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广平:“街长+巷长”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改革网河北讯 基层治理工作任务多,难度大,为提高基层治理的群众参与度,河北广平县从落实村级主体责任入手,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以广平镇为试点探索推行“街长+巷长”网格化管理机制,以街巷为单位将农村划分成若干责任网格,定点定岗定人定责,推动村庄治理各项工作做实做细,激活农村自治活力,有效提高农村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五级网格 选好街巷领头羊

广平镇位于广平县城主城区,区划面积49.6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7个社区,常住人口5.6万人。该镇将全镇划分为五级网格:镇党委—包村委办—行政村—街区—小巷。按照“一街一长、就近方便”的原则,以村庄街巷为界限划分成若干网格设立街长,每个网格再细划分若干子网格设立巷长。

街长一般由村“两委”干部担任,巷长从党员、村民代表和有威望、办事公道的群众中推选。同时,配套构建“人员全覆盖、信息全采集、民情全掌握、问题全上报、上下全贯通”的“五全”机制,全镇户籍人口、经商、务工等外来人口全涉及,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实现网格管理全覆盖。

六大职能 划好街巷责任田

广平镇共设置街长199名、巷长923名。街巷长主要担负“六大员”职责,即党的政策宣传员、环境卫生保洁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移风易俗引导员、致富增收信息员、帮办代办服务员的职能。

网格承担从上到下的管理服务职能和从下而上的信息反馈职能。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依托“小网格”,汇聚“大能量”,实现“村内建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全面掌控网格内来返人员流动情况。街巷长每天在分包网格内开展街道巡逻、卡口值班值守,比如,疫情期间利用大喇叭、小喇叭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定时上门为群众送去生活物资等,用实际行动做好群众身边的“守门员”,用心用情织密织牢温暖而有力的疫情防控网。

聚焦效果 守好街巷幸福线

今年以来,广平镇利用“街长+巷长”网格化治理体系帮助各村化解群众矛盾200多件,做到了“矛盾不出村、不上交”。

充分发挥街巷长环境卫生保洁的职能,带头和动员群众清理垃圾5万多平方米,清理小广告上万处、粉刷墙壁20万平方米、张贴公益广告150处、规划停车位95个、整治背街小巷400多条,实现了村庄管理水平大提升、环境面貌大改善。街巷长不定期对村内老弱病残提供帮扶活动,协助申请符合条件的社会救助150人次;向就业困难的贫困劳动力宣传就业扶贫政策,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渠道110人次。依托“街长+巷长”,该镇编织起一张无缝隙、全覆盖、全闭合的“服务网”,畅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在广平镇试点取得实效的基础上,该县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将“街长+巷长”改革经验做法在全县推广,构建起“镇—村—街巷”一体化管理责任体系,打通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消除了管理真空和责任盲区,带动基层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转变、服务效能提升,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在基层的全覆盖,形成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

广平县委改革办 张小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广平   河北   基层   广平县   村内   街巷   行政村   环境卫生   网格   疫情   村庄   职能   群众   农村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