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在小时候我有一个“英雄情结”:向往于刀光剑影、除暴惩恶的快意恩仇,期冀于枪林弹雨、冲锋陷阵的悲壮豪迈。面对敌人的铡刀视死如归的刘胡兰,用血肉之躯托起炸药包的董存瑞,拿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这些英雄的形象深深植根于那时幼小的心灵,也播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时时梦想着自己长大后能成为一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然而,长大后,开始认识了另一种人。他们耕作于后方山林的身影,疾驰于山间坡地的脚步,却模糊于扬风而起的沙尘之中。永远都是风尘仆仆、灰泥满面的脸庞,永远都是默不作声、埋首苦干的状态。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哗众取宠,有的只是耿直纯净的双眼和憨然灿烂的笑容。他们不卓越,他们不伟大,但他们植根于广大民众中,做着最普通、最平凡的事,令人无法不正视他们的平凡。我敬佩,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中国共产党是什么?不是写写锦绣文章,传达传达命令。也不是成天守着办公室,不深入基层,根本就不是这样。它是为人民添一块砖、加一片瓦、出一份力,是实打实的奉献,是十滴汗水一滴血,是面不公敢起而论之,是宁可自己衣衫褴褛,也愿意把所有的羽毛毫无保留地送给群众。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内忧外患,正处于命运的危难时刻。遇上家国责任,有志之士自然会振衣而起!中国共产党出现了,他走在人们前面,敢于面对,敢为天下先,喊出了那句“试看今日之中国,竟是谁家之天下!”小米加步枪对抗飞机加大炮,几万士兵对敌百万军队,装备上的巨大差距,人数上的悬殊,这些情况都没有吓倒中国共产党!难道,为新中国壮烈牺牲的革命先辈们不知道他们将要面临何种苦难吗?难道,那些抗美援朝抛洒热血的党员战士们不知道他们将要面临的是何样的强敌吗?他们知道,但他们没有退缩,反而迎难而上。倘若连他们也退缩了,新中国何时才能成立呢?中国人民何时才能站起来呢?!历史上从来不缺少在危难艰苦之时,以一己之力,行大勇之行之人,或成功,或失败,无不是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如今,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但未来的中国总会遇见困难与挑战,自然会有人退缩。但只要中国共产党在,总有人挺身而出,为这家国担起责任来。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无法体会那些一路上磕着头跪倒布达拉宫的人,那是他们视之如命的信仰。”坐在路边鼓掌与遇事首当其冲是两回事,为这家国担起责任来,这是我视之如命的信仰。

最后送给大家一段话,出自鲁迅先生的《热风》:“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董存瑞   布达拉宫   中国共产党   自暴自弃   中国青年   危难   冷气   新中国   中国   传达   敌人   英雄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