,这孙子是不是日本奸细?他的这种做法,就像当年秦桧整死岳飞。张仲炘这么使劲帮日本,甲午海战还能不败?所以说,张仲炘是甲午海战失败的第三大罪人。

  第四个罪臣是李秉衡。这个人也是清流派人物,在甲午战争期间,他是山东巡抚。按理说,李鸿章率军作战,他应该大力支援,军民团结,方可战胜倭寇。可这家伙也反正义而行之,处处与李鸿章作对。北洋水师需要援助,他以种种借口拒不发兵,最后使刘公岛成为一座孤岛。北洋水师孤军奋战,战斗打得异常惨烈,但终因孤立无援而陷落。眼看着倭寇围攻而不上去帮忙,隔岸观火看热闹,张仲炘是甲午海战失败的第四大人!

  晚清这四大罪臣,如果慈禧是一个英明的老太太,在甲午海战之初,发现苗头不对就应该把他们杀掉。杀了他们,北洋水师定会士气大增,而军备也会得到有效补给,凭着北洋水师的勇猛,再加上充足的弹药,给力的后方支援,甲午海战必然胜利,说不定还可一鼓作气,直接打到东京去。有了甲午海战的胜利,就不会有后来的八国联军入侵,因为八国联军入侵,日军是主力,兵力占40%,打服了日本,八国联军就很难入侵了。

  只可惜,慈禧不是一个英明的老太太,不然“大清”国也不会死得那么惨,后来也不会有数千万百姓死于日军的屠刀之下。一步错,步步错,罪臣当杀不杀,祸国殃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晚清   联军   甲午战争   北洋   慈禧   水师   甲午   海战   日本   罪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