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生活再难,你都拥有选择




“什么叫积极主动呢?”


积极主动就是你和别人说,“表现的积极一点儿!”


别人问你:“什么是积极?”


“积极就是主动一点儿!”


如此往复,根本说不清楚什么叫积极主动。


以前刷短视频的时候,看到一个妈妈手指着孩子,大声呵斥:“我不要你了,让你不听话!”


孩子抱着她妈妈的大腿哭的稀里哗啦。


其实这件事很简单,孩子看到玩具想要,但她妈妈就不给买。


史蒂夫·柯维说他研究发现,“我们生活中存在大量这样的人,都是从刺激直接到反应。”


孩子越要玩具,妈妈就越生气。


假如我们要劝这个妈妈别生气了,孩子要玩具就再买一个。


孩子妈妈便会讲:“前天刚买完一个,现在又要!不能惯孩子的臭毛病。”


你看这是什么,把责任都推给了孩子。


妈妈生气的原因是,“给孩子已经买完一个玩具了,孩子现在又要。”


我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刺激。


别人夸赞你(刺激),你就会很开心(反应)。


别人误解你(刺激),你就会很生气(反应)。


我们的反应是受外界刺激属性所控制的,正向刺激,产生正反馈;负向刺激,产生负反馈。


就是俗语讲的,“我们的情绪老被鼻子牵着走”。


2.0 多一道选择

弗兰克尔写过一本书《活出生命的意义》,告诉人类最终极的自由是:“无论何时何地何种状况,我们做为一个人,永远都拥有选择的权利!”


史蒂夫·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也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积极主动的人,会发现从刺激反应之间还存在一个巨大的空间,叫做选择。”


人的大脑在接受刺激后有两种反应的行为模式。


第一种是应激反应,“刺激——反应”,不用经过大脑直接就表现出来的行为;


第二种是有效反应:“刺激——选择——反应”,受到外界刺激,先要分析一下自己有没有必要反应,应该怎么做出理智的反应。


人在面对外界刺激的时候,虽然有自由选择回应的能力。


但人们总喜欢偷懒,不经过大脑过滤就直接给出反应。这种反应有积极主动的,也有消极被动的。


罗斯福总统家进小偷了,并且偷走了他的一些东西。这是一个著名的案例,他的好友写信安慰罗斯福,而罗斯福在信中回道:“这件事我觉得自己很庆幸!”


我们难以理解,自己家被盗了有什么可值得开心的呢?


罗斯福跟我们的看法不一样:


第一,小偷只是偷了东西,我并没有受伤;

第二,小偷只是偷了一部分东西,并没有偷走我全部的东西;

第三,我很庆幸,我不是那个偷东西的人。


如果要是我的家里被盗了,我肯定都要被气死了。


我会难过,“家里为什么会进贼!”


我会想不通,“小偷为什么会偷我们家?”


仔细想一想,其实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


做错的人是那个小偷,我们难过的原因是生活的惯性所造成的。


这是个很神奇的生活哲理,你刺激了我,我就要有反应,你偷了我的东西,我就表现的应该很生气。


假如我们像罗斯福总统一样,选择换一种方式来看待这件事,会发现已经发生的事并没办法改变,还不如庆幸自己不是那样的人。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对一件事的态度,可以控制你的心情。”



3.0 不放弃


史蒂夫·柯维说,“一个真正积极主动的人,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所拥有的选择权利。”


还记得上初中那会儿,我特别讨厌我们的语文老师,所以语文考试成绩就很差。


因为那个老师曾经冤枉过我,说我考试打小抄,但实际上我并没有。


现在回头看,自己因为那个老师的不公平对待,而放弃了学好一门课的机会,我把选择权交给了老师而不是自己,反而耽误了自己的中考考试成绩。


因为外界的刺激,我放弃了自己最重要的选择权利。


樊登讲了一个七步蛇的故事。


说有一天,一个人上山去玩,穿过一片小道时,突然被草丛里钻出来的一条蛇咬了一口,腿立马开始肿了起来。


这时候他手里恰好有一把刀,他是应该先去追蛇,把咬他的蛇给杀了,还是先赶紧把那个黑血挤出来,给自己做好包扎。


很多人当然肯定会说,七步蛇要命,肯定是先自救呀。除非那个人是个傻子,还会去追蛇。


我们真的不是那个追蛇的人吗?


马路上,我们开车开的好好的,突然前面有个人别了你一下,你会是什么反应?


是不是会特别愤怒,大骂前面的人“脑子有病”。


甚至碰到一个争强好胜的人,还会去较劲,加大油门超车也去别一下前面的那个人,然后两个人下车打架。


为什么人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愤怒?


这里边最核心的因素就是,一个人缺乏了完整的自尊体系。


认为别人开车不应该别自己,别人伤害到了自己,如果这么看待问题的话,就掉入了情绪陷阱。


一个有着完整自尊体系的人,会发现自己可选择的空间比别人大的多。


不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没必要非要揽气受。生气不就相当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嘛,放弃了自己不生气的权利。


史蒂夫·柯维认为,人要坚持自己的选择必须具备四样东西:“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和独立意志”,这样才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



4.0认真选择


史蒂夫·柯维的一个学生过来找他来请假,说:“老师,下周网球队要训练,再不去我就被开除了。所以,我要去参加网球队训练。”


史蒂夫·柯维说:“抱歉,我不能同意。你难道没有想过不上我课的后果吗?”


这学生回答道:“不上你的课,最多就丢点儿分,不至于也会开除我吧?”


史蒂夫·柯维让这个学生认真思考一下,到底是上他的课重要,还是上网球课重要。


那个学生权衡一下又回答说:“不上网球课,真的会被开除!但不上你这个课,最多扣几分,而且我还可以找同学借笔记,把你的课补回来。”


听完学生这次的回答,史蒂夫·柯维欣然同意了请假。


有人问史蒂夫·柯维:“你前面不同意学生的请假,后面又同意了,这是为什么?”


史蒂夫·柯维讲说:“前面他直接请假是没有经过思考的,认为自己是被动的,不上网球课就会被开除。潜台词就是这一切都是课程安排的冲突,跟他没有多大关系。”


我们看到史蒂夫·柯维又给了他一次机会,当他权衡利弊后,认为自己还是该去上网球课。并且还可以把落的课补回来的时候,说明他做了认真的思考,这是积极主动的行为。


做了选择,就要承担责任。


我们生活中其实有很多这样的案例,经常听一个人后悔,“如果不是当年我爸逼我选的这个专业,我现在工作就不至这么差!”


“如果不是我妈非要逼我结婚这么早,我的生活就不会一团糟!”


你看,全都是把责任推卸给别人。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你会刻意去证明“自己的不幸,是别人造成的”。证明你爸妈不应该逼你,你看现在错了吧。


发生这种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一个独立的人格,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责任感,总是再找理由,让别人替自己承担人生的后果。


这个就是孔子所讲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假如我们试着换一个角度去想这些问题,不是我爸逼着我上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而是我选择让我爸开心一点儿。不是我妈逼着我早结婚,是我当时选择以家庭为重。


那就证明你自己依然有能力,选择让自己工作顺利,生活变的幸福。


人生不管你愿不愿意,都不要轻易的放弃自己的选择权利,而是努力的做好选择。选择一个好的精神面貌,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好的开始,才能成就自己好的人生。


5.0 扩大影响圈


积极主动除了不放弃自己的选择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有一天皇帝来视察,大家都跑出去看热闹,只有范仲淹坐在那儿好好读书写字,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出去?


范仲淹说:“我书读的好,中了状元,皇帝迟早会见我,如果我什么都不是,现在远远的看一眼也没用。”


我们的生活中有2个圈子,一个叫影响圈,一个叫关注圈。


自己力所能及、可以控制和改变的事,这个是影响圈的事,自己能够做主。


自己只能干瞪眼、不能改变和影响的事,这个是关注圈的事,不受自己控制。


一个人天天生气,对这也不满,对那也不满,对生活总是充满抱怨,那这个人就天天陷在关注圈,头都大了,自己的影响圈事反而越来越小。


你看像范仲淹,自己就埋头好好读书,最后做到当朝宰相,天天都能见到皇帝。


现在手机普及率这么高,我们大把的时间耗在在刷短视频、追热点、打游戏、看直播上面。


自己新计划要看的书,要学的瑜伽课程,工作中需要的新技能,都没有时间去学。


不是说关注圈的事一点儿不关注,但人一天的时间就那么多,放在关注圈的时间多一点儿,影响圈的事就少干一点儿。


多花时间经营自己的影响圈,这才是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事。


态度决定一切,看你遇事是想努力的改变他,还是不停的一个劲儿的抱怨。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是分清影响圈和关注的根本界限。


最后总结一下,什么是积极主动?


第一,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不要放弃自己的选择。

第二,选择多做影响圈的事,而不是关注圈的事。


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先把积极主动学会了。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夫·柯维。

在头脑中期待,在实践中创造。积极主动,实现“知己知彼”的高效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罗斯福   网球   外界   生气   权利   东西   妈妈   孩子   时间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