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贪赃枉法却深受乾隆赏识,乾隆为何不杀和珅?和珅:没我不行

和珅,一个将贪赃枉法吸烟刻肺的传奇贪官,他身兼数职,用过人的本领爬上了权利的巅峰,而他贪污的财产也如同官职达到顶峰,据说他的家产足以抵得上清王朝国库15年的收入总和。

如此一个贪污成性的官员,怎么会得到乾隆的赏识?而乾隆为什么不杀他呢?

和珅

皇帝的智慧

说到清朝皇帝,大多数人第一想到的就是“康乾盛世”,这四个字自然指的是“康熙”“乾隆”这两任皇帝,而这段时期更是整个清王朝最鼎盛的时期。

在康熙和乾隆两任皇帝岛之间还有一位雍正皇帝,但是对雍正皇帝,大家最多关注的是“九龙夺嫡”而雍正是否得位不正,其实历史上的雍正是一位非常勤勉的皇帝。

然而,雍正在位的时长却时时让人异常唏嘘,因为他的父亲康熙在位61年,他的儿子乾隆在位60年,只有中间过渡的雍正,只在位13年,连他父亲和儿子在位时间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雍正为什么会死的那么早呢?按照基因遗传来说他应该也会长寿的?

雍正

史学家们评价雍正是最勤勉的皇帝,就是历史上所有的皇帝按照勤勉程度排序,雍正也能够榜上有名,他到底有多勤勉呢?

根据史料记载,雍正在执政的期间,每天只睡4个小时,剩下的时间都在工作,现在世上存下来的奏折,雍正汉文批复的有三万多件,满文批复的有六千六百多件,这还只是现存,并且雍正批复的字数还多,几乎平均每天写上万字,所以可知雍正的执政生活到底有多累。

雍正不巡幸、不游猎、每天都在处理政事,事事亲为,最后可以说是活活累死在皇帝的“岗位”上。

乾隆

乾隆是雍正的儿子,从雍正上位执政,乾隆是亲眼看着父亲是怎么工作的,所以说雍正工作“累死”给乾隆很大的启发,做皇帝当然不能事事亲为,自己不能重蹈父亲雍正的覆辙。

但想要把控朝政又不事事亲为,能有什么办法吗?

想要真正坐稳皇帝这把龙椅,只拥有拥护自己的人是不够的,所以乾隆在朝堂之上还需要一个如臂指使的人,他要能说乾隆自己不能说的,做乾隆自己不能做的,还要合乎乾隆的心意,做乾隆的马前卒、手中刀。

恰巧,和珅就是这样的一个符合条件的人。

和珅

和珅的能力

和珅出生于乾隆十五年,他三岁丧母、九岁丧父,家世并深厚,从家世来说,和珅就符合做乾隆“亲信”的条件,这样的家世即使深受宠信,也不会支持他反叛的根基,这点很重要。

但家世不好的官员有很多,怎么和珅就能够成为这个红极一时的“宠臣”呢?

从无父无母无背景的“三无人员”,一步步走到身居高位的权集一时的地位,和珅的智商情商和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

和珅

和珅这个人智商很高。

乾隆末年,有一个地区发生了人民起义,面对这次起义,朝中的大臣意见都不统一,有的人说就应该武力镇压弘扬国威,还有的人说应该恩威并施,大臣们的意见很多,让乾隆非常头疼。

于是,乾隆怒气上头,直接对着大臣们说:“别吵了,我要御驾亲征。”

乾隆的话一出,朝堂上瞬间安静下来,一时间没有人敢搭话,这时候只有和珅出言劝道:“皇上,万万不可!”

乾隆问和珅为什么不行,和珅就将其中的弊端向皇上解释:“首先皇上您为了几个小小的毛贼就御驾亲征,这不是在告诉他们我们朝中无人吗?您要是去了,这京中必乱,其次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因为当地的官员没有将您的恩德告诉百姓,所以他们感受不到你的恩德。”

和珅分析完这件事情后,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第一种就是继续发兵讨伐,第二种就是换掉当地的官员,让当地的百姓感受到皇上的恩德。

可以说和珅的这一番话简直是说到了乾隆帝的心坎上,不但打消了乾隆御驾亲征的念头,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还夸赞了乾隆的恩德,简直就是对上级领导说话的典范。

和珅

和珅这个人的能力很强。

乾隆在60大寿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西藏的信,只是这封信里写的是什么呢?因为这封信用的是藏文,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人看得懂,这让本来开开心心的过生日的乾隆感到非常没有面子。

正是这个焦急的时候,和珅恰好来了,他一看这封信,就知道里面说了什么,这封信讲的是:乾隆皇帝60大寿之时,六世班禅会亲自带着几百名喇嘛和僧人前来贺寿。

和珅虽然家世不够渊博,但是他天资聪颖,知识储备量却一直都不少,他通读四书五经,更是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所以在满朝文武中,他的才学具有不可代替性。

及时帮助乾隆皇帝解决了语言难题,而且报告了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乾隆皇帝非常高兴,他一方面高兴的是六世班禅来为自己贺寿,另一方面和珅充分给自己挣了脸面。

喜上加喜,乾隆皇帝一高兴,就要和珅马上用(满文、汉文、藏文)这三种文字拟旨,用来弘扬大清的国威。

看到和珅如此有能力,能够行大家所不能行,乾隆皇帝立马就将和珅升职为理潘院尚书,让他管理新疆、西藏、蒙古的事务。

由此可见,和珅这个人他的办事能力是非常强的。

六世班禅

和珅这个人情商相当高。

和珅的情商高,用当时人的眼光来看,就是和珅这个人拍须溜马,非常会逢迎乾隆皇帝,所以很多人看不惯他这样的行径,但事实上能够和自己的上级领导保持良好的关系,恰好是他情商高的体现。

乾隆是一个非常孝顺的皇帝,他和母亲的关系的非常好,他曾经将母亲的头发收集起来,在母亲去世后专门装在一个黄金铸造的盒子里面,用来怀念自己的母亲。

可想而知,如此身后的情感,在乾隆皇帝的母亲去世了之后,乾隆心里究竟多伤心,当时,乾隆寝食难安,他罢朝三日,一直跪在母亲的灵堂处。

皇帝的状态让大臣和太监们都非常担心,但是这个时候,也没有敢去劝阻皇上,这时候和珅做出了一个举动,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和珅没有劝阻皇上要珍惜身体,要节哀自重,面对伤心的乾隆皇帝,和珅一句话都没有说,而是掀了掀衣服,直接陪着乾隆皇帝,跪到了灵堂上。

这时候和珅非常清楚,人在悲痛的情况下什么语言都是苍白的,所以与其用语言来安慰他,还不如陪他一起同甘共苦。乾隆在最悲痛的时候,有一个人默默陪伴他,让他觉得自己不是“孤家寡人”这怎么会让乾隆皇帝不动容呢?

皇帝南巡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这件事情,也是和珅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因为正是和珅的存在,才会让乾隆皇帝六下江南而分文不出。

上文说到乾隆从雍正出学到了教训,那就是处理政事不能事事亲为,要对自己好一点,所以乾隆皇帝也有出去“旅游”的打算。

然而,旅游出行,花费和预算从古至今都是一项非常让人烦恼的事情,乾隆想要享受的同时,他也不想花钱,毕竟国库里的钱就是皇帝也不能够乱花,而且乾隆的爷爷康熙还说过“勤俭持家”,这是祖训,乾隆不能违背。

所以没钱出去玩,是一件非常扫兴的事情,和珅的重要性此时就显现了出来,他对乾隆皇帝说:“您别担心,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可能是小时候过惯了贫苦的生活,所以和珅在收敛钱财方面具有很高的天赋,为了快速敛财,他给皇上提出了“议罪银”的制度。

议罪银是什么意思呢?

议罪银

议罪银就是说如果你犯罪了,你可以选择交一笔钱到皇帝的手里,这样你的刑罚就可以适当的减轻,如果你要流放十年,你交上一笔银子之后,就可以流放三年,议罪银几乎等于赎身银。

且不论这个“议罪银”带给当时百姓的是多大的打击,但是它的施行,确实快速积累了金银,自从“议罪银”制度实施以后,内务府仅仅在一年之内就转变盈亏。

因为“议罪银”解决了当时的财政危机,所以乾隆皇帝给和珅再次升职,升他为户部尚书。

现在钱是有了,出去玩用不用花钱呢?乾隆看着逐渐丰满的国库,如果自己南巡的话势必会花上很多钱,这“钱口袋”刚刚装满,出去玩一趟就花去大半,这让乾隆皇帝非常舍不得。

为皇帝排忧解难,和珅那是义不容辞,和珅猜到了皇帝的心思后就马上对皇帝说:“皇上你要是想去江南,我有办法不花国库一分钱。”乾隆一听这话就感到非常惊异,和珅能有什么办法不花钱,如果是真的,那这个人确实挺厉害啊。

出去旅游不花钱,和珅是怎么办到的呢?

江南

和珅在乾隆皇帝南巡之前,先给江南的所有官员和商人发放了一个消息,那就是:皇帝要来你们这个地方出巡,你们要好好表现,好好伺候皇帝。

在江南很多小官员都是见不到皇帝的,一听说皇帝要来巡查,那肯定要好好表现,将最好的东西都献给了皇上,当地的一些富裕商人也不能免俗,“士农工商”商人当时的地位非常低下,如果能用钱财让乾隆高兴,那岂不是双赢的局面。

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中,有元妃省亲的这一情节,为了好好接待元妃,贾府还特意建造了一座大观园,有专家学者研究说这段就是在影射曹雪芹的父亲曾经在皇帝南巡的时候接待的场景。

书中都迎接已经是极尽奢华,乾隆皇帝南巡可想当时是怎样的一幅场景,江南的所有官员都在忙着迎接乾隆皇帝,想要讨得皇帝的青眼,所以说和珅的这一“提前通知”,既没有花费国库中的钱财,又卖给当地的官员一个人情。

元妃省亲

和珅的高情商还不仅仅只体现在这一点,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于和珅来讲,那就是“不为皇帝考虑的下属不是好下属”。

乾隆皇帝在位60年,在他想要将皇位给自己儿子的时候,自然想要博得一个好的名声,所以他在退位时办一个庆典,但是想来想去乾隆也没有想好应该办理一个什么样的庆典。

关键时候,和珅又来发挥了他的作用,和珅提出可以办一个“千叟宴”,也就是说将全国70岁以上的老人请到京城中来吃上一顿饭,这个“千叟宴”康熙帝曾经也举办过,但因为天气寒冷,所有的老人在露天的广场上吃饭,饭还没有上,就冷掉了,最终这个“千叟宴”不了了之。

为了能够成功举办“千叟宴”,和珅想要大家一起吃火锅,这样不是可以与民同乐,吃上一场热乎饭了吗?

这场“千叟宴”可以说给乾隆皇帝的皇帝生涯完美画了一个句号。

千叟宴

“千叟宴”的成功举办说明乾隆非常尊重老者,而且因为乾隆皇帝与民同乐得到了百姓们的尊重,同时也说明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彰显了乾隆皇帝的功绩

“千叟宴”之所以能够成功,完全脱离不了和珅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对于乾隆皇帝来说,和珅几乎就是完全为皇帝服务而存在的,他能够清晰地了解乾隆皇帝的心思,在乾隆孤独的时候陪在一块,能够帮助乾隆解决政事上的难题,在乾隆冲动的时候能够及时劝阻,甚至乾隆想要“玩闹”,和珅都能够想办法满足。

一个不会威胁到皇帝皇位,知晓皇帝的心思,能够陪皇帝玩闹,帮助皇帝解决难题,还经常在皇帝的面前歌功颂德的“全能管家型”官员,试问哪个皇帝会不喜欢呢?

和珅贪赃枉法,乾隆真的不知道吗?

那也未必,这么一个人才,有把柄落在皇帝的手中,想来皇帝会更放心任用他吧,有把柄却又任人驱使的人才,即使身上有污点,乾隆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乾隆   雍正   贪赃枉法   恩德   勤勉   国库   江南   家世   皇上   官员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