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渊:最被低估的开国皇帝


唐高祖李渊画像

《剑桥中国史》的作者主编英国汉学家崔瑞德这样评价唐高祖李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高祖是中国一切史书中最受贬低的一位君主”。这句话的确很适合评价李渊。过去,我们在了解唐朝开国史时,总是将唐朝开国的功劳算在了唐太宗李世民身上,从而忽略了他父亲李渊。如果我们再去看这段历史,会发现李渊也是个雄才大略的明君。


李渊出身在北周关陇贵族家庭,父亲是北周八柱国之一的唐国公李昞,母亲独孤氏是北周太保独孤信第四女,隋文帝杨坚的独孤伽罗皇后、北周明帝的独孤皇后是他母亲的妹妹,足以见得出李渊的亲戚有多少厉害,基本上都是皇亲国戚。因为和隋高祖杨坚是亲戚,李渊就在隋高祖杨坚身边效力,担任过千牛备身、谯州刺史、陇州刺史。


隋世祖杨广登基后,李渊历任岐州刺史、荥阳、楼烦二郡的太守,后又迁至卫尉少卿,开始掌管宫廷禁卫。后来,隋世祖杨广荒废政务、猜忌大臣,李渊借饮酒受贿等行为掩藏行迹,以避免杨广的猜疑。但李渊还是没躲过杨广的猜忌,于是调李渊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李渊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期间,击退母端儿、柴保昌等起义军,后又迎击侵犯边塞的突厥军,使其大败而逃。李渊声威大震。


公元617年,李渊担任太原留守,李渊初到太原就击败了多达十几万人的历山飞农民起义军,巩固了李氏在太原的统治地位。这时农民起义已成燎原之势,隋朝活不了多久,李渊之子李世民见起兵反隋者众多,认为隋朝必定灭亡,暗中结交豪杰。随后,李世民与裴寂借家宴的机会告知李渊实情,并劝说李渊起兵。起初李渊不同意起兵,但随着各地起义军越来越多,李渊也开始招募兵丁。李渊命李世民攻下西河并开仓救民,吸引当地百姓跟从响应,7月,李渊率三万兵马从太原起兵。


李渊自太原起兵后一路南下,攻下霍邑、临汾等地后,在河东击溃隋骁卫大将军屈突通,并招降其部众。9月,李渊攻克隋朝东都洛阳。攻入洛阳都城后,李渊命部下宋公弼收集地图、户籍,并制定了十二条法律,规定杀人、抢劫偷盗、违背军令、叛国者处死。11月9日,唐军攻克隋朝都城长安。11月16日,李渊尊远在江都的隋炀帝杨广为太上皇,立代王杨侑为皇帝,即隋恭帝,改元义宁。


李渊称帝

公元618年5月,隋恭帝杨侑禅让皇位,李渊在太极殿称帝,定国号为唐,改元武德,定都长安城。唐朝289年的历史由此拉开了序幕。


公元619年的大唐版图

李渊虽然称帝,建立了唐朝。但天下仍然四分五裂,国内尚还存在着大大小小的数支地方起义军队或割据势力。当时,主要割据势力有:薛举、李轨、刘武周、梁师都、王世充、萧铣、林士弘、窦建德、杜伏威等。李渊为了统一中国,采取了先固关中,东攻中原,再平江南的方略。


618年8月,李渊派出秦王李世民大破并俘虏了薛仁杲,平定了陇西广大地区。619年2月,唐朝利用反间计使西凉李轨集团内部矛盾激化,李轨被部将安修仁擒获,河西五郡入唐朝版图。619年9月,李世民又击败刘武周、宋金刚,使其两人逃奔突厥,不久被杀。经三年征战,唐已拥有西至陇右,南拥巴蜀,北据河东的巩固的根据地。从此唐朝统一了关中。


关中被平定后,李渊便把力量放在了中原地盘上了。


李渊争夺中原的劲敌是王世充和窦建德。王世充本是江都通守,杨广被杀后,他立杨侗为帝,不久击败实力强劲的瓦岗军,一时声势浩大。后来,王世充废掉杨侗自称皇帝,占据洛阳,成为河南最大的割据势力。窦建德原是一个里长,后投奔高士达义军,参加反隋斗争,高士达战死后,窦建德接管起义军,618年自称夏王。


620年7月,李渊命秦王李世民率军10万攻王世充。同时派太子李建成、唐俭等保障其侧翼安全。李世民鉴于洛阳城坚,王世充兵强,就采取了围城的方法,迫使王世充投降。王世充几次突围,均被唐军击回。双方就这样对峙了许久,王世充为了解围,遣使窦建德,希望窦建德出兵相救,窦建德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就亲率10万大军前去救援洛阳。


窦建德大军行至成皋,结果被李世民击败,窦建德本人被活捉。王世充见大势已去,开城投降。河北诸郡县也相继降唐。唐朝控制了黄河流域,取得了河南与河北的统治权。


关中和北方被平定了,接下来是南方。621年,唐将李孝恭、李靖灭亡了势力范围东至九江,西至三峡,南至交趾,北至汉水,拥兵40万的梁国,梁主萧铣只得出降。622年,唐军击败庭州称楚帝的农民领袖林士弘,使唐占据了长江中游及岭南地。624年,假意降唐的杜伏威、辅公拓被唐朝平定了。


同样是在624年,窦建德的部下刘黑闼以替窦建德报仇为口号起兵反唐,自称汉东王,李世民、李元吉率兵讨伐,击败汉军,刘黑闼逃走。鲁王徐圆朗和燕王高开道起兵响应。李建成率兵迎战,将刘黑闼击败擒杀。高开道和徐元朗相继兵败。


公元624年的大唐版图

至此,除朔方的梁帝梁师都和隋朝残余势力后隋以外,汉地大部分地区被唐王朝统一。唐王朝的统一,结束了隋末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避免了历史大分裂时期的再次出现,一个统一的唐朝,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和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李渊称帝后,百废待兴。为了巩固刚建立的政权,他除了消除割据势力外,还进行了一些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改革。


政治上确立唐朝的官制。将其分为京职事官和外职事官,京职事官是三省六部制,外职事官是州县、镇戍卫、关津等官员。李渊还大力提拔任用隋朝的宗亲及旧臣,招抚了许多隋朝降将。这些人在新朝各显其能,各尽其用,使唐朝的政局在开国不久便大有起色。


经济上实行了租庸调制,开铸开元通宝。李渊主要延续了北魏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又实行了租庸调制。为了整治混乱的币制,李渊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钱。在钱币铸造的形制、重量上成为唐代乃至后世各朝铜钱的范本。


法律上制定了《武德律》。因隋朝律法严苛,李渊命令裴寂、刘文静等人在《开皇律》的基础上,以宽简为立法的原则,撰写律令,再此基础上于武德七年颁布《武德律》。


文化上编撰了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官修类书《艺文类聚》。同时李渊还创立了中央官学,以国子学来统摄六学。又重视修订前朝的历史。《戊寅历》也是在李渊时期制定的。


外交上通过对东突厥的和亲和贿赂,使唐朝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较为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之后唐朝迎击突厥的进犯打下了基础。


就在李渊认真的治理国家时,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意外发生了。公元626年夏,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杀死了太子李元吉和齐王李元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事变发生后,李世民立即派心腹尉迟敬德带兵进宫,一直记得将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的事告诉了李渊,李渊顿时目瞪口呆。随后在陈叔达、萧瑀等人的劝说下将大权交给了李世民。


6月1日,李渊立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8月,李渊将皇位让给李世民,自己则迁居太安宫,后于公元635年病死于此,享年69岁。唐朝进入了贞观之治的强盛时期。


唐高祖虽然名声不及唐太宗,也总是被低估。但他的功绩无可挑剔,太原起兵开创大唐两百多年江山,统一天下、创立制度、休养生息,奠定了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基础。希望以后,大家聊到大唐开国史时,都能想起唐高祖李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秦王   关中   河东   大唐   北周   起义军   太原   隋朝   洛阳   唐朝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