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史:凭借无与伦比的造船航运技术,荷兰开创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上帝造世界,荷兰人造荷兰。”这是荷兰人最爱说的一句豪言壮语。

荷兰是低地之国,长期忍受着大海潮汐倒灌之苦,荷兰人为了生存与大海争地而围海造田。荷兰自然资源匮乏,而且本地市场狭小,荷兰人为了发展,向大海进军,大力发展造船和航海技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6世纪时,荷兰的造船业就跃居世界首位,仅在首都阿姆斯特丹就有上百家造船厂,全国可以同时开工建造几百艘船。17世纪中叶时荷兰庞大的商船队拥有商船16000多只,商船总吨位数相当于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四国商船吨位数之和。

凭借着强大的航运技术和无与伦比的造船能力,荷兰这个“海上马车夫”出海了,去建立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了。

1602年,荷兰的工商业者筹集了650万荷兰盾,将约50万英傍作为股本,建立了“尼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即荷属东印度公司),国会授予该公司诸多特权:开战、议和、建立殖民地、夺取海上外国船只、铸造货币等,还有从好望角经印度洋、太平洋直至南美洲麦哲伦海峡一线的贸易垄断权。荷属东印度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在亚洲,为了抢占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还没站稳脚跟的殖民地,荷兰政府在1621年批准成立荷属西印度公司。

如果说西班牙的殖民是赤裸裸的掠夺型殖民的话,那么荷兰的殖民则是带有一点资本主义味道的贸易殖民。荷兰对领土占领的兴趣不是很大,倒是兴致勃勃地到处设立贸易商站。荷兰人所想的就是在殖民地实现贸易垄断,以尽可能低廉的价格获取当地的货物,然后利用其遍布世界各地的贸易商站进行转口贸易,赚取丰厚的商品买卖差价。

1619年荷兰在爪哇北部建立了雅加达,1641年夺占马六甲,1656年又把锡兰搞到手,后来扩展到日本及中国的台湾。荷兰凭借强大的荷属东印度公司和压倒性的海上势力,把日渐式微的葡萄牙殖民帝国赶出了亚洲。

1614年,荷兰占领了北美东海岸的哈德逊河口,1626年又从一个叫坎纳西的印第安人部落手里,用价值60荷兰盾左右的玻璃珠子和小玩意儿把曼哈顿买了过来,修建了“新阿姆斯特丹城”,就是现在的纽约。1630~1640年,荷兰从西班牙和法国人手里夺得加勒比海上的一些群岛,又陆陆续续打了10年仗,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巴西。

17世纪中叶,荷属西印度公司又在非洲的黄金海岸和奴隶海岸修建了多处堡垒和商站,占据了非洲好望角这个海上战略要道。

荷兰利用殖民地的地理优势,建立起了前所未有的商业帝国,国际贸易范围空前扩大,亚洲的丝绸、瓷器、香料、棉花、茶叶,美洲的金银、糖、烟草、染料、毛皮,非洲的黄金、象牙,挪威的木材,丹麦的鱼类,波兰的粮食,俄国的毛皮,大都由荷兰商船转运,荷兰商人转手销售后赚取了巨额利润。

由于当时亚洲各国盛行白银和铜钱,“马剑”银元就被荷兰用作殖民地的贸易结算货币,这种银元后来在中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诸国广泛流通。银元在正面有一个骑马持剑挥舞的武士,因此被中国老百姓称为“马剑”。荷兰的“马剑”和西班牙的“本洋”在中国的粤、桂、闽、浙、苏等诸省广为流通,道光皇帝为此大为震惊。

荷兰独立前各省都有独立的币制,加之外国货币随着贸易不断涌人荷兰,在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各式各样的货币,商人做交易时要按照硬币兑换手册的价格进行收付和兑换,况且硬币里还掺杂着不少被削边和金银不足值的劣币,十分麻烦。

1581年,荷兰共和国的议会确定了银制荷兰盾为流通货币,到了17世纪初荷兰盾成了通用标准硬币,被国内外商人逐渐接受。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港内停泊的船只经常达2000多艘,居民超过了10万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荷兰盾成了各国普遍使用的结算货币,国际化水平相当高。

水坝广场是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一个广场,可以说是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起点,也是整座城市最有活力的地方。

荷兰占据商业霸主地位达两个世纪之久,阿姆斯特丹银行居功至伟。

1609年,阿姆斯特丹银行应运而生,以其少有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使得阿姆斯特丹迅速成长为欧洲储蓄和兑换中心。阿姆斯特丹银行是市内唯一的兑换商,为了防止货币制度的混乱,它把流通的劣币和外国硬币都换算成标准的荷兰盾,为国际贸易和外汇结算提供了稳定的价值衡量功能。阿姆斯特丹银行还受理存款和支付业务,它的公司章程要求每一笔存款必须拥有将近百分之百的现金及储备金,如此之高的信用使得它开出的票据大受欢迎。17世纪末,阿姆斯特丹银行的地下室中储藏了大约1000万荷兰盾的硬币,每日的交易总量高达数百万荷兰盾。

荷兰盾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国际化货币,因为币值稳定的荷兰盾很多根本没有被铸造出来,银行所收的劣币和外国硬币也没有被重铸而是被放在金库里,荷兰盾只是存款人账户上的数目而已。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贵金属的大仓库,让荷兰尝到了货币国际化带来的甜头。

战争无意在金融霸权转移中扮演什么角色,可是战争天生是货币进化的催化剂。荷兰独立前,西班牙帝国为镇压尼德兰革命,将大量金钱耗费在这里,历史学家卡洛斯·佩雷称尼德兰是西班牙最为吃亏的地方,西班牙抢来的美洲财富很大一部分都在此地耗费掉了,英国也向驻扎在尼德兰的军队送去大量金银货币。没想到荷兰凭此地缘优势,成为西欧的贵金属中心,因此国际贸易得以风生水起。

荷兰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每次战争其都要参和一下,拥有大把金钱的荷兰银行家于是做起了战争融资生意。阿姆斯特丹银行和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双轮驱动,一个作为巨大的虹吸器把金银都聚集在荷兰这个弹丸之地,一个为欧洲提供大量短期和长期信贷。“银行家是没有祖国的”,这句话用于对荷兰人的描述一点儿都不为过。荷兰的银行家和每一个欧洲国家都保持着良好关系,英法百年大战,无论谁胜谁败,都不随荷兰银行家的心意。更有甚者,当荷兰卷人战争时,一旦对方占了上风,荷兰的银行家也会毫不犹豫地把钱给敌国送去。

荷兰银行家两头下注的恶习,尤其是不断地给北美洲的那些“叛国者”提供融资支持,惹怒了英国人。1784年第四次英荷战争爆发,阿姆斯特丹的银行家们惶惶不可终日,曾经显赫一时的金融中心如临灭顶之灾。1795年荷兰被皮什格鲁将军率领的法国革命军占领,成立了巴达维亚共和国,荷兰从此附属于法国,向法国朝贡的大把献金被拿破仑拿去支付战争账单。

如果拿破仑能够好好利用阿姆斯特丹银行家们建立起的网络,而不是杀鸡取卵式地搜刮金银的话,也不至于在军费筹集方面伤透了脑筋。和阿姆斯特丹的霍普公司(Hope&.Company)及伦敦的巴林公司(Barings&.Com-pany)都交往甚好的奥弗德,向拿破仑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军费筹资方案:用英国戴安娜号军舰把墨西哥银元从葡萄牙的韦拉克鲁什运到英国的朴茨茅次,再由渔船转运到安特卫普,最后运回巴黎。但因贪婪的奥弗德开出的佣金价码太高,本来就对银行家反感的拿破仑一气之下把他投进了大牢。

1806年,拿破仑开始实施大陆封锁计划,向整个欧洲傲然宣布“不列颠群岛处在封锁状态”。事与愿违,伦敦之所以能够取代阿姆斯特丹晋身为国际资本中心。背后有力的推手正是对英国恨之入骨的拿破仑。

拿破仑为了在欧洲实行以战养战的军事策略,对占领国王公贵族的资产肆意掠夺和征用,大量资本流向了自由的伦敦。纷纷转换成英国的国债支援抗法前线。奥弗德的英国同伴内森·罗斯柴尔德没有被投进大牢,而是被奉为上宾。英国政府利用内森·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欧洲大陆建立的秘密网络和代理人,把大批军费以走私的方式源源不断地送到了惠灵顿将军手里。

内森·罗斯柴尔德家族靠战争大发其财,后来成为诸多畅销小说中神秘的凤云人物。

其实回头再看的话,伦敦才是战争最大的贏家。

内容来源:《大国货币II军事篇》(科学出版社),作者:戴稳胜、涂永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荷兰   阿姆斯特丹   拿破仑   葡萄牙   西班牙   荷兰人   银行家   英国   黄金时代   航运   无与伦比   货币   银行   金融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