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准备干掉将军,将军知道后对心腹说:皇帝让我把你们都处决了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五代时期,时局动荡,战事四起,民生涂炭。迫至末世,天下终于出现了统一的曙光。

郭威就是这个给乱世带来曙光的人,他先后辅佐了后汉的两朝皇帝,为中原大地的统一建立起不可磨灭的功勋。

图丨郭威

然而,这样一位开国重臣竟在战场上收到远在天边的皇帝要屠他满门的消息,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又是如何化解这次危机的呢?

郭威年少从军

郭威生于邢州,他的父亲郭简原本是顺州刺史。可惜生逢乱世,当官也未必是件好事。刘仁恭攻破顺州后,郭父就被杀害了,郭氏一族自此家道中落。

当时郭威年纪尚小,便随母亲一起踏上了去往潞州的逃亡流浪之路。结果母亲在中途去世,郭威只得独自一人投靠了姨母。好在姨母对他视如己出,一直将他抚养成人。

郭威18岁时,恰逢当地的泽潞节度使李继韬招募士兵,他便投在李继韬麾下做“牙兵”

郭威一心想投身军队,为国效力,自然很珍惜这次机会。他每日在军中刻苦操练,若有要事,他也总能冲锋在前。再加上他身形魁梧高大,很快便引起了李继韬的注意。

李继韬常将他叫来自己帐中与他坐而论道,吃肉饮酒。二人每次都相谈甚欢,还时不时操练一番。郭威在军中偶尔有些违纪行为,李继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里暗里的包庇他。

图丨影视剧中的郭威

郭威此人仗义疏财,经常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很爱替别人打抱不平。

一天,他喝完了酒在路上闲逛,遇到个欺行霸市的屠户。大家看他面目狰狞,皆是敢怒不敢言。郭威最看不惯的就是这种欺软怕硬之人,于是他来到屠夫的摊位前,让他给自己割肉,他再借此机会找茬。

屠夫接连割了几次,郭威都不满意。他也知道郭威不好惹,便以死相逼,想把他吓走。

只见屠夫当着众人的面一把拉开了衣服,指着自己的肚子说:“有本事你往这捅!”

没想到郭威也毫不客气,抄起大刀一刀捅进了屠夫的肚子,可怜的屠夫上一秒还在耀武扬威,下一秒就直接一命呜呼了。

他的顶头上司李继韬听说了这件事,当即感叹道:“想不到这个黄毛小儿竟有如此胆识,以前还真是小看他了。”

而后,他又设法让郭威从监狱逃脱,再次将他招入自己麾下。后来李继韬被李存瑁杀死,他将李继韬部队的亲兵都收入自己军中。时年21岁的郭威也在其中,还因为识字当上了后唐的军吏。

这时他便有机会读到一些兵书,他苦心钻研用兵之道,逐渐沉淀下来,为人处世也不再鲁莽。

辅佐刘知远建立后汉

那他又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呢?这还要从一场兵乱说起。

这场兵乱与五代十国中的任何一场兵乱并无二致,凶狠的官兵追在手无寸铁的百姓身后穷追不舍,眼见就要将他们擒获。

但即使是乱兵,也有自己的信仰。军中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官兵进入被攻破的城池后,无将军令,则不可屠戮百姓。因此这群乱兵也不打算伤及百姓性命,只抢女人和财物。

话虽如此,但若是谁家的姑娘落到了他们手里,那必是生不如死,越是貌美的姑娘,下场只会越惨。但凡事都有例外,现在,让我们把镜头聚焦到一个一手抹着眼泪,一手提着衣裙,神情慌乱的在荒野里逃亡的女子身上。

这个女子姓李,身世不详,这是她第一次出现在历史的视野里。当她慌张的来到一片草坡前,便再也跑不动了。头上渗出的汗珠她早已无暇顾及,只顾捂着胸口,平复急促的气息。

身后的一群官兵们看到女子停下了脚步,便不再着急追赶。他们女子身后不远处放慢了脚步,表情戏谑的朝女子逼近,仿佛在看自己即将到手的猎物。

这时乱兵中有一个人,看到女子如此貌美,便起了独占的心思。他顺势向后一指,大声喝道:“那边有人来了!”

官兵们纷纷回头看去。说时迟那时快,只听一声剑气划破长空,这个乱兵手起刀落,那些和他朝夕相处的兄弟便应声倒地。

就这样,这位姓李的女子便被这名乱兵救下,死心塌地的一路跟随他在官场上走过风风雨雨。时来运转,这个无名小卒在官场上几经沉浮,竟然当上了河东节度使,他就是刘知远

图丨刘知远

此时中原本就战乱四起,外邦也没闲着。契丹见当朝皇帝石敬瑭驾崩,便大举来犯,中原沦落到了异族之手。刘知远坐镇河东,一边佯装臣服于契丹,一边暗中积蓄力量,观察形势。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刘知远得出了一个结论:契丹人不会在中原待太久。

果不其然,百姓不满契丹的统治,天下群雄四起而攻之。契丹人见此慌忙退兵,苦等多时的刘知远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机会,他趁机出兵,一举攻下多座城池。

公元947年,刘知远称帝在开封定都建立政权,史称后汉。郭威因助刘知远开国有功,升为枢密使,成为统领大军的将领,位极人臣。

图丨刘知远

对于刘知远这种从小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的人来说,做了皇帝,那便是升了官,自己理应拿出点钱财来犒赏手下的弟兄们。奈何后汉初立,百废待兴,国库里硬是连一两碎银也拿不出来。

于是,刘知远做出了他上位后的第一个决定:增加赋税。

结果这个决定一提出来,就遭到了一个人的否决。是谁如此胆大包天,竟敢否决皇帝的提案?这个人只能是李皇后,也就是刘知远从前救下的那名逃难的女子。

现在她已然是大周的皇后了,自然要为百姓考虑。可刘知远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主,于是她脱簪待罪,楚楚可怜的跪在刘知远面前说:“皇上下令加赋,妾不敢置喙。只是如今您既已贵为天子,就该福泽万民,若冒然加赋,恐怕会动摇民心。妾斗胆,恳请皇上收回成命。”

刘知远不以为然,说道:“你一个妇道人家,不好好管理内院,在这里裹什么乱?若不拿出银钱犒赏三军,寡人如何坐得稳这个天子之位?”

“既如此,那妾愿意献出宫中所有财物,供皇上犒赏诸位将领。”

刘知远闻言深感欣慰,得妻如此,夫妇何求?刘知远依照李皇后的吩咐犒赏三军,果然赢得了百姓和将士们的爱戴。

黄袍加身荣登至尊之位

如果刘知远能再多活几天,多听听李皇后的教导,那后汉的江山便会更加稳固,可惜他只当了一年皇帝便与世长辞了。他死前命郭威和其他几位近臣辅佐年仅18岁的刘佑承即位。

当时有几位手握重兵的官员相继趁乱起兵造反。朝廷屡次出兵讨伐,均无功而返。后来郭威领兵出战,将敌军围困在城中数日,敌军屡次突围未果,粮草也消耗殆尽。他们自知无力抵抗,便相继归降。之后郭威又出兵北伐,大败契丹,使风雨飘摇的后汉政权转危为安。

汉隐帝荒淫无道,自他继位后,便对郭威等人十分猜忌,便开始重用奸臣苏逢吉,把后汉祸害的乌烟瘴气。

图丨刘佑承

苏逢吉此人嗜杀成性,心胸狭隘。朝中大将史弘肇对此非常不满,两人常常在朝堂之上针锋相对,因此结下了梁子。

史弘肇是武将,苏逢吉自知想除掉他绝非易事,便想借汉隐帝之手除掉此人。

一天,汉隐帝借故传史弘肇入朝议事,史弘肇悠哉游哉就去了。他前脚刚进殿门,只听“轰隆”一声,殿门已经合拢。只听一声令下,无数甲士便从他身后涌出。史弘肇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便被乱剑捅成了筛子。

汉隐帝对朝中旧臣一直有所忌惮,此后,他又在苏逢吉的唆使之下颁布了一道密令,屠了朝中几位重臣满门。这其中就包括郭威一家上下几十口人。

图丨苏逢吉

此时的郭威正在外奋勇杀敌,听闻此讯他怒不可遏,想要即刻返回京师来报这血海深仇。于是他采用谋士魏仁甫之策,将众将士召集到殿前,义正严词的说:“你我皆是有功于后汉的肱股之臣,如今我等在外拼杀,皇帝却八百里加急传信,命我杀掉你们。此举实属不义,我不忍见!”

众将闻此群情激奋,便拥护郭威以“清君侧”之名起兵讨伐。这场战争打的毫无悬念,不懂事的小皇帝带着一群瞎胡闹的臣子们,与身经百战的郭威对峙城下。

最终,汉隐帝被郭允明所杀。而后郭威引军入城,伏地请恕他误杀刘佑承之罪,事情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李太后还能说什么呢?

郭威杀了李太后的儿子,便把自己赔给李太后做儿子,尊称她一声“昭圣皇太后。”

后来郭威决意迎刘知远的侄子刘赟称帝,并让李太后临朝听政。前脚刚下决断,郭威就收到了契丹来犯的消息。

在这关系国家命运的危难时刻,郭威毅然挂帅出征。大军行至澶州时,众人突然止步不前,队伍里开始大声喧哗起来。郭威见状便上前查看,只见赵匡胤等人突然冲了出来,将一面黄旗撕裂,披在郭威身上。

他转向众军,高声问道:“兄弟们,我等攻陷京师,如今再奉刘氏为主,那我们在京城的家眷还能有活路吗?我提议,咱们就奉将军为主,大家以为如何?”

郭威早就深的军心,见此,众人便齐刷刷的跪在郭威面前, 拥护他为新主。

可怜的刘赟刚收到要立自己为帝的消息便快马加鞭朝都城赶来,还没能坐上皇位过一把皇帝瘾,便在半路上被郭威的亲兵截杀了。

郭威就这样登上了皇位,建立了后周。

图丨郭威

积极改革消除前朝积弊

郭威称帝后,针对五代积弊,大力倡导改革,加快了国家统一的步伐。他本就出身微寒,深知百姓疾苦。因此他称帝后颁布的第一项改革举措就是就是减税,这项举措对后周的商业发展颇有助益。

不仅如此,他还自己带头节俭。下诏禁止各地进献美食珠宝,还让侍从把宫中的珍玩宝器和豪华用具一并当众打碎,说道:“那些帝王,怎么能用这种东西?”

他亲自带人去孔庙拜谒,并下令修缮孔庙,禁止在孔林砍柴毁林。他还遍访孔子后裔,提拔其入朝为官,表示要尊崇孔圣人,以儒教治天下。为儒家思想在中原地区的再度兴起奠定了基础。

此外,他将重构法网,让国家的政治生活重新纳入有序运行的轨道作为自己的终身目标。他要求手下官员公正执法,根据犯罪情节轻重作为量刑的基本原则,排斥“恣意用法”之风。

他还下令废除了前朝一些极为残酷的刑罚,不断加强后周的法治建设。在他的带领之下,后周逐渐走上了“执法必严”的道路。

充斥在五代政治生活表面上的情形是,武夫飞扬于外,权臣跋扈于内。文官地位地下,仰人鼻息。

到了五代后期,经年陷入刀光剑影绞杀中的武夫和处于无情政治碾压中的权臣早已厌倦了这样的争斗,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自己有一天从现在的高位上跌落。

郭威深知军人政治发展到极致的可怕后果,于是他整顿吏治,重用文臣,竭力避免后周重蹈后汉的覆辙,成为一个转瞬即逝的王朝。

说到此便不得不提宋太祖赵匡胤,此人正是有了郭威佣兵自立的前车之鉴,才在刚即位便来了一出“杯酒释兵权”,宋代的重文之风也是由此而来。

结语

其实,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郭威算不上什么传奇人物,也无力与康熙、雍正等人争辉。他只能算是历史更迭之中一个小小的过渡和转折,但若没有他的铺垫,便不会有后来的中原盛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契丹   乱兵   兵乱   皇帝   后周   后汉   中原   心腹   屠夫   将军   女子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