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名相都有谁入围?(2)

前言:小编陪你一起谈笑古今!

正所谓: 乱世造英雄,治世思良相。

何谓良相?系苍生怀社稷、救万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强国家之根基、改历史之进程。

今天,我们就聊一聊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十大名相。

【管仲篇】

管仲---尊王攘夷、强齐图霸、华夏第一相

管仲(约前723年-前645年),管氏,名夷吾,字仲。周王室同宗姬姓之后,生于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经济家,法家代表人物。

管仲

早年生活贫苦,当过兵,从过商,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失败过。多年来辗转多地,接触过士农工商各个阶层,对各行业比较了解,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和阅历。

齐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齐国动乱,襄公被杀。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一见时机成熟,都争先回国夺取君位。管仲为帮助公子纠当上国君,途中埋伏射杀公子小白。小白装死躲过一劫,并在鲍叔牙的协助下抢先回国,登上君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

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欲杀管仲报一箭之仇。鲍叔牙极力劝阻,称管仲的才能在自己之上,若要使齐国强大,必须重用管仲。桓公采纳了建议,拜管仲为相,并称管仲为“仲父”。为了使齐国发展强大,国富民足,管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管仲拜相

政治上,整顿行政管理系统,提出“叁其国而伍其鄙”。“叁其国”,就是将国都划分为21乡,士居15乡,工居3乡,商居3乡,分设3官管理。“伍其鄙”,就是将鄙野(国都外的地区)分为5属,属下有县、乡、卒、邑4级。这使得士、农、工、商各就其业,行政区域的组织结构更加精细化,便于管理,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军事方面,管仲认为兵在精不在多,强调寓兵于农,从事作战的主要是15士乡。每五乡为一军,齐君率中军,两个上卿各率左右军,是为三军。每年春秋通过狩猎训练军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经济上,他废除了公田制,按照土质好坏、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极大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盐铁由专门官员管理,合理发展林业、渔业,禁止滥伐滥捕,由国家铸造钱币调节物价,推动商品流通,鼓励商人与境外的贸易。

外交上,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拥护周王室,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敬。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先后主持了三次武装会盟、六次和平会盟,还辅助王室一次,史称“九会诸侯,一匡天下”,成为公认的霸主。面对北方狄人和戎人入侵,主张联合各诸侯国,抵抗山戎族南侵。这样一来,既能得到各国的拥戴,也保护了中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华夏文明的存续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一期,我们将介绍“十大名相”第三位大佬——李斯。

关注我,陪你一起谈笑古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颍上县   管仲   颍上   齐国   华夏   国都   王室   在外   诸侯   中国   公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