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福建人的冬至餐桌上到底都有啥?

今天,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节气。冬至又叫“冬节”,也意味着一年中最冷的时段要开始了。在古时,冬至被视为大节日,人们要在这一天祭祖,彼此贺冬。

除此之外,冬至还是一个自带香味的节气。在北方,饺子是冬至的标配,在南方,汤圆则是首选,而福建人的冬至,五花八门的美食让人大饱口福。

福州人搓“细”

福州:搓“细”过“冬节”

福州民俗专家邱登辉介绍,在福州人的眼中,冬至格外重要。“外地人都是在冬至早上开始活动,而福州人在冬至前一晚上就开始了。”由于冬至是小团圆节,需要全员参加,相较于匆忙的早晨,晚上的时间更为充裕,上班和上学的都回家了,大家能够热闹地团聚。

同时,福州的冬至仪式感特别强。邱登辉说,其他地区的市民可能是一家人在一起包饺子,而福州人却特别“筋韧”(过程特别繁琐的意思)。“每逢冬至,每户人家都是老老少少一大家子人,围着个大竹箩搓‘米时’(同‘糍’,糯米做成的糕团),桌上还会点上一对大红蜡烛,摆上10双红漆筷子、10个大福橘,还有用纸做的‘四季花’等象征着家庭团圆、寓意吉祥的物品。”他介绍,“米时”在福州话中发音为“细”,也叫“拔隆细”,代表着团圆,又代表孝顺。

搓好的“米时”要在锅中煮得光亮,捞出后放在黄豆粉和糖里滚一滚

值得一提的是,福州冬至还有一个吉祥物——一个由泥土捏成的“土人仔”。“它的形象是一个圆润的女子,十分喜气,表达了多子多孙的愿望。”

“福州冬至还有一首专属的《搓米时》歌,歌词是:搓米时七搓搓,年年节节高。大人增福寿,伲囝岁数多。红红水党菊,排排兄弟哥。水党菊是在水边一簇簇抱团生长的红色小菊花。”邱登辉说,这首歌渲染了搓“米时”过程中非常欢乐的气氛,特别强调兄弟要团结一致。

莆田特色粿

莆田:“冬至大如年”

冬至来,莆田的城里和农村也都格外热闹。21日早上6时许,记者来到城厢区霞林街道的蔡宅市场,市场外早已摆满了花生做的、绿豆做的、仙草做的各种粿,最有特色的是当地的白团,因为要祭拜祖先,所以不能做红色。汤圆也是必备的,许多市民买了半成品回家自己搓。

萌娃体验搓汤圆

据了解,冬至节的前一夜,莆田人称之“冬至暝”,有“冬至暝大过三十暝,冬至早大过初一早”的说法,家家户户要做好第二天祭天祭祖的准备。莆田人会在自家厅堂正中间支起桌子,摆放福橘,橘上插一支“福禄寿”红花三春,“橘”和“吉”谐音,福橘寓意福星高照、吉祥平安,再摆上红纸封好的红筷子、大生姜、板糖等。筷子、生姜和板糖,寓意一家团团圆圆,家宅火辣兴旺,生活甜美幸福,又有驱寒之意。搓汤圆时小孩子们还会捏上许多小动物,例如小狗、小猫、小兔,表示六畜兴旺。

冬至当天早上,俗称“冬至早”,莆田人会早起下锅烧水,切姜母薄片和少量板糖投入锅里,给全家人下搓好的汤圆。一家人吃过后,便要带着煮熟的汤圆、水果、香、银纸等祭品,上山扫墓,祭祀祖先。

近期,福州以晴冷天气为主

晴冷当道,需补水润燥

据福建省气象局消息,冬至这天,全省早晨气温偏低,南平、三明、龙岩、宁德西部、泉州西部、漳州西北部的城区最低气温可达-1°C~4°C,高海拔山区可达-4°C~-1°C,有霜或霜冻,局部有结冰。其余地区的城区4°C~10°C。未来一周,我省大部地区仍以这样的晴冷天气为主,市民朋友需关注气温变化,注意防寒保暖,多补水润燥。


来源:智慧海都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冬至   福橘   莆田   福州人   福建人   福州   大过   节气   汤圆   寓意   餐桌   筷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