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要做好资产贬值的准备,这是怎么回事了?

三年了,整整三年了,你知道我这三年怎么过的吗?如今绝大部分城市都已经放开了,好日子终究还是要回来了,2023年将要大展拳脚,该挣钱的挣钱,该去玩的去玩,该去消费的去消费,想象多么的美好,多么的棒。

专家预测2022年第一季度感染率达到80%~90%,第2季度逐步恢复到平稳的状态,也就是说度过第一季度的低潮期之后,各行各业会迎来井喷式地增长。

事情真的如此吗?好像我们显得太天真了。

英国,2022年2月21日就宣布与病毒共存,已经过去了整整10个月时间,但是制造业和消费信心并没有得到恢复。

截止到10月份,药品、汽车、影院、娱乐、地产、家电、旅行,没有出现增长的趋势,更多的都保持持续性的下滑,有部分相关产业甚至还出现了负增长。

美国,美国作为全球第1个超级大国,而且还掌控了全球货币的大命脉,正常来说,经济应该能快速的恢复到2022年,事业就已病毒共存了,但是制造业和消费业也没有回升,而且还在持续下滑。

新加坡,4月22号放开后,短时间内引起了一波爆发性的消费,结果又陷入瓶颈,究其原因就是这三年绝大部分人都是只出不进。

中国香港,国际都市,受到疫情的影响下也少了很多外来消费,只能通过释放大量的消费券来刺激市场,说白了就是半买半送。香港的每个月人口进出港仅有疫情之前的1/10。

全世界各个国家以及城市放开疫情后都没能出现快速的回暖,甚至有部分国家和城市还出现了下滑的情况!也许中国大陆城市是个特殊的案例,但是你不可能太有个性吧!

最简单的原因就是,这三年绝大部分家庭都是只

出不进的,即便放开了之后让自己狠狠地消费一波,还是要回归到理智的状态,毕竟钱真的没有了,或者是已经出现了负债了,要努力挣钱还债呀。

2023年的房地产也许会延续2022年的局面,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么多个国家这么多个城市,作为参考物,消费都没起来了,谁又愿意考虑买房呢?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1月至11月全国12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基本上都是处于连连的状态,二手房成交的关键领军角色中介生存基本上也“凉”了。

前期一个月二手房成交量与去年同期对比:

一线城市,北京、深圳降幅分别为26%,52%。

二线城市,厦门,苏州,南京,青岛,杭州,佛山降幅分别为41%、23% 、33%,、38%、47%、23%

三四线城市,舟山、资阳、衢州、宝鸡降幅分别为29%、27%、46%、29%。

此次的二手房成交量,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回落,而且跌幅普遍都跌破了25%以上。

二手房的挂牌量不断地攀升,根据易居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全国40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已经突破了350万套,武汉、成都、济南、南京、青岛、石家庄、郑州、佛山、广州。等多个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已经突破了10万套,其中重庆是最夸张,仅中心城区就已经突破了20万套。

市面上如此多的挂盘,量必然的会导致价格恶性竞争,因为有业主肯定是急需用钱,东莞这座城市有一定的竞争力的吧,但是急需用钱的业主低于市场价20%,甚至是30%销售,原本300万的房产,挂盘价格从300万一直降到220万才有人成交,其他业主看到了急需用钱,也同样是以价换量来把房子卖出去。

二手房一直都是楼市的风向指标,如今都呈现出这般模样了,新房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先是来了一波,销售量下降,开发商为了把房子卖出去,于是在后面就会推出一系列的折扣。

如今看到房地产企业为了回笼资金有多狠,在原备案价的基础上打8折销售,原价300万的房产打完折后约为240万,如果觉得这个价格还高那么折扣,还得继续补上,送停车位(15w一个)、送精装修(1000元一平米)、送家私家电、送物业管理费反正想得出来的折扣都通通安排上,折算下来基本打个7折。

原本房地产的击鼓传花游戏还可以再玩几年时间的,但是受到特殊情况的影响,加速了经济下行,所以这个价格撑不起来也是根本原因。经济学家马光远是这样评价的,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后,大宗商品的价格还屡创新高,这是很荒唐的事情,享受了泡沫的盛宴,就要享受泡沫带来的破裂痛苦,要做好资产泡沫破裂的准备。

不少人通过房地产赚的盆满钵满,甚至有部分人通过房地产实现了财富自由,在过去这些年的印象中,房子已经给老百姓留下了这样的观念,买房就是稳赚不赔的。

所以2020年以及2021年市场还持续的疯狂,因为价格还在不断的被推高,高杠杆买房最后导致的问题就是自己的经济压力承受不了不少人就面临着断供的局面,看看最近这两年阿里法拍房京东法拍房的数量持续推高,已经突破了300万套。

2023年要做好资产贬值的准备?

2022年是老百姓形成的共识,房价真的要下跌了,有人说今年年底房价就已经跌到尽头了,有人说明年才是房地产贬值的开始,不可否认的是房价真的是一步一步的下降了,而且利率也跟着下降,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确实是利好的消息啊!

不少学者的分析,未来越来越多的城市,房价将会走向鹤岗化,也从侧面说明了未来越来越多城市的房价只会变得越来越便宜,回归原有的属性就是解决住房问题。

未来的市场也难有太大的起色,毕竟市场已经达到了相对饱和的局面了。

1、住房逐步倾向饱和

国家统计局公开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显示,国内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高达41.7平米,人均住房面积赶超发达国家的水平了,当然这人均住房面积的分布很不均衡的大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很小,小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很大。我去考察过很多小县城,根本没有100平米以内的三房,最少都去到了120平米的三房,而大城市69平米都可以做三房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平均数字更多的都是仅供参考,但从侧面反映出住房资源不平衡导致,很多空置的房产出现。

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一线城市空置率低于10%仅为7%,二线城市空置率为12%~16%,那么三线以下的城市怎么样没有数据统计出来,但是大家可以目测一下,控制率基本上都在30%以上。

以前马云是这样说过的,00后未来将有可能管控5套房子,虽然这句话有点夸张,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不少家庭已经有房产了,而且未来人口越来越少,两夫妻管理的房子就会变得越来越多。

2、负债率持续攀升

城镇家庭负债率为56.6%,房屋贷款占据了大部分国内的城镇居民负债率仅低于发达国家的60%一点点了解,不要忘记发达国家人均收入高。

房企的负债率更是恐怖,根据2021年公开的数据显示全国百强房地产企业平均负债率83%,近两年雷暴的房地产企业负债率都已经超过90%的,所以在三道红线的压迫下,未来几年房地产企业主要都是把负债率降下来,又或者说很多房地产企业正在考虑转型。

3、经济也没有这么快能恢复

虽然说已经全方面的放开了,但是经济的恢复速度并没有想象中这么迅速参考英国新加坡、美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城市的恢复状态基本上都是惨不忍睹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最近这三年绝大部分家庭都是只出不进,即便放开的时候大家赶紧的把负债在填补上,赶紧的找到前方的道路稳定下来,对于买房的事情还是放在后面再说。

沃顿商学院给出的预告,如今经济正在下星期,全球通胀还在继续,也许要在2025年才会恢复到经济的正常轨道。

所以为什么要做好资产贬值的准备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二手房   绝大部分   中国   房地产企业   房价   房子   资产   未来   价格   城市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