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造反,为什么非要以往的玉玺,难道不能自己重新做一个吗?

封建时代的中国古人,非常重视文化的传承,特别是处于权力顶峰的皇权承继,正统的交接仪式是很有必要的。玉玺就是代表皇权正统的一个象征物,历史传说传国玉玺仅有一枚,即用和氏璧打造的玉玺,上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不过,经过考古学家们的研究,他们确认了正统的传国玉玺应该有两枚,一枚是前面提到的和氏璧玉玺,还有一枚则是利用蓝田玉打造的新玉玺。

在中国没有迈入新社会之前,古代的中国是家天下,皇帝是被另一个造反的人拉下马来,任何改朝换代的战争都万变不离其宗。所以,中国古代封建时期能够运行这么多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尽管是造反起义,也只是想坐上皇位过过瘾。那些能够坐稳皇位的人,在当时看来或许是雄才大略,又或许他们是千古一帝。但他们脑中的东西都没有思想过革命和新社会,因此封建体制内的朝代才能够你方唱罢我登场,轮番上台表演那么多年。夏商周,秦汉隋都是如此。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两千多年前陈胜、吴广等人高呼的口号,深深地传达出封建社会人权的觉醒。确实,在古代的封建社会,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君主压榨老百姓的时代,由此便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起义造反。而造反中必要的一样东西,就是玉玺。玉玺这个东西,就相当于“传家宝”一样,只要拥有了它,那么这个国家的政权,就基本上被这个人所掌握了。但是,纵然玉玺这个东西如此宝贵,历史上却几乎没有人“仿制”它。这是为什么呢?

玉玺呢?因为其为玉所打造,一共有六方: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子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但是有一点我们注意到,有一方玉玺不在在六方玉玺里,这就是“传国玉玺”,也就是电视上造反时经常争夺的那一方玉玺。那么我们说古代玉玺又没有现在多高超的防伪技术等等,为什么就没有人自己伪造一个玉玺呢?找一个内部工匠,自己做一个谁分得出真假呢?这里有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难度太大,玉玺如此重要的物件见过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即使有心伪造也难以制作一个一模一样的。据传秦始皇当年制作玉玺使用的是和氏璧,材料十分难得。雕刻玉玺之人必定技艺巧夺天工,所以要想复制也并非易事。再者私造玉玺是杀头大罪,一旦被人发现,会连累整个家族。这是谋逆的大罪,所以一般人根本不敢这么做。如此隐秘的事情自然越少人知道越好,如果有人真的担下了这件事,事成之后为了堵住悠悠之口,难免会被处死,所以一般人不会心甘情愿帮忙伪造玉玺。

玺,皇帝之印也,从“玺”字的演变来看,最早的玺是由“尔”的古字和“土”组成的,从字形上看来玺就非同凡响,意思是“你受命于天,将要代替上天管理人间沃土”,也就是天子的象征,因此玉玺在古代的地位是十分之高的,被当做是皇权的象征。这种地位在秦朝的时候就已经确立了。在先秦时期,印和玺其实是不分的,到了秦始皇的时候才将印玺分开,玺为皇帝独有,其他王侯臣子只能用印。

相传六国统一后,秦始皇以和氏璧为原料,雕刻了玉玺。 这枚玉玺便是用陕西蓝田玉雕刻而成的。随着朝代的更替,大家都认为秦国传下的玉玺是和氏璧做的,和氏璧的难得能显示出其存在的特殊,可代表真正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传国玉玺便这样代代相传。而后,秦末战乱,刘邦率兵入咸阳,当时的秦国亡君子婴便把国玺交给了刘邦。汉朝末年,在董卓之乱后,国玺便相继落入了孙坚和袁术的手中。在《三国演义》中,有个情节想必有人记得,在当时孙坚刚夺得传国玉玺,结果就被杀了。于是当时年少时期的孙权便说,谁得到了传国玉玺就会死。的确,当时天下已大乱。谁拿到了传国玉玺,很有可能成为皇帝,但是如果得到传国玉玺的人无能,便会被其他能人夺走并且因此丧命。

秦始皇造出第一块国玺后,其代表的意义就成为了国家正统,之后刘邦得到天下后,秦王子婴将这块国玺交给了刘邦,这其实就是一种身份的承认,一直到了东汉末年,众多诸侯为了一块玉玺,挣得头破血流,其实就是为了得到这个正统的名分。不过这块从秦始皇传下来的玉玺,一直到五代后唐末帝李从珂的时候,随着一场大火,消失了踪迹,关于它的下落也成了一个谜。

一代代的传承,玉玺在民众的观念中愈发根深蒂固。甚至民众认为,只要拥有玉玺,便是天定之人,便会拥戴。其中有着对秦始皇大一统的归属认同。而随着当权者的重视与进一步渲染,玉玺成为皇权正统的不二象征。于是,后来陆陆续续的造反者都期冀自己权力的“合法性”,将这一愿望找到了传国玉玺作为载体。没法仿造是一方面,玉玺的不可替代性又是另一方面的两个维度的原因了。遇上玉玺,玉玺成为了一代代追求权利者,不惜代价的追逐,野心的驱使是最大的原罪,衍生无数的善与恶,美与丑。印章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印为信”,是公推的结果。既然玉玺代表的是公信力,那继承总比新建来的成本和代价要小得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玉玺   和氏璧   秦国   国玺   古代人   皇权   刘邦   不能自己   正统   天子   象征   皇帝   以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