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名将李陵为何要投降匈奴?只因一个误会导致!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辛弃疾的词字字浸血,咏叹了汉代极其悲怆又极具争议的将领李陵,在援军被切断,军队被击败后,他的经历令人同情。因为一个误会导致他投降了匈奴,并发誓不再回到汉族。他的选择又令人不耻。最终,李陵在名誉扫地、家人被定罪的痛苦和无奈中死在了异乡。千百年来谁能分得清是非恩怨?


汉武帝天汉二年秋天,骑都尉李陵麾下部将陈步乐快马加鞭赶往长安,手中紧握汉军对匈奴作战的最新战报。陈不乐见到汉武帝后,连连报喜,详细叙述了李陵出兵匈奴后的行军路线和作战策略,特别描写了李陵率兵与匈奴奋战的场面。汉武帝听后大喜,当即赏赐陈步乐。大臣们也纷纷恭维他,甚至称赞“李陵勇猛善战”,高呼“陛下圣洁”。此战便是决定李陵一生命运的“酒泉之战”

李陵,字少卿,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由于他擅长骑射,爱兵如子,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汉武帝非常欣赏李陵。他先是选他为建章宫羽林军统帅,后又派他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匈奴侦察地形。李陵率部深入匈奴腹地2000多里。虽然没有搜到匈奴,但汉武帝还是把他提拔为骑都尉,命他率领5000名士兵驻扎在酒泉、张掖两地练骑射,以防匈奴。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宠将李广利以三万大军攻打匈奴,并命李陵部为李广利提供后勤保障。李陵听后毅然辞谢,对汉武帝说:“我愿率兵迎战匈奴单于主力,必能大获全胜!” ”汉武帝有些意外,说道:“现在没有多余的骑兵供你使用,你还要五千兵马作战吗?李陵斩钉截铁地道:“就五千人!汉武帝对李陵的胆识十分赞赏,当即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命强弩队长吕伯德率兵应战。


“酒泉之战”打响。一开始,李陵的部队占了上风,他率领弓箭手用强弩射杀敌军,歼灭敌军数千人。喜讯传到长安,朝廷一片欢腾。匈奴单于见势不妙,急忙调遣八万骑兵与原本的三万骑兵会合,与李陵的部队交战。李陵边战边率部撤退。他命令重伤的士兵躺在车上,轻伤的士兵推车,一路斩杀敌军3000余人。

十余日后,李陵部与匈奴兵在山林中激战。李陵向匈奴单于连射数箭,单于吓得仓皇逃窜。看到李陵的部队坚持了这么久,还这么勇猛,单于感慨地对部下说:“这支军队精锐善战,久攻不下,日夜带领我军向南境进发,难道是有埋伏吗?” ?”话中透露出撤退的意思。可有将领想:单于亲率数万骑兵对付汉军数千人,如果不能歼灭,汉军岂不是轻视我们吗?于是善雨决定再战。两军一天交锋数十次,单于率领的匈奴士兵就被杀了2000余人。单于觉得形势不利,便考虑撤退。李陵以5000人大战匈奴数万,歼灭敌军10000余人,大败敌军威风,令汉武帝和满朝文武都大吃一惊。然而就在这时,李陵的厄运悄然降临。


单于决定撤军,酒泉之战已经在望。然而就在这时,李陵军中一个叫关干的士兵被校尉侮辱,一怒之下投降了匈奴。关干向匈奴将士透露:“李陵的军队前面没有埋伏,后面也没有援兵。现在军粮草箭断绝。唯李陵、成安侯韩延年各率八百人马前行,用精锐骑兵就可以攻破,匈奴单于听了大喜,立即派骑兵围攻李陵的军队。李陵的军队在山谷中行进,而匈奴的士兵则在山坡上放箭。一时之间,箭如雨下,李陵被敌人包围。李陵率部迎敌,一边向南撤退。箭用完了,士兵们就用短刀和车辐作为武器与匈奴作战。傍晚,李陵部众退入峡谷。匈奴士兵截断了李陵的退路,然后纷纷向峡谷中投掷石块。以李陵为首的士兵,死伤大半,再也无法行军……


夜幕降临,李陵一个人穿着便衣走出了帐篷。许久之后,他才回到帐篷内,对身边的侍卫说道:“败局已定,只怕我会死在这里,侍卫劝说道:将军威震匈奴,如今是天不遂人愿。哪怕是被匈奴俘虏,日后还能想办法逃回中原,皇帝必会以礼相待的,千万不要轻言战死啊!”李陵呵斥道:“你不要说了!我若不死,就不是壮士!”说完,他斩断战旗,把军中携带的珍宝埋在地下。然后对军中将士说:“再给我几十支箭,我就能率领你们突围。不过,兵器已尽,无兵可战。再这样下去,只能等天亮了,你们都逃命吧,还望有人见到皇上,告诉皇上实情。”午夜时分,李陵和韩延年各自率领十几个壮汉突围,却被数千匈奴骑兵追杀。韩延年不幸战死。这时,匈奴士兵前来劝李陵投降,李陵叹息道:“我无脸再见陛下!”遂向匈奴投降。

李陵并没有遵守战死的诺言,当他的军队被打败投降的时候,他若不畏惧拔剑自刎,就是千古英雄。然而,他选择了投降。投降是最为军人所不齿的归宿。李陵前一天放胆说:“我不死,我不是壮汉。”为什么第二天就投降了匈奴?他贪生怕死,却请命率领五千士兵横扫匈奴,表现出的是何等大无畏的气概!有人说他心存不甘,因为他出兵匈奴,之所以败北,无非是军中奸细出卖,李广利三万大军坐视。或许,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李陵想起了侍卫们的忠告,决定先自保,日后再回中原立功。然而,听闻李陵投降的汉武帝却早已将他拒之门外。

李陵战败的消息传到了长安。汉武帝认为李陵是为国捐躯,心情沉重地召见了李陵的家人。然而,李陵一家人流露出的不是悲痛,而是羞愧。汉武帝听到李陵投降的消息,大怒。他训斥了李陵的家人几句,又把通报捷报的将军陈不乐叫来。问及李陵投降一事。陈不乐惊恐不已,回家后便自杀了。听到李陵投降的消息,满朝文武百官纷纷发言,痛斥李陵有罪。只有生性耿直、书卷气十足的司马迁为李陵说话。司马迁见李陵打胜仗,群臣不吝夸奖,而李陵一败,群臣又是恶言相加,落井下石,不禁为李陵感到委屈。

他对汉武帝说:“李陵一向忠孝,忠于国家大事,率领不足五千的兵马进入匈奴境内,与匈奴交战数万人。”他死战,战胜了敌人,即使后来失败了,也难掩他的英雄气概,至于他没有战死,恐怕是假装投降了将来报效大汉。”汉武帝听了不置可否,也没有再追究。

不久之后,汉武帝派李广利再次出兵匈奴,让他暗中请李陵帮忙。不过李陵此时已经和匈奴单于结下了手足之情,对李广利怀恨在心,所以并没有伸出援手。李广利无功而返,向汉武帝报告了真相。汉武帝听后勃然大怒,想起司马迁的“虚降”,更是气愤不已,于是下令将司马迁关进监狱,罪名是“不敬”。家境贫寒的司马迁无钱赎罪,无钱赎罪,不幸被处以宫刑。过了一段时间,汉武帝的怒火才渐渐平息。他回忆起“酒泉之战”时,曾力劝李陵出战,但后来并没有派援兵支援。如此一来,李陵的人马几乎全军覆没,心中不禁有些愧疚。于是,汉武帝派人安抚了李陵军队的残兵,又派将领再次出兵匈奴,同时准备迎接李陵归来。


这次带兵的将军是公孙敖将军。他率部与匈奴作战未取胜后,回到朝廷向汉武帝报告说:“据我军俘虏的匈奴人说,汉军中有一个将军叫李陵,教他们如何与汉军作战,如何与汉军作战。让我军大败。”这一次,汉武帝再也忍不住了,一怒之下将李陵的亲戚全部杀了。从此李陵在陇西名声尽毁,天下为他蒙羞。然而,这个帮助匈奴兵击败汉军的“汉奸”却并非李陵。是与他同名的另一位汉朝将领李绪。当李陵得知自己受了委屈,家人被害后,气急败坏,派人刺杀了李旭。不过,这可以发泄一下。怒火一时,到头来也无济于事,这个错误的误会,让李陵牢牢回汉的大门关上了,也让她彻底失去了悔过自新、挽回名声的希望。走投无路的李陵只好留在匈奴身边。出身将军世家的李陵,战功卓著,匈奴陈羽对李陵十分器重,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陵。


李陵的一生,虽然并没有做出有损汉朝利益的事情,但是他的投降终究没有得到时人们与后代人的谅解。人们常将李陵与苏武对比,以显示忠贞气节的不同。汉昭帝元平元年(前74),李陵死在匈奴。在投降后的二十余年间,他没有再踏入中原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匈奴   单于   酒泉   汉军   作战   汉武帝   汉朝   敌军   骑兵   名将   士兵   将军   误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