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派人送来棉服,司马懿宁让冻死士兵也不发,多年后知其高明

三国相互争霸的最后赢家究竟是谁?相信不少人第一时间给出的答案,都是司马懿

无他,只因司马懿韬光养晦,最终通过高平陵政变夺取曹魏政权,其后人司马炎还最终统一了三国。可原本饱受曹操猜忌的司马懿,又是如何获取曹操后人信任的呢?

以曾经发生的一件事例就知道,彼时魏明帝曹叡派人送来棉服,可司马懿宁愿冻死士兵也不发。

直到多年后,人们才知晓司马懿的当初的狠辣与高明。

司马懿

赤壁之战前,司马懿在曹魏阵营中其实并不出彩。尤其是曹操,志得意满之际,就更不会注意到司马懿这么一号人物。

对曹操而言,司马懿可能有才华,但天下有才华的人这么多。一个司马懿而已,既不算多、也不算少,锦上添花的事情,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等到赤壁之战结束后,司马懿在曹魏政权中的重要性,才逐渐凸显出来可曹操生性多疑,对司马懿的疑心也很重。

甚至临死之前,曹操还告诫曹丕,一定要小心提防司马懿这个人,他绝非人臣,势必会对自家政权的发展,构成威胁。

可曹操没想到的是,司马懿实在太能活了。在生命值这一块,别说曹操不是他的对手,就连其子曹丕、其孙曹叡也没活过司马懿

或许有人疑惑,既然曹操如此多疑,为何不直接将司马懿处死呢?以曹操“吾好梦中杀人”为由解释,手下们不是容易得多?

想象的确美好,实际却很难实现。其一,是当时曹操经历赤壁之战,安抚手下谋士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将司马懿这样的人处死,使得人心惶惶。

其二,则是司马懿同样出生于世家大族,杀死司马懿一人不算什么,但因为这一行为,导致世家对曹魏政权失去信任,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曹操只能通过告诫的方式,让后人提防司马懿,可曹操管住了、曹丕防住了,再往下,却拿司马懿一点办法也无了。

司马懿的作为

到了魏明帝曹叡时期,对司马懿的依仗变得越来越深。尽管曹叡不愿承认,可每当诸葛亮来犯,以及魏国各地出现叛乱的时候,他都需要司马懿帮忙善后

这不,公元238年六月,魏明帝曹叡再一次请司马懿出山,希望司马懿能够帮他解决辽东军阀公孙渊。

就公孙渊自身实力而言,其实算不上多大的威胁,关键在于地处辽东,天远地寒,其他将领根本没把握在辽东主场战胜公孙渊。

如此情形下,司马懿领军出征,并利用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方式,直接将公孙渊活活围死。

不战而取胜,可见司马懿的谋略,远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强。事后,魏明帝曹叡送来一仓库的冬衣慰问将士。

当所有将领都高高兴兴的等着领衣服发给士兵时,司马懿却无情地表示“襦者官物,人臣无私施也。”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皇帝赏赐的东西,臣子怎么能私自发放呢?哪怕彼时已经有士兵逐渐耐不住严寒冻死,司马懿仍不松口。

远在洛阳城中的魏明帝听到这一消息,感动的无以复加,连忙让人带着圣旨前往前线后,对司马懿的信任更进一步。

等到后来魏明帝病危时,甚至还将司马懿火速召回洛阳,并像刘备托孤诸葛亮一样,让年仅八岁的太子依仗司马懿。

只是魏明帝怎么也没有想到,诸葛亮是真正的忠臣,司马懿的心思,却并没有真的放在曹魏政权身上。

对于司马懿而言,凡事利于己则做,弊于己则弃。一旦有机会将曹魏政权取而代之,他绝不会心慈手软。

终于,十一年后,高平陵政变爆发,司马懿趁着曹爽率领曹氏大部分族人外出祭祖的时间,发动政变,一举夺得曹魏天下。

为了让曹爽放下武器投降,司马懿当着所有曹魏世家大族的面,立下了洛水之誓。结果曹爽刚一投降,便被司马懿直接诛杀。

因为如此“鲁莽”的行为,司马懿不守信用的骂名一直持续至今,始终让人看不起。

后人总喜欢用一些“洗白”的影视作品,对司马懿进行修饰好在历史不会因为相关作品而改变,司马家族的后续,也因司马懿的行为而埋下伏笔

司马懿的聪明毋庸置疑,可聪明之上,诚信更加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辽东   公孙   士兵   大族   洛阳   多疑   政权   后人   世家   赤壁之战   多年   魏明   高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