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满”走向人生的“大满”

“小满社”成员在东方艺术中心上演话剧《公交一家人》。

“驾驶公交车穿梭在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之间,这才发现,原来浦东的变化如此之大。”在《小满集》中,上海浦东新区金高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的职工用文字记录工作中的真实感悟。

这本文集正是金高公交读书会“小满社”的阅读项目之一。“公交车厢在很多时候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我们承载不了太多的乘客,却几乎承载了所有社会发展的变量。我们希望可以忠实地记录下这些变化。”金高公交工会主席、小满社会长施政表示。

成立于2016年的小满社,6年来以书为媒,通过女职工阅读、经典阅读等读书活动,帮助职工走向人生的“大满”。

享受阅读,从一本文集开始

“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君子应虚心好学,廉洁务实。”《小满集》的封面上印着关于“小满” 节气的注解,这是金高公交读书会的初心。“在24节气中,小满代表着麦子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的季节。‘将满未满’寓意‘希望’,通过阅读的积累,帮助职工成才,通向人生的‘大满’,这是读书会创建的目的。”施政解释道。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公交可能并不是职业规划的第一选择,”施政表示,“我们也希望《小满集》能作为展示的平台,让年轻职工‘以文会友’,在金高公交找到归属感。”2016年,随着读书会的建立,《小满集》正式创刊,并面向广大金高职工征稿,按照季节划分,每年四期。

“《小满集》所记录的都是公交行业中最真实的人和事。”这句话奠定了文集的主要内容。翻开最新一期的《小满集》,“守‘沪’人”“化身‘Tony’老师”“配药‘小飞侠’”……“知闲”栏目中的“抗疫”故事鼓舞着每一位“金高人”;公交历史、城市故事、深夜食堂、最爱影视……“知间”栏目的内容五花八门,丰富了职工们的下班生活。“知无涯”栏目则记录了金高公交线路途经的人文景观,以及对公交未来发展的展望。

“城市的变迁,其实公交是最有发言权的,”施政表示,“站在公交人的视角,把行业里发生的每一件小事都记录下来,通过文字见证上海的发展,我们想让《小满集》成为这个载体。”

“《小满集》不仅让我们通过文字表达情感,也在写作中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养。”金高公交工会干事陈慧说。作为“小满社”的“元老”,她可以算是与读书会一同成长,“在我从读书会的参与者到管理者的过程中,‘小满社’也从一本文集到拥有一座图书馆。”2018年,200平方米的职工书屋正式建立,为职工提供了一个集“借阅、视听、暖聊、活动、朗读、展示”六大功能于一体的知识宝库。

走进图书馆,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牌匾,上书“础润书坊”。古色古香的屏风、绿植环绕的阅读室、木质条纹的书架……整间书坊都充斥着“文艺范”与“古典范”。在一排排书架上,《元宇宙》《人间词话》《白夜行》……从知识科普到文学评论、悬疑推理,各种类型的书籍应有尽有。“我们希望图书馆能够为职工提供更加便利、舒适的阅读空间,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享受阅读、爱上阅读。”施政说。

丰富体验,让职工“玩得开心”

“你们知道这次疫情,我们都做了什么?有多少同志参与其中?每天每辆车需要消毒多长时间?” 舞台上,“公交哥”的声音里夹杂着三分委屈、七分自豪。2021年,《公交一家人3》在浦东文化馆上演,这部以“公交抗疫阻击战”为主题的剧目正是“小满社”演出的第三部话剧。

“如果说《小满集》让职工‘会写’,那么话剧社就是‘敢说’。”施政解释道。从2017年起,小满社筹划了首部话剧《公交一家人》,由上海戏剧学院郝甜导演、金高公交职工演绎,通过话剧讲述公交人的故事。“提到公交可能很多人想到的都是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形象,”施政说,“但一个行业不是只有苦的,所以我们也想在话剧中将苦之后的‘回甘’挖掘出来。”正因如此,《公交一家人》系列永远都是在观众的笑声中落幕,也在笑声中引发共鸣与思考。

话剧社为年轻职工带来了什么?除了紧张刺激的舞台体验之外,还有勇气与好奇心。金高公交审计室管理员吴佳雨十分享受排演话剧的时光,“在排练的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的胆怯一点点消磨掉,也让我更想要深入了解公交行业,成为优秀的公交人。”

随着近年来“云阅读”的兴起,读书会也将图书馆“搬”到了线上。2020年,“小满社”开启了“金高读书会”线上栏目,每期以视频的方式发布。“线上读书会与专家对话,解构‘高大上’的知识,让大家容易理解,也愿意去‘玩’一下。”施政表示,金高读书会也聚焦当下热点,策划了“我们的颈椎怎么了?”“如何面对家中‘神兽’?”等职工关心的话题。此外,读书会还创立了硬笔书法社,邀请到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陆晞明作为指导老师,在今年7月共同出版了《硬笔书法速成——怎样写好672字高频字》。

“不管是话剧社、线上读书会还是书法社,我们都希望能让职工‘玩得开心’。”施政说。

持续学习,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一辆红色巴士,从中共一大会址出发,途径中共二大会址、五卅运动纪念碑、外滩陈毅广场、浦东开发陈列馆等20多处红色地标……每驶过一处,讲解员便将党史知识娓娓道来。100分钟的“课堂”,包含“中共一大开天辟地”“历史为什么选择上海”“中共二大建章立制”等12个板块40多个党史故事、近2万字的讲解内容。这辆巴士俨然成了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党史教科书。在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这辆由金高公交驶出的“党史巴士”成为上海街头最靓丽的一抹红色。“公交从诞生开始,便一直是市民到达目的地的工具,但党史巴士把公交线路变成了目的地本身。”施政说。

做红车讲解员,可能是读书会成员面临的全新挑战。工会干部柏燕回忆道,在准备讲稿的过程中,除了基础的2万字内容外,还要考虑到交通堵塞、乘客提问等各方面的因素,“最终成稿就像‘滚雪球’一样,直奔4万字。”而作为讲解团的一员,陈慧在登上红车之前,将几万字的讲解词背得一字不漏,“口齿清楚得连‘的、得、地’都能脑补出来”。

如果说“党史巴士”是一次能力上的挑战,那么“出租车调研”就是读书会成员思想上的提升。2021年,作为上海市人大代表,施政带领读书会成员围绕《上海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开始了一场调研活动。年轻职工们第一次收集问卷、线下走访、统计数据,快速了解网约车、出租车的新兴问题。但真正带给他们强烈冲击的,是一次与上汽集团职工的对话。“作为汽车制造行业的明珠,为什么要进入出租车市场?”上汽给出的答案引人深思,“如果不做的话,主动权就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也是我想告诉职工的。”施政说,她希望年轻职工能够保持思考:“如果未来公交无人驾驶了,你能做什么?”

如今,在金高公交图书馆中,总有职工前来询问“好书推荐”;每年四期的《小满集》,职工作家的文字逐渐精进;而明年即将上演的《公交一家人4》,又有了“新鲜血液”加入……“我希望,金高公交的职工们不光做过公交驾驶员、售票员、修理工,还做过编辑,演过话剧,当过美编,”施政表示,“未来,读书会也会从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出发,开展活动,帮助职工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文/饶茗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小满   巴士   读书会   党史   主动权   话剧   上海   中共   职工   家人   走向   图书馆   成员   公交   年轻   人生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