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 重读《召公谏厉王止谤》

《古文观止》中收录《国语》中有一篇文章——《召公谏厉王止谤》很有意义,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周厉王时,昏庸无道,臣民多有议论者,召公说:臣民受不了你的暴虐了,所以才有意见。周厉王没有反思自己的过失,反而:

“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人”,后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后来人们敢怒不敢言,见面只能以眼神示意了。

这时,厉王非常高兴,召见召公说:“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就是再没人敢巴巴了,都老实了吧!哈哈哈

下面我们来听听召公对厉王的劝谏: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召公说,这只不过是堵住了他们的嘴,这比堵塞江河的后果还严重,河水一旦因堵塞而溃堤,一定会伤害更多的人,堵住庶民的嘴巴也一样。所以大禹治水,以疏为主,使它畅行无阻,治理庶民也一样,也要开导他们,使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们又怎么会有怨言呢!

召公又说: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召公又劝谏厉王说,大王施政,当让大臣及有阅历的智者进谏有远见卓识的文章,让名行各业的人表正他们的意见,反应真实的生活状况,把大家的意见汇总,大王斟酌取舍,付之施行,因此大王的行事不至于违背情理。臣民的嘴巴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像大地有泽地与平原一样,他们的意见是国家长盛不衰的财富。听取臣民的意见,好的加以推行,不好的加以防范,这样是周朝长治久安的根源。

厉王听进去了吗?当然没有。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多好的文章啊,三千年前召公的智慧多么朴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道路以目   山川   泽地   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   劝谏   臣民   庶民   衣食   大王   国人   意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