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娃该阳的都阳了,这件事我提醒大家该安排上了!


原创 小半爸 东西儿童教育 2022-12-25 发表于四川


大家好,我是小半爸。


这几周咱们陆陆续续都在“渡劫”,大家的身体都经历着各种千奇百怪的免疫反应。


必须得说,这场小战斗真是把我们大人小孩的生活节奏都全部打乱了,但随着这几天各地不断传来的“提前放寒假通知”,


图源:网络


咱们家长的下一场小战斗又来了。


孩子的寒假怎么安排?学什么既能自己搞定,还能收获满满?


答案因人而异,但有一个选择我有信心是大多数家长的必选项,那就是小半和我都超级喜爱的“豆神”大语文课——豆伴匠。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给大家分享了,这么讲吧,平时给大家分享的不少教育产品,很多算得上足够优秀,值得推荐。但豆神大语文,我觉得是无可替代,属于那种错过了回头看,真的会懊恼【早知道…就好了】的遗憾系列。


就连办公室里几位娃还没上小学的伙伴,试听一段时间后也有类似的感慨,“讲真,有没上过豆神大语文,孩子语文的差距可就大了”。


还不了解这个课的家长,可以看看我上次推荐的原文,我把它贴到下面了。


另外提醒下,这次官方通知了31号后涨价!不希望有孩子错过跟着窦昕、赵伯奇等几位顶级名师学大语文的课,更不希望大家错过最后几天的优惠~老用户懂的,直接冲吧!


01

学语文, 有好老师带路, 太重要

我自己就是很好的例子。从小到大一直对语文兴趣缺缺,直到高三,遇到一位好老师,才第一次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差别太大了,真的,我现在都能想起,曾经对语文很头大的我,居然会每天盼望着语文课,听老师在讲台上洋洋洒洒,旁征博引,飞扬文字,那种“大师带我飞”,很沉浸、很神往的场景。关键是,成绩也逐渐往上走。


可惜,稍稍有些晚。也可惜,这样的语文老师并不多。


这根本原因是因为,语文学习本身是个很复杂的系统,能把它彻底搞明白,还知道怎么教孩子的人,凤毛麟角。


简单的说,语文分为“语”和“文”两个部分。


语,是“语言”,是语文基础知识。


把语文作为一个语言工具来学习,这些其实是学校课内学习和家长都可以帮孩子学好学扎实的。但事实上,语文学习太过于强调“工具化”,一直是校内语文学习的弊病之一。


文,是文化,是文字背后浩瀚的中国历史文化。


所以才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我们的中文从古道今,代代传承,每个文字传达的感觉、意义,都是在历史中传承下来的。如果不了解历史文化背景,那语文学习就是个“空壳子”。


不客气的说,现在很多语文老师积累是不够的,这并不是单个老师的问题,而是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建,语文学习过度重视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错误导向,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


好在现在的语文学习风气在好转,新课标也看得出,越来越重视语文中的文化历史这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新课标


所以我为什么这么推荐“豆神大语文”,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是先驱者。


他们早在2008年就开始开创大语文体系,甚至说,“大语文学习”这个说法,就是从他们推广开来,渐渐被大家接受的。


2013豆神第一本大语文教材问世的时候,多家长(包括我)甚至还不知道语文竟然可以这样学。




不管大家买不买豆伴匠,都记得我的一句话,永远不要相信短短一两年就可以编好的“大语文课程”,好的语文老师 ,肯定是长时间专注于语文学习,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的;好的语文课程,永远是需要用时间去打磨的。

02

语文"大"起来没边儿

它都帮孩子兜住了


这次给大家分享的是我特别喜欢的“豆伴匠”L系列,它分为两部分,“人文史作,读写练测”


我觉得最惊艳的还是其中的“人文史作”,就是解决语文的“大”。这部分的内容,一来够全够系统。二来讲得是真好。


比如小半最近在听窦昕老师讲《三国演义》,其实小半对三国的内容非常熟悉,从小到大听过好几个版本的音频/视频,有讲故事情节的,有分析人物特点的等等。但听到豆神讲三国,依然精神为之一振,大呼过瘾。


讲得更细更透更有趣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他还带孩子上了一个台阶,站在更高的层次去审视名著,让孩子有所思考。


昨天给大家举的那个李白送别诗的例子,可能很多家长还没有太明白,是我和小半影响都非常深刻的一个例子。


李白的《赠汪伦》好不好,作为一首名传千古的诗句,那肯定是好,普通老师会说,它好在“运用了夸张、类比的2种修辞手法”。确实考试这么写也是正确的。


但是这仅仅是在“语言学习”的层面上去理解它,孩子除了记住,也没有更多的思考了,运用夸张手法的诗句那么多,为啥偏偏这首能流传千古呢。




而豆神的课,把它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相对比,就看得出区别了。


李白给汪伦写的送别诗里,李白其实并没有因为分别而有多难过,而在“表现自己”。结合写这首诗时的李白的际遇,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豁达潇洒的“诗仙人”,《赠汪伦》之所以流传千古,是因为它是李白人生的一个缩影。


而与之对比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所有的文字都是落在对方和周围的景物上的,看着你远去,然后开始睹物思人。这才是真正的因为送别而伤感。




但是这节课,并不是止步于让孩子区别真送别和假送别。


豆神的课提到,这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送别诗写作手法,在我们的文化中很常见,在现代文中也很常见,因为“睹物思人”是符合一个人正常的情感逻辑的。


我觉得孩子听到这里,其实对他们写作和阅读理解是很有帮助的,如果在一篇记叙文里分析人物情感,要从哪里下手?如果自己写作文,要怎样去铺垫情感?


你看,哪怕是讲大家都再熟悉不过的古诗,高水平的老师带来的收获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大家都知道语文越来越难,越来越大,所以平时肯定也会给孩子找很多文学的、历史的、名著的课程、材料等等。

但是好的老师,总会让人思考更多,学得更深。


03

阅读和写作两大"玄学"

它一点就通


文史知识积累、字词什么的其实还好,都是努力、态度端正就能做好的。

但阅读理解和写作,对很多孩子,尤其是比较偏理工脑的娃来讲,就像个“玄学”。

明明读了很多书,阅读理解还是容易出错;

作文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要不结构混乱,要不凑不够字数,要不落入俗套。

豆神课程的另一部分,“读写练测”就是帮孩子解决这些问题。


一些线下语文教育机构,甚至用它来做老师的培训材料。别问我怎么知道的,作为一位毕业班的家长,弯路、坑什么的,我肯定也没少踩。

小半是四年级才开始听豆神的课,我这阵子为了写推荐文章,就退回去看了些低年级的课程。真是又一次体验了【早知道… 就好了】的遗憾系列。

比如L3里有一课教孩子看图写话的“小标题”法,就是这幅图,这是叶圣陶杯作文大赛某一年的决赛题目。




老师讲的第一步是什么?是观察。


图里有什么,在什么地方,都有谁,这幅画正在发生什么事情?他们为什么这么干?


普通老师可能马上就会讲,把观察到的事情联系起来,去安排情节的起因、发展、结果,要记得把观察到的事情都写进去blablabl……


但是在这节课里,豆神让大家思考,图里发生的事情,最终是个什么结局。


为什么要关心结局,因为结局关系到作文的立意,立意低了,文章就不可能优秀。而立意,是每个孩子的思想的直接反应,思想高度从何而来,从阅读中来。


• 如果结局只是小动物们饱餐了一顿,那就太平淡了。

• 如果是小动物们吃撑了,还生病了,主人回来看到说,不让你们放开了吃,是为你们好,那立意就稍微高一点。

• 如果说小动物们早就厌倦了被关在家里作为人类的玩物,他们准备偷了家里的口粮,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那立意就很高了。


看到这里我是很惊艳的,小半喜欢看历史,喜欢看军事科技等等内容,想法很多,可实际上怎么把这些思想传递到文章里呢?


很多时候,孩子写文章写着写着,写出的事情平平无奇,最后得出的结论也就是平平无奇。


但是先立意,有了立意为基础,再去定文章的环境、时间、事情的发展,整个文章仿佛有了一个定海神针!


接下来就是围绕立意去做骨架和细节了。


比如立意是偏温情、温馨的,那可以是一个眼光明媚的午后,立意是去寻找自由,那凌晨时间会让人想到“黎明前的黑暗”是不是就更贴切一些。


处处都是“技巧”,其实处处都在放套路啊!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课其实是豆神当年在海淀成名作,这节课下来,几乎所有孩子都写出了近1000字的记叙文,而且生动有趣不套路,各个都有自己的亮点。

说来夸张,但真的听完这一讲,我信了。



EASTWEST


更多的精彩,大家直接去试听下就好。这个课,我再怎么写,再怎么推荐,都不如你和孩子去听一下有感觉。


更多的课程介绍,以及小学娃、中学娃,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级别,建议大家可以查看我前几天的推荐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立意   李白   语文   结局   家长   事情   身边   文字   老师   孩子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