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界的旗帜庄长恭院士:科学研究不是靠运气的

致敬缅怀有机化学家庄长恭院士----《科海追星》之三百五十一

独创合成“庄法”,阐明麦角甾醇。

中药析分生物碱,“有化”定名词翰新。

千溶追至纯。

学问不留退路,育苗尽洒甘霖。

硕果艰成非好运,冷凳长恭觅最真。

魂融华夏春。

(《破阵子》----张飙)

今天是庄长恭院士(1894年12月25日—1962年2月15日)的诞辰纪念日。他是中国甾体化学的先驱者和有机微量分析的奠基人。他确证了麦角甾烷结构,推测了麦角甾醇的结构,设计了带有角甲基双酮a-酮的合成方法,被称为“庄氏法”。他研究了甾族边链的氧化断裂,是当时国际上少数从事甾体全合成研究的知名化学家之一,其工作曾被引入教科书。他从中药防已分离出防已碱和防已诺林碱,并阐明其结构。他对甾体有关的化合物的合成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创建了国内第一个有机微量分析实验室,培养了高怡生、黄耀曾等一批学术带头人。他倡议的有机化学名词如吲哚、吡咯等今天仍在沿用。

时任中科院院长郭沫若称他是“中国化学界的一面旗帜”。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庄长恭的麦角甾醇结构工作发表后,Windaus实验室的一位同事说他运气好,庄长恭答道:“科学研究不是靠运气的,必须有坚强的毅力、严谨的态度、敏锐的观察,才能获得成就。”他对学生说,在做科研时,选择有创新性的、有意义价值的方向,而且要坐得住冷板凳,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全心全意地攻克难关。

上世纪30年代,德国拜耳药厂曾请求他把某些研究成果专利权卖给该厂,他拒绝说:这专利权是国家所有的,其成果不是属于私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中央研究院   院士   郭沫若   麦角   有机化学   专利权   学界   微量   退路   中国   旗帜   科学研究   运气   结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