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阴气”到“火气”,原来氧气的发现过程这么曲折!

自然界中,氧气由蓝藻、藻类和植物经过光合作用所产生,几乎所有复杂生物的细胞呼吸作用都需要用到氧气。生物中,除了极少数厌氧细菌之外,其他皆无法终身脱离氧气生存。

世界上对氧气的记载是唐代炼丹家马和的著作《平龙认》,但其中将氧气称为“阴气”,而确认“阴气”即为氧气的是德国学者克拉普罗特。1807年,克拉普罗特在彼得堡俄国科学院学术讨论会上宣读了一篇论文,题目是《第八世纪中国人的化学知识》,其中提到,空气中存在“阴阳二气”,用火硝、青石等物质加热后就能产生“阴气”;水中也有“阴气”,它和“阳气”紧密结合在一起,很难分解。克拉普罗特指出,马和所说的“阴气”,就是氧气。证明中国早在唐朝就知道氧气的存在并且能够分解它,比欧洲人发现氧气足足早了1000多年。

唐代炼丹家马和

最早提取出氧气的是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1774年8月1日,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同往常一样,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工作着。几天前,他发现了一种红色粉未状物质,用透镜将太阳光照射在它上面,红色粉末被阳光稍稍加热后就上成银白色的汞,同时还有气体放出。汞是普里斯特利早已熟悉的物质,可那气体是什么呢?于是普利斯特利准备」一个大水槽,用排水法收集了几瓶气体。普里斯特利将一根燃烧的木柴棒丢进一只集气瓶,他发现木柴棒不但没有熄火,反而烧得更猛,并发出耀眼的光亮。看到眼前的景象,普里斯特利兴奋起来,他又将两只小鼠放进一只集气瓶中,并加上盖子。过去普里斯特利也曾做过类似的实验,在盛有空气的瓶子里,小白鼠只能存活一会儿,然后慢慢死去;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小白鼠挣扎一阵,很快就死了。可是今天,两只小白鼠在瓶中活蹦乱跳。这一定是一种维持生命的物质,是一种新的气体。

普里斯特利激动万分,他亲自试吸了一口这种气体,立刻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快和舒经里斯特利在实验记录中恢谐地 写道:"有谁能说这种气体将来不会变成时墅的奢侈品啊,不过,现在只有两只老鼠和我才有享受这种气体的权利!”

这是普里斯特利一生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他用的那种红色粉末是氧化汞,通过透镜整重太阳光进行加热(不是燃烧),氧化汞被还原为汞,同时释放出氧气。可是普里斯特利当时属于化学界中的"燃素说"学派,这种学派认为物体燃烧是由于其的燃素被释放出来的结果。当他看到这种新气体表现出能积极帮助木柴燃烧的特性,认为这必定是一种缺乏"燃素"而急切地希望从燃烧的木柴中获得燃素的气体,所以他给这种气体命名为"脱燃素空气"。

普里斯特利纪念章

1774年10月,普里斯特利来到巴黎,会见了法国著名的化学家拉瓦锡,并向拉瓦锡介绍了他新发现的"脱燃素空气"。拉瓦锡不相信这种解释,他重复了普里斯特利的实验,也获得了这种新气体,然而他认为这是一种能够帮助燃烧的气体。1777年,拉瓦锡推翻"燃素说"的同时,将这种被普里斯特利定名为"脱燃素空气"的气体重新定名为“氧”。不过,还应该说明的是,发现氧气的人除了普里斯特利外,还有一位科字家舍勒发现了氧气,他根据氧气能帮助燃悠的性质给新气体取名"火气。可是他的研究著作《火与空气》在出版付印时,被拖延了3年,直到1777年才与读者见面。所幸的是,科学界认为舍勒也是氧气的独立发现人之一。

在做实验的舍勒

人们一般公认发现氧的荣誉属于普里斯特利,1874年8月1日,在发现氧气100周年纪念日的那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英国伯明翰城,为普里斯特利的铜像举行揭幕典礼;在普里斯特利的诞生地和墓碑前,也有许多科学家和群众前去参观、瞻仰;为纪念氧的发现,美国化学学会还选定在这一天正式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阴气   普里斯特   燃素说   氧气   氧化汞   发现   木柴   化学家   火气   曲折   气体   空气   过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