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临死前,阿斗一句提问却让丞相大吃一惊:原来你一直在装傻

根据正史记载,在诸葛亮弥留之际,刘禅曾向其请教问题,这问题问得石破天惊,让诸葛亮大呼看错了人,阿斗的痴傻都是装出来的护身符,到底是什么问题能让“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一代军神大惊失色呢?

如果有人愿意按照败家程度把自古至今的败家子排行记录成册,阿斗绝对会名列前茅,阿斗的恶名伴随着“乐不思蜀”的典故传承了千年。甚至后人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难堪一用的败家子,足见刘禅之败家形象何等深入人心。

按照演义的推演,刘备对这个唯一的法定继承人也不甚看好,甚至在托孤时叮嘱诸葛亮必要时可便宜行事。刘禅的昏庸无能,让一生戎马智计百出的诸葛亮手无足措,在国家政略上频频出错,七出祁山失败后更是直接将刘家江山断送殆尽。

如果按此推演,刘禅的无能是结束乱世,促成天下归一的一剂良药,可历史上的刘禅真的如此昏庸无能吗?让我们从头说起!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自己出身的描述,低微的出身,让诸葛亮在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获得了“乡野匹夫”的名头,可历史并非如此,在文盲率高达99%的汉代,真正的乡野匹夫又怎么可能读书万卷胸有韬略呢?

虽然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确实是布衣且躬耕于南阳,但其祖上却大有来历,不管是诸葛氏的先祖诸葛丰还是诸葛亮的父叔都是有功名在身,诸葛家族也是琅琊郡的名门望族,诸葛亮的叔叔诸葛玄更是荆州诸侯刘表的贴身幕僚一路平步青云,直至豫章太守。刘表多次将荆州让予刘备虽有其同宗同亲的原因,但诸葛玄在其中也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再看诸葛亮长兄诸葛瑾在东吴的显赫地位,可以想见三国时期的诸葛家族是整个中原政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此看来躬耕于南阳,只不过是作为世家子弟的诸葛亮一个小爱好而已,在追逐美色和权势的三国众英豪面前确实略略的显得有那么一丝丝的特别,如果诸葛亮真的是一个整日面朝黄土,与周边农民打成一片的耕种之人,怎么可能被世人称为卧龙先生呢?

谈到诸葛亮,三国时期的奇女子黄月英更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据说她文武韬略,样样精熟,可惜生于汉代,又是个女儿身,才被掩饰住光芒,甚至野史中一直有说法,配以黄月英的才能,才终究成就了诸葛亮的一世贤名。更为重要的是,黄月英的背后站着特别善于交际的老爹——黄承彦和出身荆州名门蔡家嫡女的母亲,荆州牧刘表是蔡氏族长的女婿,是黄月英的姨夫。

叔父是刘表的心腹,妻子是刘表的外甥女,岳父又是拼命鼓吹女婿大有贤名的推手,也难怪落难的刘备逃往荆州寻求刘表的庇护,不经意间听说了“乡野匹夫”诸葛亮的贤名,才上演了三顾茅庐的经典桥段,之后刘表又多次向刘备让荆州,历史本就没有那么简单,这其中的缘由,您细品品!

有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刘备三兄弟如虎添翼,迅速扭转颓势,打开局面并入主川蜀,成就了一番霸业,可凡事盛极必衰,或许是开局太过顺利,连战连结的众人难免心生骄妄,也或许是周边群敌环伺仅偏安一隅的蜀国国力还是太过薄弱。荆州失守后,蜀汉政权开始由盛及衰,一代战神关羽的陨落,直接让蜀国战力下滑了一个层级,征战一生的刘关张三兄弟自此天人两隔整个蜀军出现了士兵畏战、将领思乡的局面。

此时的刘备却已被义弟之死冲昏了头脑,不顾战机的缺失,派大军对吴国进行征讨,不仅没有为关羽报仇,反而断送了绝大部分军队,刘备自己也急火攻心,病倒在白帝城。病入膏肓的刘备自知时日不多,只得将蜀国的肱骨之臣叫到身边开始嘱托后世。刘备心里十分明白,自己死后,蜀国朝堂上下再也无人能压制诸葛亮的势力,诸葛亮也将成为蜀国当之无愧的擎天之柱,可幼主刘禅只有17岁,又在世间多有痴傻之名,刘氏江山能否顺利传承,成了刘备最大的心病。

可每况愈下的身体已经不容刘备从容布置,他只得以退为进,将诸葛亮召至病榻前,将托孤重任交给这个羽扇纶巾的儒生手中,并嘱托诸葛亮,一旦形势危机,刘禅无力继承大统,诸葛亮可便宜行事取而代之。这可是在儒家思想大盛的汉代末期,刘备这一通半真半假的肺腑之言,感动的诸葛亮诅咒立誓辅佐刘禅延续汉家基业!

诸葛亮也在刘备的授意下成了阿斗的相父,交代完后事后,鲠在刘备胸中的最后一口气散去,一代英才就此落幕。至此,蜀国的权力基本尽落诸葛亮之手,属于刘禅的时代也拉开了帷幕。

在《三国演义》的描述之中,刘禅自出生开始就是一个悲剧,极重兄弟情谊的刘备好像从来也没把刘禅的性命放在心上,为了笼络武将赵云甚至不惜将仅在襁褓中的刘禅摔在地上。这则历史事件让很多人认为刘禅无能的根源来自于幼年时被刘备狠狠的一摔,脑子都摔坏的人还怎么可能执掌大统,延续蜀国霸业!

蜀国亡国的锅也全都背在了阿斗身上,在馒头看来,这也完全不能将责任推就于刘禅,毕竟刘禅继位的时候,蜀国的根基已然不稳,多年的征战早已让这片土地风雨飘摇,人烟凋敝。为了获取更多的军粮军饷,蜀国对待蜀中百姓一向极为苛刻,竭尽全力的搜刮可每一粒粮食。当时的川蜀地区早已不负天府之国的模样,上下一片狼藉。诸葛亮的所谓“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或许也只是迫于形式的无奈之举。毕竟再拖延下去,蜀国根本无力供养如此庞大的军队,对魏北伐以打通对外的交通要道或许是死中求活的唯一机会。

当然,世人诟病阿斗的主要原是身在后方的少年蜀皇听信李严的谗言,华丽丽的施展了一把猪队友的强力助攻,逼的诸葛亮不得不暂停北伐,班师回朝,呕心沥血的一代名相被气的心力交瘁最终一病不起,正在诸葛亮为蜀国的未来忧心忡忡之时,刘禅的一句提问却让这位老丞相猛然惊醒。刘禅轻描淡写的一句“丞相百年后,子嗣安将若何?”让沉疴病榻中的诸葛亮猛然惊醒,或许自己多年来对刘禅的看法都是源自于刘禅的伪装,这哪里是一个痴傻呆萌的败家子,明明是一个胸有韬略的阴谋家苗子啊。

看似一句对丞相的关怀,背后却隐藏了对诸葛亮身后事的试探,作为正儿八经的蜀国皇帝。无法撼动的托孤重臣诸葛亮让刘禅没过过一天安稳日子。诸葛亮可以依据誓言辅佐自己,可他的后人呢?如果诸葛家族兴兵造反,势单力孤的刘家还能顺利延续汉家江山吗?得到诸葛亮子孙不参与政事的承诺后,刘禅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结语:看到这里,您还觉得刘禅是个一无是处的草包皇帝吗?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刘禅是兴衰更替的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乐不思蜀这句典故的背后真的是刘禅的没心没肺吗?或许只是刘禅以这种方式来明哲保身苟延残喘,打消曹操的顾虑而已!阅人无数的司马昭也并非昏庸之人,在看到刘禅以这种方式表示再无争霸野心后,也乐得任其整日美酒畅饮,美女在怀,以示魏家的宽容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阿斗   汉家   荆州   痴傻   南阳   韬略   江山   乡野   蜀国   丞相   诸葛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