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讲述战场上被大炮轰击的情形-缅共人民军滚弄战役(3)

风雨弥漫处——滚龙战役记

(1971年11月17日——12月28日)

作者:张来畇(裤脚兵)

(3)海岗坝

3035营2连注定要作为东线最强有力部队对滚龙之敌作致命打击。它的任务是攻下滚龙占领并保护悬臂大桥。战斗刚开始打响,20日打下藤篾蓬高地显示了3035这个江西老部队强硬作战作风。3035开进到最前线的咄咄逼人之势令兄弟部队生畏。都知道它将狠狠地打上几仗为此次作战奠定胜利基础。

或者撕开整个战役最关键的突破口。现在人人都知道它的任务了。这个时候2连连长蒋志政,指导员马文林,2排长王明坤,排指导员罗常保,4班长肖锋。之前4班4班扼守藤篾蓬通往海岗坝的简便公路拐弯处一个哑口,在这里构筑工事与海岗坝敌军对峙。4班5班在此设前哨,任务是监视敌军,防止敌军可能的反攻。

肖锋说,滚龙镇的街道,街市,大桥,江面,公路就在眼前,公路在较远处一个大弯就直接下去了。完全暴露。4班与海岗坝一洼之隔,有一条石坎路通往洼部,向上进入公路,穿过公路路面上面就是海岗坝。石坎路全部用整齐石块铺就,但是坡度大,曲折盘错,两边野草丛生。缅军后来在他们的军队刊物上专文表彰海岗坝作战的英雄主义精神,还特地描述这条石坎路,——我们就是选择这条石坎路开进的。

从藤篾蓬后一直没打上,干战求战心切,不仅如此,营干部求战欲望更强,不止一次地向军区和访问组请战。营长张麻干曾经要求4班好好观察滚龙大桥的桥头堡,“你们4班的任务就是去干掉那个桥头堡,冲进滚龙镇!”肖锋说,极为心切,等待这一天,4班是开路先锋,突破敌军防线杀向滚龙大桥,打掉桥头堡,站立在大桥上迎接后续大部队浩浩荡荡地开过大桥向纳迪,南扎拉登尼方向挺进。

28日夜马文林王明坤罗常保带上4班前往前沿侦察。沿着石坎路直通海岗坝底下的公路,随之肖锋带4班在最前面从草丛间摸索向上,匍匐前进,在一处大约40米高的山坡上发现敌军阵地,新挖的白沙土战壕在月色下十分醒目。但此处不见有敌人。继续绕到了敌人两处阵地的中间。于敌人非常近,近到只有七八米十来米,可以清楚听得到敌人在工事里讲话声音,铁器碰撞声音。

观察到这一带有一些稀疏的小树丛,一尺高的草丛,整个阵地前面坡度平缓。没有可供隐蔽的地形地物。敌人1号,2号,3号阵地工事在这个平缓土坡稍微高突一点地方。1号阵地可能是假设阵地或者是前沿突出的收缩阵地。没有人。白天这个阵地也仅仅有少数人员到一下。2号3号阵地连成一线,与1号阵地相隔稍远。肖锋说,我们在三个阵地之间穿插往返,基本上摸清阵地构造和敌人防御意图。

在离开前曾准备留下我带人在原地火力侦察,但是马文林生怕惊动敌人。他想法是如决定实施偷袭,那么近距离火力侦察会导致相反后果。遂撤下。在撤回的时候敌炮兵盲目射击,还有一发冷炮打在我们返回路边。根据侦察情况,一致认为最好以偷袭战术,少数部队出其不意秘密接近,在敌前突然打响并迅速展开迅速解决战斗。

次日马文林从营部开会回来。传达命令说“上级决定强攻”。

30日全连召开党团员大会,马文林誓言“我们3035二连二排红四班的红旗决不能倒!”党团员纷纷表决心。肖锋“以党籍保证拿不下阵地决不活着下来!”副班长李春忠是团员,临战前交了入党申请,他请王朝明和肖锋做他的入党介绍人。

攻击海岗坝阵地战斗队形和友邻部队情况如下:

尖刀班,2连2排4班,两侧是5班,3班,——这三个班是第一梯队,第二梯队是1排,整个2连是整个攻坚战的突击队。3连预备队,1连是收容队,整个3035是主攻部队;友邻是4048,4046。4046后来未到达指定迂回位置。

战斗决定在晚上发动。这个时候传来上级首长指示:“一定要连续突破敌三个阵地,4班的任务关键全在于此。你班,要不顾一切,勇猛坚决地突破,其他一切都不要顾虑,全部炮兵都支持你们!”(!)

黄昏时分,友邻先行。3035的人看见他们插下石坎路。

整个4班处于极度亢奋和激动之中。大家都带足了子弹手榴弹,肖锋挎包里塞足了十枚手榴弹,“全都拧开了尾盖”。副班长对肖锋说;“后面的事你别管,哪个临阵逃跑我就把他枪毙,行不行?”在路口,肖锋把自己的笔记本连同私人照片交给随队卫生员周石山,吩咐道“还有两文钱,如果我牺牲这是最后党费。(日记)你可交给某某……”和肖锋一样,马文林王明坤等也把随身物品留交给周。几个人站在路口不无放肆地笑骂着什么。

突然连长匆匆跑来,脸涨得通红,神色异常不安,他一把抓住马文林说:“唉呀!老马,不得不得,他们要先用炮打一号阵地,说不打不放心!!”

“什么?1号阵地是自己人那!”马文林急瞪了眼,根据侦察,1号阵地无敌人,遂决定突击队摸到3号阵地作为潜伏。当我炮袭2、3号阵地以后,以1号阵地为攻击出发点。这是已经定下来的方案。现在各部队都已出发了。怎么突然改变了呢?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刻?谁改变的部署?友邻都通知了嘛?突击队怎么办?这个仗打得下来吗?

肖锋说,忽然之间,在场每一个人刹那间如同被浸在冷水里,浑身上下都凉透了!各种可怕的预感,慌,茫秫秫地慑住了我们。好久好久竟然谁都说不出话来!

肖锋说,马文林长叹一声,“今天是阻铁了的炮,——不响!”他命令部队出发,朝着石坎路。部队动了,马文林突然回头恶狠狠地看着肖锋,厉声喝问:“肖锋!怎么还不走?!你怕死?!”王明坤阴沉沉地下命令:“拉开,距离。”

尖刀班插到最前面到山脚,肖锋恳求排长叫老马上来。马文林招呼全连跟上来到4班。当被问到还能不能让上级改变刚才的临时决定的时候,马文林失态了,他干脆摔掉冲锋枪,一屁股坐在地上两手抱着脑袋不作声。这个时候只觉得夜幕深重。

……4班还是自己做出调整,不直接进入原定攻击位置,离开1号阵地稍偏一点。4班即刻跳上海岗坝山包,到了1号阵地前沿,肖锋抓起一把沙石丢向1号阵地,无动静。4班于是进入阵地在侧后摆开攻击散兵线。这时大家忽然之间内心反倒沉静下来,出奇地镇静。

肖锋这样形容:“身边的战友都一样,胸无杂念。……信号弹升起来了!身后接连不断地想起急骤的火炮底火声,随着第一阵低迫的呼啸声炮弹在我们面前爆炸,我用肘支起前胸,看到2、3号阵地一团火光腾起,连成一片。‘咣咣咣!咣咣!!’山岳在我的身体地下撼动,气浪猛烈冲突。沙土扑面而来,硝烟滚滚。‘好!’大约十多秒时间。炮弹一直在2、3号阵地爆炸。我松了一口气,但突然间一发炮弹落在身边!我还心有侥幸心理,但愿这是一发打偏的?可是一阵炮弹盖天扑地落下来!全部在突击队潜伏的1号阵地前后爆炸。单单我前后就有九发。

“我右腿负伤。撕开急救包我自己包扎。这时杨世启同志不知从哪里钻出来过来一把就要抓走我的枪:‘枪给我!你负伤了,自己下去!’我骂了一声。炮袭中我压低身子观察前方,又一发炮弹在我眼前落下。我几乎听不见声响,只觉得嗡头嗡脑。‘又着了!’心里暗暗诅咒道。这时身后有人叫‘啊呀我负伤了!’我回头骂了一声:‘JB,叫什么叫!’这个人可能是吴孝全(侨生,外号‘斯郭亚’),事后我想我很对不起他。

“他的腿被炸断了。我还听到副班长李春忠的鼓动的声音。王明坤爬过来,脸色苍白脸颊上流着血,我指指他的脸,他指指我的下巴,我的右脸颊和颈部一片鲜血。炮声正响。互相说什么也听不见。他对我笑笑。我见他的神色转为焦愁,他显得很急,紧紧拉住我的手。我还是听不清楚他在讲什么。但见他这么焦愁,我点点头。他松开手显得快慰,可是又非常严肃神圣。看了看我,向一边滚去。这时他腹部受伤,肚腹已被打开了,但我不知道,他也没说……”

——在肖锋印象里,这个炮击持续了很久。

王明坤重伤,蒋志政命令肖锋代理排长。肖锋又听到“小枞包”(杨学泽,腾冲籍兵)在喊,“连长我们班长牺牲了!”蒋志政:“现在由你担任班长!”(3班)而这时杨学泽也已负伤了。连长见炮袭情况这样可怕,不停命令前沿部队靠后,靠左,但是炮火如同阻拦似的,部队难以挪动。

炮击终于停止。不知道谁发的命令——“冲锋!冲锋!”可是肖锋迷迷糊糊中没见到有谁上来。意识到自己4班不就是尖兵班吗?于是他挣扎而起,愤怒地骂道:“你们这些G日的,冲!”

肖锋说:“我回头看到的是一个终生绝难磨灭的场面——弹坑累累的山地上,硝烟刚刚散去,惨淡的月光照耀着一片人群的轮廓。有的支起身子向前爬几步,肩膀一抖又倒在地上,有的抬起满脸流血的头颅,刚抬起一双眼睛一歪身子就牺牲了,有的费尽力气企图起来,端起武器,碰到一个土坑,一头栽下去。……血,血肉,冷酷的月光,蠕动着的躯体,焦土,平缓的山坡,被鲜血染得暗亮的枪枝,全都是灰土烟尘的军衣,还有那些眼睛,同志们战友们的眼睛……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我站起来喊着‘冲啊!’在左边三个人,大春(李春忠外号)带着机枪手,机枪副射手,后面也跟着一路人。边扫射便上前。到鹿柴前,杨世启大声喊着,‘不要慌,不要慌,快拿手榴弹来炸开,快拿来!’可是我后退几步,一个跃步,竟然跳过了这道鹿柴。

“神智昏迷中我冲到2号阵地,经过一个小洼部,冲上3号阵地,印象里3号阵地上有敌人一挺重机枪,它一刻不停地在响着。声音太响太响了!我脑袋就像被这响声猛烈地撞击着,刺痛着。我只觉得头重脚轻,地面在浮动,阵地在飘忽,浑身发软。我卧倒在一棵树边,依靠着树杆,架起枪向敌人射击。眼前出现的似乎是真实景象,又似乎是幻觉。

部队冲上来了。”

人影憧憧,显得很乱。信号弹亮起来了。久久地照着四周。许金根带着1班的人上来,他提醒大家:“同志们注意不要乱跑,周围有地雷……”话音刚落,只听见萨尔温江西岸一阵沉闷的炮弹发射底火声!骤然间一发炮弹呼啸而来。在肖锋左前方爆炸,肖锋立即完全失去知觉……

“当我醒来时,已在勐堆145陆军医院。我一直昏迷了16天”

肖锋是在1973年和1978年分两次讲述他的海岗坝战斗亲历。好朋友,无话不及。第一次是1973年冬季,在邦桑广洪宣传队驻地。

“幽静的(廣光)宏寨边,军区宣传队小巧的草房别墅,被铁道木丛团团包围。这是一个寒气浸骨的夜。我们在屋子里烧起大树根,煨着开水。寒夜的暖烘中,人们的灵感是温和流转的。在一天夜里,肖锋向我们讲述了他在滚龙战役海岗坝战斗中经历过的事情。这是我第一次听一个亲身战斗在那次血战最前线的人详细讲述海岗坝战斗。感触极深,深夜的寒流随同一个真实的故事渗透了人们的心灵。我感到冷和静,这冷和静下面又奔突着热和动……”

“1978年6月,雨季的闷热气候,有时甚至握着笔而无法写下一行字,由于写《回忆与联想》,需要了解一下“红四班”,马文林,王明坤,李春忠等集体和个人的事迹,其中某一些细节向肖锋再一次请教。他应我的要求竟又一次详详细细述说了那个流血太多的月夜,我做了速记,两次的述说在主要情况上是完全一致的,我无法控制要把它整理成文的意愿。”

肖锋口述海岗坝(1978年6月)

两次讲述都很详细,可见军人记忆力超越常人。1978年6月笔者整理了上述文录。

海岗坝是3035的噩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石坎   人民军   突击队   连长   敌军   炮弹   大炮   大桥   阵地   战役   部队   情形   敌人   命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