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本全球化剥削制度

第一章 序
一)知识结构的问题
1、群众走在知识界的前面,体制外走在体制内的前面,年轻人走在长辈的前面;产生多方面的思想分裂;
2、现在所谓:二战后国际秩序,全球化融入接轨;世界的底层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沿用老思维在解构世界
3、最可怕的是最初的世界秩序都不了解,全球化是什么,二战后秩序是什么,现在是多极化的秩序
4、同一个问题: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学无法解释同一个问题。"

二)西方市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1、西方经济学不是伪科学,不要用西方经济学或者政治经济学解决一切问题,每一个知识有适用范围;
2、西方经济学对世界产生哪些影响,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3、全球化与经济自由化,绕不开的人: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凯恩斯主义(国家资本主义)

凯恩斯主义 政府干预

4、1933大危机之前经济自由主义;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上台(二战后发过戴高乐国家资本主义)

罗斯福新政 政府干预

5、上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自由主义 经济再回归

亚当斯密 自由主义

第二章
全球化贸易产生的背景

1.2.1

经济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交替互换

内容提要:
1、全球理论的诞生,工业革命催生了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

1.2.2

经济自由主义

亚当斯密:
1、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自我调节,资源的最优配置 反对政府干预,尊重市场行为
2、这一切推广产生的基础:工业革命是基础,产能扩张,需要拓展市场。
经济自由主义之前:西方停留在殖民化思维体系,抢夺土地和资源,强权思维主导(资源:黄金等)

1.2.3

东方市贸易主体转变西方过程的插曲
鸦片战争的原因浅谈

3、没有商品输出,无市场推广需求,与中国进行贸易。全球商品供应方是东方
4、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输入的商品是鸦片,国外商品在中国没有市场;
5、第一次鸦片战争让鸦片进入官商阶层,第二次鸦片战争让鸦片进入平民阶层
6、通过鸦片和战争逐步扭转东西方贸易格局,用鸦片当做贸易商品。

1.2.4

工业化深入 西方称为贸易主体

1、随着工业化深入,商品质量越来越好,商品越来越多
2、西方称为贸易主体,为了开票新市场,大力奉行自由主义经济
3、使用推广某些理论并不在乎理论本身,只重视是否可以获得所需利益

1.2.5

第二讲:市场经济的反思,“凯恩斯主义”以政府干预为核心

1、凯恩斯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区别:政府干预
2、国家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3、扩大政府开支,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4、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有国家干预,没有国家干预,自由主义经济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交替往复

1.2.6

西方社会经济学的交互

1、自由主义经济:工业革命后期(十九世纪40年代-1933年)
2、凯恩斯主义经济:罗斯福新政(1933年-1970年代)
3、自由经济主义:二战后经济滞涨(1970年代-至今)

1.2.7

欧美国家开始加强政府干预

1、有去全球化趋势,违背经济自由主义
2、是否可以质疑两个理论的科学性,客观的梳理历史,真实的找寻变革的根本原因

1.2.8

课后小记

为何当下经济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都相对失效,过去的理论轮替是否合理?两种理论为何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1.2.9

举例:倒牛奶

这里不要把去产能和倒牛奶联系到一起,而是当经济危机发生时,由于消费的降低,多于的商品就会处理,为了保持利润或者说保证剩余商品可以售卖时,就需要倾倒牛奶。因为如果你把多于的奶送人时,就更不会有人购买牛奶了。这是经济自由主义的核心逻辑,才会有那样的现象。

第三章
全球化产生的背景 生产过剩大危机与缓解

1.3.1

引发罗斯福新政的原因

1、1929-1933年大危机
2、爆发表象:金融危机
3、根本原因:产业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大危机,实体资产生产过剩
脱实向虚 全民炒股 金融资产脱离实体支撑,金融泡沫全球经济大萧条
4、1929-1933年大危机不是第一次生产过剩,生产过剩被一战掩盖

1.3.2

生产过剩引发世界大战

1、1929-1933年大危机不是第一次生产过剩,生产过剩被一战掩盖
2、战争缓解了生产过剩

1.3.3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1、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与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也是海权和陆权的争夺
2、老牌帝国控制贸易通道,过剩产品输出通道
3、新兴国家建立新的贸易通道:德国想建立欧亚铁路线,欧洲出口巴尔干地区
4、巴尔干半岛是火药桶,为什么是:战争阻断路上交通,(美国贩卖武器)
5、美国战争贩子,缓解国内生产过剩

1.3.4

一战后全球生产过剩并不同步

1、美国:最先发生 不是战场,没有战后重建 产能无处释放,脱实向虚 引发经济危机
胡佛总统(1929-1933) 奉行自由经济主义 政府不干预 加剧了危机的影响
疯狂挤兑 银行倒闭 工厂关门 工人失业 贫困来临 城市贫民窟
民众把怨恨政府 导致富兰克林罗斯福伟大总统上台
2、欧洲:战后重建 生产过剩发生滞后

1.3.5

罗斯福新政缓解产能过剩,却未能阻止二战

1、罗斯福新政 扩大内需,消化过剩产能
2、修建1000座飞机场 12000多个运动场 800多座校舍与医院
美国 转变经济理论 罗斯福新政 缓解经济危机
欧洲 无法学习美国 疆域过小 所有产能集中到军工制造 战争装备
3、二战为反法西斯战争 诱发战争还是生产过剩
4、德法商品雷同 一战二战有直接关系 一战并没有解决生产过剩危机,仅仅缓解了矛盾,叠加法西斯思想,让矛盾恶化
5、二战是一战的延续

1.3.6

战后三十年,凯恩斯主义大放异彩

二战结束后 二战破坏力太大
1、美国 奉行凯恩斯主义 输出产能 马歇尔计划 欧洲重建完成后 战后基础建设投资 水利工程 高速功能 艾森豪威尔的州际公路计划 加速城市化
2、欧洲 同样奉行凯恩斯主义 战后重建需要国家统一规划
3、法国 国家资本主义(戴高乐) 同时学习苏联 五年计划
4、战后欧美国家转向凯恩斯主义,度过战后30年
5、美国巨大的产能 支持了欧洲的重建 日本的重建
6、欧洲重建完成后失去对美国产能的需求开始1
7、战后基建帮美国缓和了产能过剩
8、欧洲自身产能用于重建同样缓和了产能过剩

第四章 全球化产生的背景 经济滞涨让凯恩斯主义跌下神坛

1.4.1

产能过剩导致发达国家产业大转移:
二十世纪70年代 欧美国家出现全面产能过剩

1、劳资矛盾计划 西方国家劳工福利很差 为了意识形态斗争省力 大力加强社会福利 企业劳动力成本提高
2、美苏冷战时期 苏联东欧国家全民福利
3、欧美国家当时是制造业大国 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下降 战后名族独立潮 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全球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社会矛盾缓和

1.4.2

经济滞涨推翻凯恩斯主义 经济自由主义再次登场
发达国家为何出现滞涨

1、凯恩斯主义认为: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是不可能并存的
1)增加货币供给
②消费需求增加 ③经济增长 ④开工率增加 ⑤失业率降低
②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
2)减少货币供给
②消费需求减少 ③经济停滞 ④开工率降低 ⑤失业率增加
②物价下降 通货紧缩

1.4.3

经济为何滞涨

1、货币供给增加 需求增加 通货膨胀
2、工厂转移了
3、工人失业
4、收入降低
5、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同时发生
6、经济发生滞涨 凯恩斯主义失败
7、本质是改变产业结构 凯恩斯主义称为背锅侠

1.4.4

经济自由主义替代凯恩斯主义正确吗?

1、产业转移后经济结构转变
2、必须推行经济全球化
3、弱化各国政府干预
4、找到了全球化的起因
a、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阻碍经济全球化
b、会阻碍商品和资本自由流通
c、给凯恩斯主义扣帽子 你是错误的

1.4.5

今天要点

经济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
经济滞涨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的起因

第五章 自由贸易秩序建立的两大基础
全球化贸易的基础条件与控制工具;欧美国家经济滞涨后的困境

1.5.1

欧美国家经济滞涨后的现状

1、废弃了凯恩斯主义
2、上世纪70年代末 80年代初发达国家的困境
①通货膨胀、失业高企 ②原油价格高企且不受控制(中东战争不与欧美谈判)
3、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 美元失去信用
4、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
①制造业逐步转出,从卖东西变成买东西,产能的降低,造成经济数据变差,国力下降
②贸易顺差可能变成贸易逆差。国家收支平衡理论受到冲击,国家地位下降 导致
5、国家收支平衡理论 政府收支平衡,国家贸易最好顺差

1.5.2

滞涨后的产业资本的现状

1、产业转移管束和抵制
2、商品贸易遇到阻碍 关税、资金等方面不通畅
3、供应链成本不可控(想办法解决)
4、经济结构的转型资本寻找新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
特别是美国亟需解决以上问题

1.5.3

美国需要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1、美国需要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来应对国内以及资本的困境
2、金融资本控制下的全球贸易体系登上历史舞台
3、如今看到的完整的结果,而不是发展的过程
4、不排除阴谋论
5、现状最大可能是应对危机的结果

1.5.4

全球化运行条件

如今的全球化体系里面有哪些运行条件

1.5.5

40年来逐步形成与完善的全球化运行条件

A.WTO
B.全球贸易结算体系
C.全球统一货币
D.全球化分工体系
E.全球大宗商品期货市场
F.全球性私有化进程
G.全球化金融市场
H.全球换的运输体系
I.GDP计算法则
J.世界银行和IMF

1.5.6

全球化运行的基础条件

A.WTO
WTO是全球贸易框架和规则 是必须的
B.全球贸易结算体系
全球贸易结算体系与SWIFT不一样,SWIFT是以美元为基础的全球结算体系

1.5.7

资本控制和盈利工具

C.全球统一货币
D.全球化分工体系
E.全球大宗商品期货市场
F.全球性私有化进程
G.全球化金融市场
H.全球换的运输体系
I.GDP计算法则
J.世界银行和IMF

第六章
自由贸易秩序建立的两大基础
忽悠全球相信全球化有优势的两个经济理论:

1.6.1

一、比较优势理论让发展中国家接受全球分工与全球贸易

1、西方国家要在全球推行自由贸易和全球化
2、出现理论体系不统一
3、凯恩斯主义是全球化主导思维
①强调国家干预 ②强调国家主权
3、凭什么让全球相信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4、忽悠全球相信全球化有优势的两个经济理论
①比较优势理论 ②规模经济理论
这两个理论是科学性理论 备用错了地方后就成了大忽悠 有适用条件 用在贸易端时现实与理论无关

1.6.2

大忽悠一、比较优势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
1、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
2、不同的地方生产成本不一样
3、生产自身有优势的产品,其他产品购买即可
二、巨大的漏洞
1、全球货币币值差异造成不公平交易
2、中低端制造业同质化竞争 产品不重要市场是关键
3、供需关系变化 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
4、工业化以后市场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利润还要进口其他产品

1.6.3

大忽悠二、规模经济理论

1、鼓励规模效应 降低成本 形成绝对优势
①规模效应核心点:不能忽视市场占有率,不能忽视产业壁垒
②韩国企业在行业寒冬期扩张抢占有率
③占有率高有话语权后开始全行业提价
2、市场经济是高度复杂的
①、不能仅仅依托少数理论
②、在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效应效果很差
3、对中高端产业和龙头企业有意义 中低端门槛低但是很难提价 提价后会丧失规模效益

1.6.4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接受了比较优势和规模效益理论

1、参与全球化 西方要求不能有关税

1.6.5

课间休息

西方发达国家用比价方式,破除了他传授给发展中国家的比价优势理论和规模效益理论。让发展中国家在接受低端制造业同时,还关停了很多其他产业

第七章
自由贸易秩序建立的两大基础
贸易全球化的基础秩序——WTO

1.7.1

全球贸易秩序的雏形——关贸总协定

1、自由贸易的基础条件:
①、打开国门 进出自由
②、破除贸易壁垒
③、降低关税 取消商品补贴
④、破除贸易保护主义

1.7.2

WTO 关贸总协定

1、1947年在日内瓦签署
2、是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协定
3、前7次谈判重点是关税
4、第八次谈判“乌拉圭回合”开始构建新的贸易框架(非常重要)
①知识产权和投资问题列入谈判内容
②全面约束农产品关税
③为何发达国家主动降税
a:产业转移 b:商品不生产 c:降税不会上海制造业
d:逼迫其他国家降税 e:购买成本更低
f:降低核心是中低端制造业
④为WTO建立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1.7.3

建立一体化的多边贸易体制——世界贸易组织WTO

WTO世界贸易组织建立运行
1、贸易体制组织基础和法律基础
2、多边贸易的规则 保持贸易正常化
3、经济联合国
4、WTO基本原则
①互惠原则 各国间的优惠是对等的 新成员国自动享受与老成员国一致的优惠政策 大幅度降低时间与交易成本
②透明度原则 先报备再执行
③市场准入原则 等于给过渡期 有计划 有步骤 分阶段实现贸易自由化
④促进公平竞争原则 禁止倾销和补贴(现实看比较荒唐)不代表发达国家不补贴 缺乏对发达国家的制裁手段
⑤经济发展原则
⑥非歧视原则 最惠国待遇 国民待遇

1.7.4

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 给一方 立即和无条件的给予其他各方
1、自动性:立即和无条件
2、同一性:受惠标的必须相同
3、相互性:既是受惠方又是给惠方
4、普遍性:适用于全部

1.7.5

国民待遇原则

1、对其他成员国所提供的的待遇不低于本国所享有的待遇
2、破除贸易保护
3、非国民待遇有时是贸易不公平的表现

1.7.6

WTO成员国及优缺点

1、截至2020年3月 世界贸易组织共有164个成员,世界贸易组织极为庞大
2、WTO的优点:
①一个全球相对认可的国际贸易秩序
②减少贸易摩擦,降低时间和交易成本
3、WTO的缺点
①建立在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游戏规则
②一旦无法获利就要修改规则 抛弃规则
4、发展中国家进入WTO以后是获利的
①没有绝对公平 只有相对公平 ②互惠互利是基础
③不能为了己方获利不断修改游戏规则
④单方面修改规则是有失公允的

1.7.7

课间休息

WTO在国际贸易总起到平台与稳定器的作用,是让各国相信贸易的公平性和持续性,也有约束作用。
同时全球抛弃WTO,那么接踵而来的将是经济失去秩序,各国少了公约的约束,将会为自己利益而造成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最终走向逆全球化的道路。

第八章
自由贸易秩序建立的两大基础
贸易全球化的基础秩序——全球化支付系统

1.8.1

SWIFT 国际资金清算系统

1、全球货币支付系统
①SWIFT 国际资金清算系统 ②1973年15个国家共同建立
2、大幅降低国际结算成本 快速 准确 简明 可靠
3、逐步全球通用垄断
4、SWIFT与单纯的全球支付的差距
5、贸易工具不是霸权工具
6、SWIFT核心是美元结算 美元国际霸权工具
7、国际贸易结算和金融结算
8、服务于金融市场

1.8.2

SWIFT 报文共有十类

第1类:客户汇款与支票(Customer Payments & Checks)
第2类:金融机构间头寸调拨(Financial Institution Transfers)
第3类:资金市场交易(Treasury Markets-FX,MM,Derivatives)
第4类:托收与光票(Collections & Cash Letters)
第5类:证券(Securities Markets)
第6类:贵金属(Treasury Market-Precious Metals)
第7类:跟单信用证和保函(Documentary Credits and Guarantees)
第8类:旅行支票(Travelar's Checks)
第9类:现金管理与账务(cash management & Customer Status)
第10类:SWIFT系统电报
除上述十类报文外,SWIFT电文还有一个物殊类,即第N类——公共报文组(Common Group Messages)

1.8.3

贸易全球化的条件

WTO+全球货币支付体系

1.8.4

后续讲解

金融资本全球化控制和盈利工具;零件说清楚,才能说结构和运转体系;

辅助条件:

E.全球大宗商品期货市场
F.全球性私有化进程
G.全球化金融市场
H.全球换的运输体系
I.GDP计算法则
J.世界银行和IMF

第九章
战后全球统一货币的形成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坍塌

全球统一货币的需求

1、贸易结算体系并没有要求固定货币
2、多种货币之间有汇率兑换就可运行
3、全球统一货币是各国一致认可
①理想状态全球只有一个货币 ②任何国家都不愿意放弃铸币权
不可行 不可调和的 现阶段不可行
4、选择各国认可的主权货币 美元欧元等
5、SWIFT的美元结算造成美元成为统一货币

“怀特计划”战胜“凯恩斯计划”

1、二战后全球需要新秩序恢复各国经济
2、1944年美国召集44国家讨论战后秩序 备选计划二选一
①美国提出的“怀特计划”——布雷顿森林体系
②英国提出的“凯恩斯计划”——国际清算同盟计划
都是为了英国和美国利益
3、凯恩斯计划目的是维持和延续英镑的国际地位;发行统一的世界货币
英联邦占初始份额35%,有前瞻性无执行性的计划
4、凯恩斯计划必然输给怀特计划 除了国家实力同时原因是没有操作性 没有国家会支持
①优点是世界国币 黄金计价 只进不出 黄金换班克 班克不能换黄金 控制了货币总量
②如果没有黄金无法兑换班克 班克原始份额分配失败 参会的其他国家份额极低。
③参会国不会支持英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凯恩斯   生产过剩   金融资本   自由主义   美国   战后   主义   理论   制度   贸易   经济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