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养生指南:小寒养生要点全在这里了,错过就要再等下一年!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对于我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小寒节气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阴冷干燥、寒意逼人。而不管是食补,还是合理锻炼以及调理起居,都可以让人们安心地度过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具体可通过以下这几方面来保养,一起来看看吧!

1.滋补优先

节气到了小寒,跟天气一样,人体也呈现“阴盛阳衰”的状况,受寒冷气候的影响,身体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人体耐受寒冷的能力和免疫功能。为此,日常饮食中,要多食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这类食物主要有羊肉、狗肉、鸡肉、糯米、韭菜、茴香、香菜、南瓜、大蒜、大枣、栗子、核桃仁、杏仁以及生姜、辣椒、胡椒、葱等。虽然强调“滋补优先”,但对常人来说,千万不要大吃特吃肥腻之物或者为了“补”而“补”,一定要有的放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锻炼因人而异

小寒节气正是人们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大好时机。但要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切不可盲目,即使身体强健的人,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平时生活中,要经常散步、慢跑、做操等。在天气较暖和的时候适当到室外活动,以减少感冒的发生。另外,外出时还应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早睡晚起

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每天做到早睡晚起,可以使身体内的阴阳平衡,滋养脏腑,增强身体素质。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因此,入睡前也别忘记泡脚。以热水洗脚,可以使血管扩张,改善脚部的皮肤和组织营养,改善睡眠质量,特别是那些“夜猫子”,久坐到深夜的人,睡觉之前更不要省了这个步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补膏方

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此时,人们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膏方是由药物煎熬而成的黏稠糊状的特殊剂型,冬季服用可驱寒,特别是在小寒时节,冬令趋寒,阳气潜藏,是一年中进补佳时。在严寒冬季,膏方利于制作和保存,使得冬季食膏方进补进一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需要注意的是,服用膏方期间,如遇伤风、感冒、腹泻、咳嗽加重、痰液增多变黄等症状,必须待治愈后再服用。另外,外服期间,也要忌食虾、蟹、生白萝卜以及生冷食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宜善园湿病中心,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内容摘自《二十四节气养生经》,主编:李志敏。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小寒   阳气   节气   年中   时节   要点   冬季   食物   身体   指南   图片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