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一统天下,建立大秦帝国

秦朝,公元前221年-前207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秦朝的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国,至此秦完成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大业,秦王嬴政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嬴政称帝,称始皇帝

秦朝的巩固

秦始皇废除分封制以后,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县制,初分全国为36郡,以后随着土地的扩大增至46郡,定都咸阳。中央政府最高的官僚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亦称“三公”。地方郡的长官为守,县的长官为令。为了巩固政权,秦始皇还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驰道和直道;强迫迁徙六国贵族和平民,为了防止六国贵族依持宗族“死灰复燃”,强迫他们迁徒到咸阳,要他们看护皇陵,或者迁徙于西南边远地区,一些平民也同时被迫迁徙,叫做“迁虏”,做开矿、开盐井等苦役。

为了控制广阔的国土,特别是六国旧境,秦始皇修建了由首都咸阳通到全国各地的驰道, 东穷燕齐,南极吴楚。他自己多次顺着驰道到东方沿海,江淮流域以及北边等地巡游,所到之处,无不刻石颂其功德。

公元前213年,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令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事件"。

秦统一后,黄老道家、阴阳家等学派来到咸阳,造成秦帝国内各种迷信盛行,从齐燕来的儒生方士们宣称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不死之药”,服后便可“长生不老”,始皇听了很动心,幻想成为“长生不老”的神仙继续统治秦帝国。公元前219年,齐人徐福等上书海上仙境之事,秦始皇于是派他征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然而徐福入海求仙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公元前212年,方士卢生、侯生等替秦始皇求仙失败后,私下谈论秦始皇的为人、执政以及求仙等各个方面,之后携带求仙用的巨资出逃。秦始皇知道后大怒,故而迁怒于方士,下令在京城搜查审讯,抓获460人并全部活埋。这就是后世著名的“坑儒事件”。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人开始在渭河南岸修建阿房宫,每年动用民工七十多万人,意在建成后,取代咸阳成为秦朝的政治中心。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王朝易主。

秦二世而亡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携丞相李斯、次子胡亥东巡,在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次子胡亥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伪造遗诏,逼死兄长扶苏后即位,为秦二世。

秦二世即位后,盲信宦官赵高,先是除去了其他的兄弟姐妹,又在赵高的唆使下继续迫害不听话的大臣,赵高就趁机在许多要职上安插上自己的党羽,将胡亥当成了扩张自己权势的工具,对昔日的盟友李斯,也是罗织罪名将其诬陷入狱,处以极刑。

胡亥整日在宫中享乐,朝中大小政事都由赵高一人把持,赵高为了试验大臣对他的真实态度,精心策划了一起“指鹿为马”事件,将不附和自己的大臣们都一一杀害,此后更是没有大臣敢反对赵高。

秦二世在位时,以"税民深者为明吏",以"杀人众者为忠臣",他继续大量征发全国的农夫修造阿房宫和骊山墓地,让各地向咸阳供给粮草,同时要求运输粮草的人自带粮食,提高对农民的赋税,要求农民无偿服劳役,这也进一步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最终导致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大泽乡率领农民军起义后,赵高却仍旧骗胡亥说天下太平,在宫中享乐不知道外界变化的胡亥相信了赵高的话,等到起义军一度逼近咸阳,这才慌忙派遣章邯御敌,章邯成功挫败了陈胜吴广的起义军,但是反秦的浪潮却被陈胜吴广等人激起,燕国、赵国、齐国、楚国、韩国、魏国都自立为王,从函谷关往东,大抵全部背叛了秦朝官吏而响应诸侯,诸侯都率兵西进。继续不断地冲击秦的统治。

后来章邯抗击项羽时失利,向胡亥求救兵增援,又被赵高猜疑拒绝发兵。走投无路的章邯最终投降了项羽,章邯降后,秦的军队便不堪一击,秦朝社稷危在旦夕。

这是,胡亥终于醒悟过来,原来天下太平只是赵高的谎言,如今天下已经乱得要亡国了,就派人以起义者日益逼近的事谴责赵高。赵高恐惧不安,就暗中和女婿阎乐、弟弟赵成商量另立天子,改立公子婴,最后在望夷宫发动宫变逼迫胡亥自尽

胡亥死后,赵高扶持子婴即位,去秦帝号,立子婴为秦王,五天后赵高被子婴诛杀,40余天后,刘邦率军入关,在位仅四十六天的子婴投降刘邦,秦朝灭亡

秦朝的疆域

领土。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收河套之地,又派遣屠睢平定百越之乱,疆域东起辽东、西抵高原、南据岭南、北达阴山,达到340万平凡公里左右。

行政。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取消西周时期流传下来的分封制,国家管理上推行单一的郡县制,废诸侯,立郡县,初分天下为36郡。

秦朝的政治

首创帝制。秦王嬴政兼采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尊号,宣布自己为这个国家的第一个皇帝,后世子孙代代相承,递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万世皇帝。废除谥号,规定皇帝自称为"朕"。

中央制度。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左右丞相掌政事;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图籍秘书并监察百官)。九卿(卫尉掌管皇宫保卫、郎中令掌管警卫事务、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廷尉掌管司法诉讼、典客掌管外交事宜、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宗正掌管皇室内部事务、少府掌管山河湖海税收和制造业、治粟内史掌管财政税收)。

法律制度。采用战国时期法家韩非的建议,以法治国,制定的法律十分细密、严苛,并沿袭了商周时代的很多酷刑。秦法对于秦王朝巩固中央集权有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

郡县制度。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以下设,县以下设乡、里和亭

郡设郡守、郡尉、郡监,郡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掌全郡政务,直接受中央政府节制;郡尉辅佐郡守,掌管全郡军事;郡监掌监察工作。

满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不满万户的设县长。令、长为一县之首,掌全县政务,受郡守节制。县令下设尉、丞。尉,掌全县军事和治安;丞,为县令或县长的助手,掌全县司法。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任免。

乡和里是行政机构,亭为治安组织。乡设三老、啬夫和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掌诉讼和税收,游徼掌治安。里设里正或里典,职能与乡大体相同,需要组织生产任务。司治安、禁盗贼的机构,叫做亭,设亭长,十里为一亭,遍布城乡各地。

秦朝的军事

军队建制。秦国军队当时号称步兵百万,战车千乘,骑万匹,军阵以车、步、骑兵混合编组,配合而行。制以铜虎符,虎符剖半,右半由皇帝掌握,左半在领兵者之手,左右合符,才能调动军队。

南征百越。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命大将屠睢和赵佗率50万秦军开始发动了征服岭南越族的战争,但由于地形因素和粮道供给的问题使得战争相持达三年之久;公元前217年,为解决粮草供给的问题,秦始皇命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珠江水系;公元前214年,再征百越,势如破竹,成功将岭南地区划入秦朝版图。

北击匈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遣将军蒙恬率30万秦军北击匈奴,击溃匈奴后,为防止匈奴南下,蒙恬奉命征发大量民工在燕、赵、秦长城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秦朝的经济

货币。废止战国时各国形制和轻重大小各不相同的货币,改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二十两)为单位;以秦国旧行的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

度量衡(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用商鞅时制定的度量衡标准器,来统一全国的度量衡。

交通。从公元前222年开始,秦始皇开始大幅修筑以国都咸阳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驰道,驰道并实行“车同轨”,定车宽以六尺为制,驰道均宽五十步,一车可通行全国。

土地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承认土地私有制,但这也让地主阶级得以合法占有、兼并农民的土地,从而让农民不得不以高赋税的苛刻条件去耕种地主豪强的土地。

户籍制度。年龄、土地、爵级都载于户籍上。规定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凡有二男劳力以上的都必须分居, 独立编户;同时按军事组织把全国吏民编制起来,以伍、什为基本单位,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十家互相监督,有罪而不揭发的,十家连坐。

重农抑商。自"商鞅变法"后,严格限制商业的发展,在集市收取高额的市场租金;在主要道路关卡收取高额的关税;对商人编商籍;若商人破产则将被收编为国家苦役。这些举措使得商人的可预期利润远低于农户,于是自由商人自行消亡。

盐铁官营。秦朝令民间商人不得从事盐铁开采行业,统一由国家行政官僚经营,负责全国各地的盐、铁开采和出售。

秦朝的文化

文字。将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不同的书写体统一,李斯受命统一文字,他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制定小篆,并写成范本,在全国推行。当时还流行一种书法,叫做隶书,比小篆更简便。

封禅大典。秦始皇确定了一套与皇帝地位相适应的复杂的祭典以及封禅大典,择时进行活动,表示他在人间的权力与上帝在天上的权力相当,从而向臣民灌输皇权神秘的观念。

五德学说。秦始皇称帝后,采用了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以辩护秦朝的法统。终始五德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周为火德,秦为水德,水克火,故秦取周而代之,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色。

秦朝的教育

秦朝采用法家的学说治理国家,认为所有国内臣民不需要接受任何道德教育,也不需要任何宗教、信仰及价值观,他们一生只需保持人出生时的本性、并详细知晓跟他有关的国家法令,知道做哪些事会受到奖励、做哪些事会受到惩罚就可以了。

所以秦朝严禁书籍在国内的传播、严禁从事说教之人在国境内活动,连歌舞、杂耍、说唱之类的艺人都被认为会是蛊惑人心的,以上各类人等凡被举报发现的一律处以极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陈胜吴广   秦国   秦王   郡县制   郡守   秦朝   帝国   丞相   匈奴   公元前   皇帝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