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事:庄稼人的一生

作者:陈丽平






庄稼人的一生,是辛勤耕耘、努力付出,是汗水浇灌的一生。庄稼人的一辈子好像一棵庄稼成长的过程,从土地出生,成长,成熟,被收割。再重回土地,如落叶归根,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正所谓:“尘归尘土归土”,从一无所有回到一无所有。


庄稼人勤劳纯朴,每天和土地打交道,所以面庄稼人会看天色,能记住24节气还有各种农作相关的谚语。庄稼人,是靠天吃饭辛苦的人,除了勤劳付出还要祈祷四季风调雨顺,天时地利人和,祈祷有个好收成。


我的父母是祖祖辈辈生于巢湖长于巢湖地地道道的庄稼人。庄稼人一年四季除了农闲时节,其他时间都是忙碌的。我们那里主要农作物有油菜和水稻。油菜需要过冬,第二年春天收割;水稻则是当年种植当年收获。


有农谚:“寒露油菜霜降麦”。巢湖位于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因为气候原因,江北地区在寒露之前一定要种上油菜,因为寒露过后,天气逐渐寒冷,会影响油菜的正常生长。


以前和母亲聊天,经常听她念叨:唉!某某人真是“菜籽命”啊!什么意思呢?菜籽命其实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字——苦。为什么菜籽是苦的呢?只有真真切切的庄稼人才有深刻体会。


油菜苗在当年育好,秋天(寒露前后)栽种。幼小稚嫩的油菜秧苗需要独自过一个冬天,独自经历寒霜雨雪,第二年开春,天气回暖大地复苏后,汲取养分拼命生长。就在四月前后油菜花正开的绚烂,长江中下游地带铺上一张张金色的地毯时,就在油菜花姑娘们刚要准备举办自己的成人仪式时,马上就到了五月——收割油菜的时节。庄稼人需要急急忙忙赶在豆荚裂开菜籽落地前,将菜籽收入口袋。收菜籽一般都很赶,是农忙季节的一项重要任务。先用弯弯的锯镰刀将菜籽棵割倒,再将菜籽棵依次整齐地铺在大块油布或者蛇皮袋上,用一种“连盖“的农具将油菜籽来回鞭打,这样工序给菜籽进行手工脱粒。脱粒后的菜籽用筛子细细筛选,出来一粒粒褐色黄色芝麻粒一般大小的油菜籽,装袋扎紧口。晒干的油菜籽,集中送到油坊。油坊有一套专门榨油的机器,先是把菜籽压成一块块油饼,压好的油饼再用重物一层层挤压,滴出来黄澄澄的就是菜籽油了。


巢湖是鱼米之乡,这个米指的是稻米。巢湖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有的田地一年两熟种的是双季稻,双季稻即早稻和晚稻。早稻是春种夏收,收完早稻后,抢插晚稻,俗称:双季稻。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也称为“双抢”。


早稻一般于3月底4月初种植,7月中下旬收获;晚稻一般于6月中下旬播种,十月中旬左右收获。


种一季的是中稻。中稻生育期较长,同一地区一年只能种植一次。一般必须在立秋前结束,中稻一般4月初至5月底播种,9月中下旬中秋节前后收获。


在我上小学时期,我们家种过早稻。种早稻就比较忙。谷雨前后撒芽,浸泡,育苗。五一前后,拔秧苗插秧。农历七八月份,就可以收割了。收获的稻谷晾晒在稻谷场上,夏日正午,阳光直射,金灿灿的稻谷像一块块金黄色的毯子,特别好看。放了暑假的我最有空闲,所以负责看晒谷场防止麻雀偷吃,以及翻稻,收稻这些事。小麻雀特别调皮,经常在我专心写作业时,集中偷袭稻谷,等我起身,呵斥一声,它们就故作惊恐,振翅飞走。我为了专心写作业,对这些麻雀也是很宽容,常常给它们“放水”,它们来时,只要大人不在家,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印象深刻的是夏天傍晚,山雨欲来前抢收晒谷场稻子的情景。时间紧,任务重,看到乌云密布的下一秒,整个晒谷场,不,整个村庄就开始沸腾了。每家每户拿出空降的工具——样把,曳挂,稻掀。面积小时间尚早的先用样把推。面积大时间紧任务重(雨将要落地时)直接用曳挂,曳挂是类似一块带着横条推手的长方形木板,推手左右拴着结实的麻绳,我和父亲一起配合使用。我负责推着把手,父亲则用肩膀背上两根绳子使劲儿用力拉。很快,稻谷就被我们堆成圆锥形状。再盖一层透明塑料布或者蛇皮袋子,外面再一层一层地盖上稻草疙瘩。邻居们互相帮助,我家收完了二话不说拿起样把就去帮你家。这个时候是没空寒暄客气话语的,就只有四个字——互帮互助。夏天的暴雨一般都是急促短暂的,不一会儿东边就出现彩虹。许多颜色的蜻蜓,飞来飞去。有黄色,蓝色,黑色,红色的最为好看。第二天早晨太阳升起,湿漉漉的晒谷场干净清新,我们小心翼翼地揭开稻草,掀开塑料布,圆锥形的稻谷堆像一个弱不禁风胖胖的婴儿一样,睁开惺忪的睡眼,一脸无辜地看着这昨夜刚刚被雨水冲刷的人间。


种早稻时,我家也种晚稻。可惜我对于晚稻的记忆少的可怜,只记得晚稻的稻米很好吃,口感不错,和糯米类似。晚稻米也就是冷梗米,因为收成少,没有大面积种植。腊月份冷梗米煮熟了,晒干后是做糖果的最佳原料。


种双季稻时由于“双抢”太忙,并且晚稻生长期短产量也低。我们后来改种一季稻——中稻了。前面说过,中稻收获期在中秋前后。想起有一年记忆深刻的中秋节,就是在父母忙着收割中稻的时候。是九几年,好像没有放假,放学回到家的我一个人在院子里写作业,写到天黑了,父母哥哥姐姐他们都没回来。不一会儿邻居捎话过来——小平子,你妈妈让你送一套扁担绳子去圩心里。收到消息后,我从门后面拿起扁担绳子,通过村庄径直向圩心(我们村承包的田地)走去。村里空空的也没有多少人,大多在田里忙着收稻子。


夜已深,大概十点多左右吧,一轮皎洁的月亮从头顶升起,扛着扁担的小小的我,为了壮胆还大声哼唱了一句——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就这样走着走着,胆小的我一点也不害怕了。到了父母在的田地,等父母捆好稻子,跟随父母一起回家。那一年,我记得中秋的月亮最圆,那年中秋节的月饼也最甜,味道最难忘。


很多年以后,父母老去。老去的父母还是离不开土地,房前屋后还是习惯性地养花种菜。很多年以后,村庄老去。老去的村庄还是生机勃勃,老去的村庄土地上还有生长的庄稼。


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庄稼人这么辛苦一生,忍受身体辛苦劳作,遇到不好的年景,搞不好还会颗粒无收。为什么他们还是那么眷恋土地?为什么他们不论走多远,最后都要回乡?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下面的这段话,所有的疑问豁然开朗——


一粒种子落在地里如若不死,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会结出许多子粒来。


2022.12.23于北京





最忆是巢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庄稼人   双季稻   巢湖   中稻   晚稻   早稻   菜籽   稻谷   油菜   故乡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