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驿兵变”绝非偶然,是太子李亨谋划的一出好戏

“马嵬驿兵变”背后的主谋是谁?是太子李亨?还是禁军大将陈玄礼?又或者是另有其人?这个在历史上还是比较有争议的。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谋反,叛军一路南下,攻势迅猛。

公元756年,叛军攻破潼关,关中门户大开,长安危在旦夕。唐玄宗不敢留在长安,带着部分皇族、亲信还有禁军将士仓皇出逃,准备逃往蜀地避难。

李隆基

行至马嵬驿时,士兵们十分疲惫,饥饿难耐,内心都非常愤怒。禁军大将陈玄礼认为这种局面都是奸相杨国忠造成的,杨国忠祸国殃民,实在该死。

陈玄礼想除掉杨国忠,他告诉了东宫的宦官李辅国,让李辅国去转告太子李亨。李亨拿不定主意,内心犹豫不决。

当时有吐蕃使者拦住了杨国忠的马,向杨国忠要食物充饥,这一幕被士兵们看见了。士兵们大声喊道:“杨国忠勾结胡人,意图谋反!”随后,用弓箭射向杨国忠,射中了杨国忠的马鞍,杨国忠惊慌失措,急忙逃走了。他逃到马嵬驿西门时,被士兵们追上,士兵们诛杀了杨国忠,取了杨国忠的首级,挂在了西门外示众,然后又杀了杨国忠的儿子杨暄。

杨国忠

御史大夫魏方进见状,呵斥士兵:“你们胆大妄为,竟敢杀当朝的宰相!”士兵们不由分说,又上前把魏方进杀了。韦见素听到外面乱糟糟的,就来看看是什么情况。士兵们见了韦见素,举起鞭子就打,打伤了韦见素,幸亏陈玄礼及时出现,救了韦见素一命。

士兵们包围了驿站,唐玄宗问侍从发生了什么事情,侍从回答说杨国忠谋反,被士兵杀了。唐玄宗走了出来,安慰士兵,让士兵们退下,士兵们不听。唐玄宗让高力士问陈玄礼该怎么办,陈玄礼说:“杨国忠谋反被杀,杨贵妃不能再留在陛下身边了,愿陛下能够忍痛割爱,处死杨贵妃。”

唐玄宗听了,说道:“这件事朕自己来处置。”说完,回到了驿站内。

唐玄宗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是万分悲凉,杨贵妃是自己的爱妃,怎么能舍得处死她呢?自己身为一国之帝王,天下之主,却连心爱的妃子都保不住。

杨贵妃

唐玄宗拄杖叹息,犹豫不决。京兆司录参军韦谔对唐玄宗说:“陛下,现在众怒难犯,形势万分危急,为了陛下的安全,请陛下赶快做出决断。”说着就下跪不断地磕头,磕得满脸是血。

唐玄宗说:“贵妃久居深宫,没有接触过宫外的人,怎么会知道杨国忠谋反?”

这时高力士劝道:“贵妃无罪,但是士兵们杀了杨国忠,贵妃却还在陛下身边侍奉,将士们不会安心的,如今只能处死贵妃,将士们才会安心,将士们安心,陛下才会安全。”

唐玄宗无奈,令高力士在佛堂内缢死了杨贵妃,然后将杨贵妃的尸体抬到了外面,陈玄礼等人见了,卸下甲胄,下跪高呼万岁,士兵们也退下了。

唐玄宗认为这是太子李亨谋划的,伤透了心。父子二人在马嵬驿分道扬镳,唐玄宗继续前往蜀地,太子李亨北上灵武,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李亨即位后,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唐玄宗有这样的遭遇其实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他晚年昏庸,重用杨国忠这样的奸佞,宠爱杨贵妃,不听忠良之言,早就没有了当年的英明神武。

马嵬驿兵变对谁最有利,肯定是太子李亨。这一场兵变背后的主谋很可能就是这位太子殿下,他利用了将士们的愤怒,即可以除掉与自己有矛盾的杨国忠,又可以趁机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可谓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李亨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兵变   灵武   太子   禁军   主谋   叛军   长安   贵妃   陛下   好戏   士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