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仓山区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仓山区地处福州城区南部,辖整个南台岛,东西长27.3千米,南北宽10.3千米,区域面积146.24平方千米,加上洲地面积逾150平方千米。仓山区四面临江,北隔闽江分别与鼓楼、台江、晋安、马尾、隔江相望东面与马尾港隔海相距7.61海里,南临乌龙江与闽侯长乐相连。

历史沿革

唐代,仓山地区隶属于闽县及侯官县,宋代至明代中期分属于闽县和怀安县。明万历八年(1580)怀安县并入侯官县。从此仓山地区分属闽县和侯官县,大致以龙峰山和望北台为界,以东属闽县,以西属侯官县。民国2年(1913)闽县与侯官县合并成立闽侯县,仓山地区属于闽侯县。民国6年福州省会警察厅成立,行政上属闽侯县和省会警察厅第五署双重管辖。民国34年10月福州市国民政府成立,同时成立所属的仓山区公所,从此仓山区隶属于福州市。

1950年5月水上区建置,隶属福州市。

行政区划
  1949年10月福州市人民政府废除保甲制。

1950年7月,仓山区和水上区开始民主建政,7月,水上区公所设立第一至第五居民委员会(下简称居委会),8月,仓山区公所建立下渡、藤山、新港、临江、观井、仓前、麦园、上渡共8个居委会,为基层行政单位。

1951年9月,仓山、水上两区均成立区人民政府,区划未变。1955年初,贯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的《城市街道办事处条例》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2月,仓山区成立下渡、藤山、临江、麦园、仓前、上渡共6个街道办事处,下辖33个居委会。同年,仓山、水上两区人民政府改称区人民委员会。

1956年3月,仓山、水上两区合并,增设水上工作办事处,下辖原水上区5个居委会。同年7月,水上工作办事处撤销,分设桥东、桥西两个办事处。

1957年8月,桥东、桥西两办事处合并,恢复水上工作办事处,5个居委会分为11个居委会。

1958年下渡、藤山两街道办事处合并成立下渡街道办事处,仓前、麦园两街道办事处合并成立仓前街道办事处,全区新增8个居委会,至此全区共5个办事处,下辖52个居委会。

1960年政社合一,全区5个办事处均改称人民公社。同年3月盖山公社划归仓山区管辖,此时全区共有7个人民公社。

1961年6月盖山公社划出仓山区,成立盖山区。同年撤销水上人民公社并调整其下辖居委会,全区有36个居委会,水上无居委会。

1962年恢复街道办事处建制,全区有4个街道办事处和仓山公社,36个居委会,5个大队。

1964年恢复水上工作办事处,同时成立6个居委会。

1965年全区撤并3个居委会,共有39个居委会。

1966年“文大”开始后,街道办事处更名,居委会按军队连级建制。上渡街道办事处更名红星街道办事处,下辖的岭下、对湖、岭后、施程、龙潭、上渡、洋洽、鹭岭、横江渡9个居委会分别更名为永东、进步、向东、阳山、练武、红星、劳武、向前、横江渡9个连;下渡街道办事处更名为先锋街道办事处,下辖的通明、中藤、小岭、展进、下池、新建、港墩、下藤、埔头9个居委会分别更名为先锋、乘胜、红岭、展进、乘风、新建、工农、挺进、东红9个连;仓前街道办事处更名文革街道办事处,下辖的乐群、龙峰、亭下、仓安、梅坞、巷下、公园、程埔8个居委会分别更名为文革、卫国、爱国、火炬、卫阳、勤建、中越、利民8个连;临江街道办事处更名朝阳街道办事处,下辖的信平、观井、中洲、前街、上藤、河边、菖蒲、港洲、菜园9个居委会分别更名为朝阳、卫东、中洲、星火、勤工、金光、反帝、反修、燎原9个连;水上工作办事处名称未变,下辖的苍滨、江洲、桥东、桥西4个居委会分别更名为海鸥、红鹰、桥东、桥西4个连;仓山公社5个大队亦改为连。

1968年9月,仓山区更名朝阳区,同时成立区革命委员会。5个办事处亦改为革命委员会,为一级政权。

1969年4月,仓山公社划归郊区管辖。

1970年2月,郊区盖山公社(仓山公社并入)、建新公社和闽侯县城门公社,以及市直属的红星农场划归朝阳区管辖。此时全区共有5个街道革委会(含水上革委会),3个公社及1个农场,下辖102个连(原居委会和大队)。

1975年4月,盖山、城门、建新3个公社及红星农场划出朝阳区,全区连(居委会)仍为39个。

1978年4月,朝阳区复名仓山区,各街道亦恢复原名,基层组织恢复居委会建制。

1979年,水上增设环洲居委会。

1980年,撤销区革委会及街道革委会(含水上革委会),恢复区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建制;全区有4个街道办事处及水上工作办事处,下辖40个居委会。

1982年全区增设14个居委会,1984年全区增设6个居委会,1985年全区又增设4个居委会,共有64个居委会。

1986年11月,三叉街街道办事处成立,全区共有5个街道办事处和水上工作办事处,下辖68个居委会。

1987年,三叉街街道增设2个居委会。

1988年5月,水上工作办事处撤销,成立对湖街道办事处。

1989年,全区共有6个街道办事处,下辖70个居委会。

1990年,仓山区辖仓前、临江、上渡、下渡、对湖、三叉街6个街道。设有70个居民委员会。

1991~1995年,程埔居委会划归对湖街道,并在三叉街街道增设埔南、湖畔、金浦、东福、东聚、东藤居委会;在对湖街道增设仓顶、万安、万乐、凤岭、马前5个居委会;在上渡街道增设红星、飞凤居委会;在仓前街道增设复园居委会。

1996年1月,福州市区划调整,新划入仓山区的有仓山、城门、盖山、建新、螺洲5个镇,108个村。

1997年~2001年,先后在仓前街道增设万春、振兴、星园、七星、立新5个居委会;在东升街道增设东山、东兴、联发3个居委会;在三叉街街道增设新元、绿岛、金江、城南、鑫高5个居委会;在下渡街道增设锦绣、龙津、银桥、工农、过洲5个居委会。同时将对湖街道万安、万乐2个居委会划归仓山镇。将城门镇敖峰村划分为敖里、白云、前锦3个村,将谢坑村划分为谢安、安平、厚峰、璧头4个村。

2001年8月开始对城区居委会进行整合,2002年7月,全区100个居委会整合为51个社区居委会。其中:仓前街道10个,临江街道8个,上渡街道7个,下渡街道9个,对湖街道7个,三叉街街道7个,东升街道3个。

2002年10月,螺洲镇螺洲居委会更名为螺洲社区居委会。同年,市政府批准成立金山街道(筹备)。

2003年7月,从建新镇划出卢滨、后曹、潘边、石边、新颐、上雁、葛屿、闽江、刘宅9个村;仓山镇划出燎原村;上渡街道划出横江居委会成立金山街道。下辖金河、金洲2个社区居委会。

2004年,在仓山镇设立万升、三高2个社区居委会;在盖山镇设立郭宅社区居委会;在建新镇设立淮安、洪塘、金亭、马榕、江滨、农大6个社区居委会;2005年12月在仓山镇增设万升社区居委会,并将万安、万乐2个居委会整合成万里社区居委会。金山街道增设金环、金麟、金骏、鑫龙、吉龙、建中6个社区居委会。

2005年底,境内有仓山、城门、盖山、建新、螺洲5个镇及仓前、临江、上渡、下渡、对湖、三叉街、东升、金山8个街道。下辖70个社区居委会、109个村委会。

2014年,仓山区辖对湖、上渡、仓前、三叉街、下渡、临江、东升、金山共8个街道,建新、盖山、螺洲、城门、仓山共5个镇。全区共有13个乡级行政区,64个社区、102个行政村。

2015年,仓山区辖对湖、上渡、仓前、三叉街、下渡、临江、东升、金山共8个街道,建新、盖山、螺洲、城门、仓山共5个镇。全区共有13个乡级行政区,64个社区、102个村委会。

2016年,仓山区辖对湖、上渡、仓前、三叉街、下渡、临江、东升、金山共8个街道,建新、盖山、螺洲、城门、仓山共5个镇。全区共有13个乡级行政区,72个社区、102个村委会。

2021年,仓山区辖对湖、上渡、仓前、三叉街、下渡、临江、东升、金山共8个街道,建新、盖山、螺洲、城门、仓山共5个镇。全区共有13个乡级行政区,99个社区、102个村委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临江   山区   福建省   金山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居委会   城门   全区   水上   公社   办事处   街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