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大学三年网课的“网课一代”要毕业了|网课三年②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樊雪婧

把衣服揉成团塞进行李箱,李滨把被褥和席子一起卷成铺盖卷,拿起火车票,踏上了回家的路。

校园里擦肩而过的,多是形色匆匆的考研人,李滨是同班最后一位回家的“非考研人”,本想着留校找找工作,但一直不太顺利。前前后后投了十几份简历,仅有的两次网络面试最后也以“等结果”而告终。

这一届毕业生,经历了2020~2022年三年疫情带来的三年网课,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认不齐的同班同学,几乎没有的校园活动,没有实习经历的单薄简历,还有被贴上的“网课一代”毕业生的标签。

认不全的同班同学和没有活动的社团

2019年夏天,李滨和大多数00后一样开启了大学生活。从滑县小镇考到省会郑州,李滨给自己的规划的大学生活用丰富多彩都不足以形容。

“想学吉他,还想学街舞,在我们村里没法学这些,喜欢跳舞就只能看着视频琢磨。”李滨回忆说,入学后不久的新生社团迎新大会是他参与的最大规模的校园活动,最符合他对校园生活的期待,“当时一下就加了三个社团,可惜,到现在基本都没有组织过活动”。

网课时代,大量的社团活动被取消了,随之消失的,还有本该多彩的大学生活。

2019年冬天开始,李滨的大学生活开始进入停课——网课——放假的无限循环,每学期的开学总是延迟,但学期末的放假总是提前,少有的待在学校的日子里,也大多是封闭在校园里上网课。

这个学期也一样,从寝室到食堂的两点一线,到彻底封闭在宿舍里,李滨和室友度过了网络找工作的两个月,除了少有的几次没有结果的网络面试,大多数简历都石沉大海。

“没有办法去跑线下的招聘会,很多机会可能就失掉了,不过,好像线下招聘会也很少了,过完年可以线下了再继续找。”说到这,李滨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大学生活突然结束了。“过完年得找工作、抓紧机会实习,毕业设计,再相见可能就是毕业答辩和拍毕业照了,同班的同学可能到时候见面都不认识了吧,毕竟同班的女生都没见过几面,还都是在网课的画面里。”

单薄简历“实习经验”凑不出一行

在本该积累见识、扩展眼界的大学生涯,遭遇封校、网课等诸多因素,失去了珍贵的校园生活,也遭遇了毕业季的身份尴尬。

刘沂源是郑州高校的一名毕业生,从2020年疫情开始算起,刘沂源已经上了3年的网课,临近毕业,小刘发现,个人简历里“实习实践经历”那一栏,一行字都凑不出来。

很多高校都将实习安排在大四上学期,但由于疫情原因,整个学期都封闭在校,没有办法外出实习。“因为担心疫情,暑假也都在家,除了参加过学校一次实践调研活动,什么经历都没有了。”

王檬的求职也卡在了简历关。“这三年,上课、考试都在网上进行,没有实习实践不说,也几乎没有校园活动,编都编不出来,简历可真是惨淡。”王檬学的是管理专业,上半年投了多家公司的管培生,却因为单薄的简历都没能进入最终的面试环节,只争取到了一个实习的机会,王檬视若珍宝。

“总算是有个机会,先实习着积累经验,争取表现优异直接转正,即便不能转正,这不就能丰富一下简历了,等下半年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机会。”

实验课难进行,花费千元凑齐一套测绘仪

被贴上“网课一代”的标签,在张东看来,意味着四年前辛苦考上的双一流高校的含金量下降了。张东计划着过完年就赶紧返校,一边完成毕业设计,一边抓紧时间找工作。

张东是一所名校的准毕业生,大一寒假时,他接到了学校的通知,以后大概率都会使用网课教学。和文科学科不同,张东所学的航道工程专业,许多专业课程通过网课教学效果不太好。

“有些课在线上听不懂,答疑也不是很方便,大家经常约班上成绩好的同学开视频补课,帮大家答疑,还有绘图软件,通过网络学习总觉得有点费劲,但也只能克服。”张东说,但遇上测绘实习、专业实验等需要专业器材的就很难解决了。

“测绘仪都是学校发的,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自己在家就没办法进行,只能趁着在学校的时间抓紧弄,但时间太紧,大家其实都不太熟练。”张东说,班里有同学甚至还花了几千元买了一套测绘仪,方便在家进行测绘实验。

即便是文科专业,杨嘉的情况也没有优越多少。郑州大学传媒专业这一手好牌也被网课打得稀碎。

“实习机会特别不好找,但也必须得实习,我这个专业,不实习就没法找工作。”大二、大三的暑假,杨嘉都让父母托人帮忙找了不同媒体的实习机会。

凭借着优秀成绩和实践经验,杨嘉投了几个大公司的相关校招职位,她都挺进了最后一轮面试,本想着能谈到中意的薪资,却遭遇了最终面的难堪,HR给出的理由是“没有相关项目经验,校园社团活动经验不足,未能达到招聘要求”,杨嘉也因此只拿到了基础岗位。

上了三年网课,考研也得上网课

李滨踏上回家路的同时,同班同学小啜正在进行考研的最后冲刺,刚刚经历发高烧等一系列症状,小啜咳嗽着就恢复了复习。

尽管发烧耽误了好几天,小啜却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心里像放下大石头一般松快,“总算是在考试前阳过了,不担心发着烧去考试。”

小啜是在暑假临时决定加入考研大军的,因为听说工作不好找。少得可怜的线下课、几乎没有的实习经历,让小啜对自己的就业前途感到“没底”,只能读研。

由于开始复习的晚,小啜当时本想着报几个辅导班听听,但却发现线下班都停了,只能报网课。

“可能是学生都在学校里封闭吧,没有线下辅导班,没想到上了三年网课,考研也是得上网课。”尽管觉得网课效果一般,但小啜还是觉得,“听听总比自己摸索强,要不我都不知道该从哪开始准备。”

小啜在网络上找了许多帖子,根据推荐的网课报了名,复习了小半年,小啜对自己很有信心。“这半年才慢慢觉得,无论上什么课,关键还在于自己,把懒惰都归罪于网课,后悔的也就只能是自己了。”

逃到大理去备考明年公考

遭遇了求职难,大四学生王昔决定备战2023年的公考。

早上9点,王昔在大理一个社区图书馆靠窗的座位坐下,面对着洱海打开电脑,开启一天的学习。

11月底,王昔接到辅导员的通知,学生可以自愿申请返乡或者留校。王昔在看到小红书的分享后,也决定“逃到大理去复习”,也顺便整理以下自己的状态。

“毕竟是要毕业了,同学考研的找工作的,心理压力挺大的。”征求家长的同意后,王昔收拾好行李,从郑州出发,和好友在大理集合。两个人实地看了两天房,最后选择了一家小院,两人合租一间,月租人均几百元,重要的是,离小院不远,就是社区的图书馆和食堂。

每天早上起来,王昔便去社区图书馆里学习,午饭和晚饭可以在食堂解决,“感觉和学校的食堂也没啥差别”,王昔想了想,补充了一句,“好像也没吃过几顿食堂”。

疫情开始后,王昔断断续续在学校和家里上过不短时间的网课。不知道是面临毕业,还是面临社会,王昔变得有点慌。“大学四年突然就结束了,但好像啥都没学到,找工作又处处碰壁,总觉得自己太没用了。”王昔说,上了几年网课,突然要进入社会了,就好像“网恋”见了光,有点“社恐”了,不知道如何面对,只能选择用准备考试来逃避,但她也想着,考成功了呢,就有了出路了。

“网课一代”找工作,HR更看重个人能力

李滨、张东、王昔……他们只是1158万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中的一个,缺失实习经历的网课一代真的“难”找工作吗?

此前,前程无忧发布了《“网课一代“就业前景调查报告》,关于“网课一代”进入职场,52%的企业表示不会对这一届学生有观感上的变化,更看重的是个人能力;18%的企业表示对网课为主的大学教育质量不乐观;10%的企业表示更看重毕业生的学校和学历。

张禹是一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HR,他关注到,今年的校招中,应届求职大学生的简历确实变薄了,在大量应届毕业生的简历中,都缺失了实习和实践这一块,这意味着能够体现出优势差别的地方变少了。

“社团活动和社会阅历变少是共性问题,但在相同的资历条件下,我还是更倾向于有实习经历或者社团经历的大学生,因为通过实践或者社团活动,学生们会获得很多锻炼的机会,比如团队合作、职责分工等等,都需要经历才会有提高。”

“网课时代,大学生活被打乱了,线下课成了网课,社团活动被暂停,原本在校园里就能得到的实践机会少了许多,但大家都面临着一样的社会境况,也就在同一起跑线上。”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杨勋表示,HR在遴选人才时,并不会局限于一张毕业证或者几条实习经验。“虽然实习确实可以作为体现个人能力的重要方面,但总体来说,还是取决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比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毕业生们可以在日常学习中,多注重培养自己的这几种能力。”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赵腾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大理   社团活动   疫情   同班   大学生活   食堂   找工作   毕业生   同学   能力   简历   经验   机会   学校   大学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