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哈巴德,神秘的“大理石之城”

一处半露天集市,这里销售种类丰富的农产品以及衣服、电子产品等小商品。 (南方周末记者 冯飞/图)

客机降落在土库曼斯坦首都之前,我透过左侧舷窗领略了一番阿什哈巴德,这座被称作“大理石之城”的肌理:宽阔笔直的街道两边矗立着一栋栋四四方方、外立面全是大理石的大楼,白色是这里的主基调,太阳照过去明暗有别,城市看上去就像一张摆满几何石膏模型的桌面;在不少交通环岛的中心,安放了一座座造型别致的雕像;城市的边缘是大片深绿色屋顶的平房——既是国旗的底色也是国民最爱使用的颜色。再往外,就是黄色无垠的卡拉库姆沙漠。

飞机掠过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上空,城市肌理可见一斑。 (南方周末记者 冯飞/图)

由于旅游签证极难办理,土库曼斯坦在外界眼中十分神秘。

阿什哈巴德市建于1881年,人口68万,位于土库曼斯坦南部卡拉库姆沙漠和科佩特山交界处。夏季漫长,炎热干燥;冬季短暂,温和而少雪。1948年10月,阿什哈巴德发生了里氏9-10级大地震,死亡16万人,整个城市几乎被完全摧毁。现在的城市是在废墟上重建的,全城白色大理石墙面积高达450万平方米。

阿什哈巴德的主干道Archibil高速路以及城市景观。 (南方周末记者 冯飞/图)

2019年,土库曼斯坦媒体对阿什哈巴德所使用大理石做内外饰的建筑物做了一次梳理,得出“全城大理石使用量超过5960万片(50x50cm以上)”。

夜幕降临,中立纪念碑广场上,当地人正在享受闲暇时光。 (南方周末记者 冯飞/图)

汽车开行在阿什哈巴德的道路上,倒三角形的路灯列队成行,仿如一排排巨人对着天空张开双臂。路边方方正正的公交车站四面安装了玻璃,基本都安装了空调。然而,人行道上行人罕见,目之所及,除了在巡逻的警察,就是城市的保洁员。

和许多人想象的不一样,被沙漠包围的阿什哈巴德并没有到处是沙尘,恰恰相反,这座城市干净得像消过了毒一样,不仅道路一尘不染,就连游人不多的各种广场,也都难以看见灰尘。

夕阳照射下的“大理石之城”反射着金光。 (南方周末记者 冯飞/图)

每到黄昏日落时分,一些市民们开始聚集到中立纪念碑广场,或打闹嬉戏,或一个大家庭围坐在一起用餐。这座落成于1998年的纪念碑三个支撑腿分别代表了土库曼斯坦三个不可分割的基础:中立、独立和民族团结,顶部放置有12米高的尼亚佐夫前总统金像。

中立纪念碑碑顶矗立的是前总统尼亚佐夫的金质雕像。 (南方周末记者 冯飞/图)

阿什哈巴德还有很多像中立纪念碑一样在造型上极富想象力的地标建筑,彰显了这座城市的特立独行。土库曼斯坦是一个能源大国,所有这些地标建筑,连同一般建筑外面的装饰性照明,每天自夜幕降临起点亮,直到次日天亮以后才会熄灭。

阿什哈巴德电视广播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星形建筑,同时,它以211米的高度成为土库曼斯坦最高建筑物。 (南方周末记者 冯飞/图)

高95米、造价约合人民币5.5亿元的阿什哈巴德阿雷姆娱乐中心。它以世界最大封闭式摩天轮于2012年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南方周末记者 冯飞/图)

2009年,中土第一条天然气管道开通;2021年,土库曼斯坦向中国出口天然气达340亿立方米,占中国管道天然气进口总量的56%,为中国能源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南方周末记者 冯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阿什哈巴德   土库曼斯坦   吉尼斯世界纪录   大理石   卡拉   肌理   南方周末   地标   纪念碑   全城   天然气   沙漠   神秘   记者   建筑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