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的兴衰


豆瓣从出生到现在自带文青光环,在那个天涯、贴吧、论坛盛行的时代,豆瓣就已经是所有文青心里那个最独特的存在。2016年豆瓣正式喊出“自由精神角落”,并在“分分合合”中迂回向移动互联网转型。

每一个喜欢或本身从事社区产品工作的人,都绕不开豆瓣这个话题。而豆瓣身上有许多问题一直萦绕不去;在各大PC时代社区大佬纷纷转型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天涯、猫扑、人人前仆后继倒下,为什么唯独豆瓣还屹立不倒依然是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心中的文艺圣地?有着深厚积累的早期社区代表豆瓣,为什么又不能凭借着自身优势做大做强?而又为何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这个曾经年轻人心中的精神圣地NO.1并未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上次在乱翻书直播间和几位老师聊的比较多,老苏尝试从业务本身视角,来看看豆瓣的发展,希望能共同从豆瓣的发展中获得如何做好一个社区的启发。


看前声明,这里的分析更多是以从业者视角去看如何做好一个社区和商业产品,不代表对豆瓣这个产品本身下定论。豆瓣之所以是豆瓣,正因为它不可以被商业的成功与失败界定,也不是我们可以下定义的产品。如果不是抱着从其兴衰中探寻业务规律的心态,可以点击关闭,避免污了视听。

全文长度1.7万字,附上全文目录

一、唯一的乌托邦豆瓣(上)豆瓣的兴与衰

01 诞生在真正的社区理想中的豆瓣

02 为什么PC时代的论坛三剑客只有豆瓣活下来了

03豆瓣发展过程中走的弯路与启示

战略正确但战术错误的移动端转型方式

战略方向不明确,战略定力不足和机会擦肩而过

文青和“要不要赚那几个钱”的天对立

豆瓣的发展历程给到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二、唯一的乌托邦豆瓣(下)豆瓣社区业务模式的一些问题和启发

揭开那层纱,豆瓣远远还不是一个真正的理想国

1生态的天平开始逐渐倾斜——没有限制的自由可能是互相伤害

2兴趣小组强调平等的异步互动——双向互动的社区模式在供需上难以规模化

3豆瓣的孤岛属性,让用户的累积并不足以形成社区效应

4豆瓣提供的更多的是情绪价值,缺少真正的内容价值

5豆瓣最大的问题是它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好社区,除了“社区理想”这件事的偶像意义以外

三、结语——豆瓣是唯一的乌托邦,美好的东西本身就是有遗憾的


01 诞生在真正的社区理想中的豆瓣

不得不说,豆瓣在整个互联网社区发展史上,甚至是互联网发展史上都是极为独特的存在。因为它诞生的契机和我们今天所谈论的所有社区型产品都截然不同,且无法复制。

在之前的文章《聊聊小红书》中有提到过社区的形成首先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就是一个社区要把同类人群聚集在一起是要有自己相对比较稀缺的资源,例如B站早期的动漫番剧、小红书的海淘选品、快手的视频工具稀缺性、虎扑的体育赛事内容等,无一例外每个社区肯定在早期形成UGC土壤之前都有自己的那把“刷子”。因为这些稀缺的商品属性或内容资源属性,把同类人群天然聚集到了一起,从而有了UGC的土壤和空间。

但豆瓣是非常奇特的,无论是从豆瓣的发展之初到豆瓣社区氛围已经相当成熟的今天,都不存在什么资源是豆瓣有而别人没有的。豆瓣的影评,并不建立在自身拥有强大的小众电影资源,豆瓣的豆列也不依托于拥有丰富的音乐版权,豆瓣的小组更加是开放交流互动的阵地。豆瓣其实是唯一一个真正的构建在人以群分的社区,是真正的人群特质之间的自然相吸,聚在一起的平等交流的兴趣互动社区。

豆瓣诞生之初有些比较特殊的天时存在。截至2005年年末中国互联网网民人数才1.1亿,其中城市人口9168万,那个时候喜欢网上冲浪的就是城里的时尚青年。

由于互联网PC时代早期的普及率并没有那么高,本身做了一次人群筛选。在PC时代有电脑主机,并且使用功能不仅局限于门户信息获取和打游戏的人,又有意愿真正去分享去交流的人群本身就是文化水平、认知水平要更高一筹,且对互联网平等友好的交流有着渴望和憧憬的一批人。

而PC时代的信息是开放式的结构,信息更多是流通和共享的,平台与平台之间并不是相互封闭无法流通的,所以也造就了在完全可以在其他网站看电影,但是来豆瓣写影评的奇观。因为对于那个时代的互联网而言,没有什么是一个链接无法解决的,豆瓣就是所有电影的“评论区”。当整个PC用户搜索电影、书籍甚至是音乐的时候,很有可能就被检索或超链到豆瓣上面。

但同期豆瓣其实也还有同类的对手,猫扑、天涯、人人等,豆瓣之所以依然能从虎口里拔牙,聚集文艺青年中的文艺青年,其实还取决于豆瓣团队本身。以阿北为代表的整个豆瓣团队其实是非常文青且理想主义的,他们非常知道文青喜欢什么,并且自己也是这么喜欢着的,所以豆瓣当时就和天涯、人人、猫扑的切入点是不一样的,直接选择了音乐为切入点,然后是影视和书,豆瓣业务发展的过程是极具诗人气质的。团队对业务板块的选择,社区切入方式的选择,自然而然也吸引了非常有针对性的目标群体。

到了豆瓣小组推出,虽然同样和当年论坛帖子的产品形态大同小异。但是豆瓣小组的细节处不难了解到,豆瓣的产品理念是做一个纯粹的平等交流的社区——小组由用户创建,规则由用户构建,内容由用户输出,并且小组可以是相对封闭的真正仅限同好之间交流的小角落。直到今天为止国内社区都没有第二个地方像豆瓣小组这么纯粹,人群的聚集、交流遵循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和公平。但后面会提到,这种自由和公平也有着一定问题。


从豆瓣的起源来看:

l 豆瓣得益于PC时代信息结构的特性,在没有稀缺资源的前提下聚集了最纯粹的文艺青年

l 豆瓣小组拥有高度自由和开放的表达环境,帮助滋养了更多元的人群类型

l 豆瓣从书影音角度的业务切入精准命中了目标用户

豆瓣是一开始就目标明确地在朝着一个社区产品的理想在推进,从骨子里它就是一个理想主义的社区。


02 为什么PC时代的论坛三剑客只有豆瓣活下来了

豆瓣2021年月活大概在1000万左右,日活推测在100-200万左右。虽然当年的文青们早已成长为向生活妥协的中年人。但很神奇的在于,豆瓣这种关于文艺的精神憧憬被传承了下来。现在在豆瓣98年自称大叔阿姨的也大有人在,且非常活跃于各个板块,你会发现虽然相隔一个代际了,豆瓣依然很受这届文艺青年追捧,但是你要是问一个98年的文青是否还知道猫扑、天涯,可能会一脸懵逼。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1) 豆瓣积极的移动化,抓住了移动端的小尾巴

早在2014年,豆瓣就开始了自己的移动端进程,豆瓣极其激进的直接把自己切割成若干个子APP,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蔚为奇观,甚至成为后续不再主张分割APP的反面代表。先不论豆瓣把自己切割成若干个APP的做法是否正确,豆瓣的这波算是非常积极的拥抱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反观人人、天涯、猫扑都在拥抱移动互联网上没有对应的敏锐性,当然也不排除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的时候已经自顾不暇。

在2017年之前,豆瓣的移动互联网转型都可谓是非常失败,2017年底和2018年这个阶段,豆瓣才算终于开窍,在产品上做了几个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特征的迭代,推出话题功能,首页分为动态和推荐,开始融入推荐算法能力来分发内容,同时过去分散在各个子APP上的功能在5.0和6.0两个版本里终于开始收敛,豆瓣er们也终于知道哪个豆瓣才是豆瓣。豆瓣的2017年开始踏准了移动端产品的脉络,让原本只有几十万DAU的豆瓣,重新焕发了第二春迎来了一波增长,重新回到了公众视野中。

为什么说动态、推荐、话题是我认为的移动端产品必备的特征之一呢?

首先,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检索的效率和方式与PC时代是截然不同的。PC时代的内容信息供给来源有限,且信息量相对精准需要解决那1亿人群的一些刚需,即游戏、电商、影音等网上娱乐和信息获取需求。所以PC时代的内容信息总量、来源、信息分类都是相对确定性的,外溢出来的少数交流、讨论的信息是很容易被捕捉到的。

因此,你也会看到整个PC时代都是围绕hao123、门户网站、百度搜索等这类结构为入口,要么是主动的信息检索行为,要么就是平台分门别类进行的有限信息分发。已经足够满足当时的用户。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民基数指数级增长,内容的来源和供给方式也发生巨大变化,内容信息总量也井喷式增长。网民对内容信息的需求也从信息不足到信息过剩,从主动获取到被动推荐。随着内容累积,和信息过剩,个性化推荐对内容本身的分拣是必然趋势。

其次,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流通属性和PC时代也截然不同。其实过去PC时代的所有的流量端口只有门户导航和搜索工具,所以PC时代的网站和产品本身更多关心的是是否能从门户或搜索工具,或者直接从地址连接本身带来相应流量。也就是内容分发工作在站外承载了一大部分PC时代的信息又是高度共享和开放的,一个超链,一个搜索就都可以定位到网站内的帖子。在网站内去构建一个很强大的内容分发系统?对不起,那是搜索产品和门户导航考虑的事情。即使有,也应该是“编辑推荐”。但这一切到了移动端就截然不同了,流量都是在APP内进行自循环的,内容也一样,搜索和推荐如果不好用一个内容平台凉一半。曾经有多个主打内容情怀的APP仍然像经营杂志那样经营内容,不出意外都消失在移动互联网的名册里了,倒不是说内容情怀不对,算法一定无敌,主要是时代变了,单纯做内容情怀不需要APP,而既然做app就不可能再依靠少量有限精品内容满足用户多元的复杂的且精准的信息需求。

再次,过去能上网冲浪的人人均表达欲井喷,1亿网民里0.99亿都是城市人口,普遍有着更高的文化水平,在当时表达介质有限连日记都很流行的年代,PC时代并不用太担心自己的用户UGC表达的意愿和能力问题。移动互联网耐不住目前基数已经是过去的10倍以上,看的人肯定比发布的人多,如何形成“UGC”的良好氛围,总不至于一直靠过去的老梗来度日子。所以,话题变得非常重要,为什么?虽然现在抖音、快手等等在发布工具上卷到难以置信,但老苏始终认为在所有刺激UGC发布的逻辑里面始终遵循这么一个公式——发布动机>发布门槛>发布玩法。而发布动机又取决于发布意愿、正向反馈、利益刺激三个关键因素,用粗俗的话翻译过来就是“千金难买我乐意”,用户要是没有可参与的瞬间动机,或了解到自己可参与的内容,有100个剪映也解决不了社区UGC的难题。所以话题是个最基础的,也是最有效的促进UGC发布的抓手。

最后,动态这个玩意儿,就是在PC时代大概率很难出现的“关注关系”的强依赖和需求。


所以,豆瓣2014年积极主动进行移动化的尝试,在历经3年的弯路后正确摸准了移动端产品的基础特征,相较人人、猫扑、天涯来说还是先进不少。


2) 豆瓣影评在移动端继续封神

社区最难做的就是天时和地利,有没有聚集同类人群的天时地利决定了社区能不能形成。豆瓣早期得益于PC时代本身的特性和本身业务方向的选择在没有“独特资源”的前提下还是能够聚集一批同类兴趣人群。

但在移动端时代,这个几乎是不可能的。移动端APP之间的信息不互通,账号体系不互通,APP和APP之间就是天然的一堵墙,这个特性也更加导致每个APP都在尽最大可能保证自己花费了高昂代价拓展过来的新用户不流失去其他APP做了很多防引流措施。这让移动端更加像一个又一个互不联通的孤岛。所以,如果你不是因为有“独家番剧”“独家直播‘’“独家版权”或者是“独有的信息来源”想要把人群聚集到你这个孤岛上是非常困难的。

好在,豆瓣影评在PC时代凭借着深厚的累积,再加上同类市场上几乎没有敌手,让豆瓣影评成为了不可替代的存在。而影评是一个会随着新作上映不断被需求和炒热的东西,所以豆瓣在移动端时代依然能够凭借着豆瓣影评的热度和近几年(疫情的当下除外)电影市场的火爆跟着分到一杯羹,吸引到新一代的年轻人进入到豆瓣。


为什么豆瓣影评能够成功?为什么不是猫眼。

其实这个问题和云音乐的乐评有异曲同工之处。首先是人群质量得到了保证,前文讲豆瓣社区的形成里已经比较详细的论述,这里不再展开。这些人早期输出的认知和内容奠定了豆瓣影评的基本基调。

其次,阿北在豆瓣电影评分八问中提到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就是豆瓣影评的评分机制是非常长尾和公平的,它不会受到某个行业大咖或者少数KOL影响。这也就意味着,有着巨大商业色彩的电影行业,无法利用万能的金钱法则搞定少数KOL来影响电影最终评分(当然这点在现在反而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后面会提到成也萧何败萧何)。豆瓣的电影评分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就代表着“用户的声音”,一个纯粹的没有利益入局的场景。评分的人数基数越大,就越能代表一个电影在大众心目中的真实评分。

再次,和电影本身的特性有关。真正好的电影作品往往是经得起反复品味,同时文论经过多少代际人群的迁移,经典可能终究还是经典。随着时间推移和累积,经典电影下的影评内容不断累积,优质评论会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去看豆瓣影评top250,《肖申克的救赎》、《霸王别姬》等等,你会发现豆瓣这个榜单基本挑不出任何毛病来,反过来更加神话了豆瓣影评的权威认知。当然,这个事情也是有双刃剑的,对于新晋电影而言反而比较难拿到比较不错的评分,影评的累积和形成是需要一定时间累积的。

所以,豆瓣影评占了天时和地利,早期自由良好的影评环境最终造就了豆瓣影评的YYDS,国内所有影视作品如果能拿到豆瓣影评的高分评价可能比拿金鸡奖还管用。


3) 豆瓣小组一个比较特立独行的存在

如果仅仅只凭豆瓣影评,豆瓣几乎是无法维持当前的发展态势。豆瓣小组是豆瓣的第二灵魂所在。但豆瓣小组的整套机制、甚至用户群和豆瓣影评是有较大差异的。

豆瓣小组是最早做封闭式的兴趣小组的产品之一,理论上讲,任何封闭式的兴趣小组在移动端是无法带动规模增长的。不过,豆瓣小组因为封闭小组的属性,还有能躲避诸多纷杂声音的特性,衍生出了一个非常适合传播小道消息、民间趣闻、占星算命、同城交友的空间。可以说豆瓣小组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的内容社区,快手的去中心化仅仅限于推荐的去中心化。

豆瓣的小组创建也是完全自由和开放,所以你能看到各种奇奇怪怪的小组例如小毛小病研究中心、社会性死亡小组等。你也可以在豆瓣小组里看到任何内容,也就逐渐衍生了像豆瓣鹅组、豆瓣八组等超级现象小组。


行业内都开玩笑,豆瓣的鹅组和八组支撑了豆瓣DAU的半壁江山。豆瓣小组对于豆瓣本身的意义在于扩宽了用户人群,因为豆瓣小组类型的丰富间接的吸纳了更多元的人群构成。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其实豆瓣小组的用户群和豆瓣影评是截然不同的。和其他社区发展的一般路径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小红书、B站等都是基于原本的用户群向外逐步扩展,但整体用户行为特征和属性都遵循一定的相似性。而豆瓣小组和豆瓣影评并不是同一个内核,更像是两个独立发展的产品,各自吸纳了一部分人群。这种社区的发展模式有着比较大的弊端,后面再详细展开,但切切实实让豆瓣除了豆瓣影评之外拿到了通往移动端的第二把钥匙。


虽然说,豆瓣顺利穿越了多个互联网发展的周期,直到今天依然是年轻人心中的文艺圣地。但发展至今用户体量从千万级跌落到百万级,在互联网行业的商业风暴里成为一个近乎透明存在的豆瓣,也算不上多么成功。即使豆瓣不需要俗人的“成功”,但就社区产品本身的发展程度而言豆瓣也踩了很多本可以不用踩的坑。


03豆瓣发展过程中走的弯路与启示

1) 战略正确但战术错误的移动端转型方式

前面说到豆瓣之所以能穿越周期存续到今天,正因为其移动端化的积极转型。但豆瓣也众所周知的早期因为分化了N个独立APP而被用户诟病,也是至今为止很多人认为豆瓣之所以移动端化以后从千万用户量级变成一度只有几十万DAU的小APP的罪魁祸首。

据豆瓣员工聊到,当时的阿北其实也是极富进取之心的,认为豆瓣的业务有很多,不管是影评、豆列、小组还是音乐都应该可以独立成为一个APP发展壮大,能让豆瓣覆盖更大的商业版图,所以这也是当时阿北在移动端分裂豆瓣的初衷。

其实老苏觉得,阿北当时的战略思考本身是没有问题的。纵观今天的几大巨头,无一不是在不同领域推出不同的独立APP,就连同一个产品也会有淘宝特价版和淘宝、抖音极速版和抖音。豆瓣在PC端日活一度达到千万级别,爆炸式增长的移动互联网,谁能说豆瓣没机会成为半个腾讯?

但是,豆瓣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而这个错误甚至贯穿着豆瓣发展很长时间——太过天真和理想主义。任何事物的假想成立必然有其必备条件,理论上分而治之各自独立发展加起来能有一个更庞大的豆瓣帝国的想法,完全忽略了当时豆瓣自身的实际情况:

①豆瓣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支撑自己宏伟的构建豆瓣APP矩阵的战略?要知道任何一个独立APP相当于独立的业务线条,以音乐业务为例,从版权商务、到曲库、到产品、到技术到算法到运营和市场人员,才能维持一个音乐业务在竞争残酷的零和游戏里面获得生存的机会,彼时豆瓣员工规模大概只有百人左右,单一个虾米音乐可能就比豆瓣的人数还多,这就注定了战术上分APP的做法会导致每个独立APP只是蜻蜓点水。

②豆瓣每个独立APP的业务完整性和业务厚度是否足以支撑多APP发展的战略?可能有人会问,人数多寡并不是一个业务的核心成败的关键。没错,但看人员规模本身不算什么。但重要的是与之对应的是业务自身的“厚实”程度。前面有讲到PC端和移动端的重要区别,PC端讲求的是信息共享,信息是高度流通的,移动端却是封闭和自成一格的,如果说PC端是1+1>2,移动端一定是零和博弈,非此即彼。这带来的变化,就是每个APP的内容或体验的绝对浓度必须足够高,才能够吸引对应的目标用户群。对于PC端而言,信息可以靠链接快速互通,用户迁移成本几乎为零,所以拓展产品和业务边界来获取用户的边际成本是越来越低的。移动端则恰恰相反,就算有庞大用户量的主APP也很难为其他APP带量,必须保持每个独立业务在细分领域市场上的竞争力才能获取对应用户,这就意味着每拓展一个APP和独立业务其用户成本都得从0开始,甚至会更高。这也是直到今天,腾讯也没办法凭借QQ和微信两个流量杀器,做出自己的微视的原因,在移动端只要资源和体验浓度不OK,灌再多流量也无济于事。

再回顾豆瓣整体的业务模式,前面也有提到,那就是“没有所谓的独家资源”,豆瓣影评上不能看电影也不卖电影票,豆瓣音乐没有音乐版权,豆瓣小组本身就只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互动社区。任何一个业务都不具备独立硬刚当时同赛道竞品的能力(除了豆瓣电影),也没有投入人力和资源去发展“独家资源”。

所以当阿北抱着PC时代的惯性思维,把豆瓣拆解成若干个子APP,从战术层面来讲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战略与之对应的后续打法应该如何,只是单纯理想的认为我APP越多是不是用户量越大,忽略了在当时豆瓣的整体情况和业务模式下,这样反而把没有太深业务根基的豆瓣的优势全部拆散了,分散了优势,导致每个APP都看起来非常不能打。而豆瓣的老用户也会有找不到“家”的感觉。

③提到用户找不到“豆瓣老家”在哪里,其实也是当时战术上的一个巨大失误。PC端产品向移动端转移,首先必须是完成用户的跨端迁移,也就是说就算未来战略是希望多面开花,你也得先合再分。在移动端还没有一个大豆瓣的时候,PC用户迁移会失去精准的目标,在用户迁移过程中会有比较大的损耗。结合上面所说的,分家意味着分散优势,也导致PC用户原本可以同时使用豆瓣小组、豆瓣FM和影评等诸多功能,下载移动端以后反而只能得到其中一个功能的体验,那还不如继续玩PC端呢。最终从拉新角度来讲,豆瓣的资源浓度和体验浓度不足以让7个APP独立获客,而在转移PC忠诚用户的时候又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和哪怕只要和PC体验保持一致的阵地。可谓是两头不讨好。

④另外,企业的运行成本才是关键的现实而又致命的问题。我猜阿北在设定这个战略之初,可能也完全没去预计,如果每个独立的APP都要获取新增用户是多么贵的一件事情。按照早期移动互联网的获客成本2块钱来算,刨去豆瓣本身品牌可能带来的自然新增,要做出一个百万级日活的产品,至少需要将近500-1000万的月活用户量,每个APP按照他的设想都能四面开花的话,一个APP前期投入就得在千万元上线,而当时豆瓣分为豆瓣FM、豆瓣广播、豆瓣购书单、豆瓣阅读、豆瓣小组、豆瓣电影、豆瓣活动7个APP,分分钟光市场费用就得上亿的节奏。所以每个APP得不到太多的资源,甚至可能很快发现不对劲逐渐对独立APP们不再追加投入,迅速放弃自生自灭。直到15年不得不逐渐迁移PC功能逐渐合体,但早已错过了一个黄金时期。


2) 战略方向不明确,战略定力不足和机会擦肩而过

在大多数公司哪怕是神一样的战略型选手阿里巴巴的成长过程中,也不一定能确保自己的战术始终是正确的。但大多数伟大的公司都会有一个共同点——战略定力。只要保持极强的战略定力,坚持正确的方向不变,战术的阶段性错误是可以自我调整和修正的。

但很遗憾,豆瓣显然不是这样的一个存在。在分裂7个APP以后,大家经历了短暂的探索,便迅速否定掉了过去的战略。据闻,阿北也比较关注数据,且比较敏锐,但这也让很多内部孵化的项目快速的被调整方向,7个子APP中如果短期效果不佳,也会逐渐的不再投入,阿北会把战术上的错误归结为战略方向上的问题。不仅是在这个事情上面,在很多事情上面阿北及其团队都表现出浅尝辄止的执行结果,在战略上很少看到能一直推行下去的事情。

豆瓣的FM,如果当时能够下定决心坚持做下去,那么至少在音乐的竞争版图里将会有一席之地。当然这里也有诸如上面提到的,豆瓣更注重“产品”,以及思维模式仍然停留在“PC模式”下,导致可能团队并未意识到大力做一款产品除了在产品UI和功能设计上,还有版权、商务和更多UGC模式,在决策时仅关注产品层的短期数据,这些都非常容易带来“看似理性合理”的战术频繁变更。


纵观整个豆瓣产品发展历程从1.0版“随时随地查询最靠谱的书影音评分”到2.0“汇集一亿人的生活趣味”再到“我们的精神角落”到6.0又回到“你的书影音世界”,而豆瓣的功能重心也是从最早的豆瓣影评,到中间推出小事功能、群聊功能,再到都后面的话题等。豆瓣经历了工具→通讯→社交→社区→工具的波折。那个年代,可能没有人去清晰界定什么是工具什么是社交什么是通讯,豆瓣的产品发展是自由的,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但前文有提到,移动端是个零和博弈时代,没有人可以界定豆瓣是个什么产品,但是如果连豆瓣自己都界定不清楚自己要往哪个方向去发展,就必然意味着在每一块儿的投入都不够深入,最终的结果就是在任何一块儿的体验都没办法获得用户累积。如果豆瓣一早就定义清楚自己想做的是个社区产品,聚焦UGC内容的沉淀,那么豆瓣发展至今,将沉淀无数UGC内容的瑰宝,可能涉及生活时尚书影音等多个领域,从这些领域的内容资产累积来讲,就算后续出现抖音小红书,豆瓣也未必不能有一战之力。


而如果豆瓣如果从一开始就很坚定的继续做大做强书影音这条线,我相信整个豆瓣团队也能逐渐从战术执行中意识到补齐“资源”和整个业务链条的重要性。豆瓣FM或许能成长为与虾米音乐甚至是云音乐齐平的APP。豆瓣影评完全可以秒杀猫眼电影、淘票票等平台,甚至可以和线下绑定走出更多属于豆瓣们的新观影方式。豆瓣读书更是一个非常符合豆瓣用户定位的巨大市场。书影音扎进去做,哪一个都能开花。

在老苏看来,可能豆瓣真的并没有完全笃定的想清楚自己的战略方向是什么,没有一条自己要发展的脉络。更多还是凭借对完美社区形态的理想而自由展开的,围绕人比围绕内容要更多一些,也体现了最朴素的对一个线上社区的全部期待。


3) 文青和“要不要赚那几个钱”的天对立

社区的商业模式一直都还是一个未被完全挖掘和实践的事情。所以社区赚不到钱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之所以把赚钱这件事列入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致命问题,是在于豆瓣完全可以赚到比现在更多的钱,但他选择不赚。

据说当年有人问阿北为什么豆瓣电影不尝试去做电影票务,阿北当时的回答是觉得能赚的钱太少。我们今天来看下猫眼电影,猫眼电影2021全年营收33.5亿,净利润5.4亿。从体量和净利来看都绝对不能说少,也可能有钱人的“小目标”确实和我们普通人视角不太相同。

其实,这里要给豆瓣和阿北申辩,阿北并不是不愿意豆瓣商业化,事实上据豆瓣团队内部人透露,阿北非常重视商业化,且比较积极主动,并没有表现出外界所说的仿佛视金钱如粪土的状态。

不过老苏依然认为骨子里仍然是文青和“要不要赚那几个钱”的天然对立,这并不取决于阿北的主观态度和反映,而是社区业务的天然问题。

我相信再清高的人也是需要赚钱的,只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赚钱就各有各的想法了,很多脏活累活往往不见得比坐办公室的白领赚的少,但办公室白领往往不太愿意以这样的方式赚钱(当然,互联网打破了这个鄙视链,毕竟程序猿和产品经理的终点可能都是外卖小哥)。文青们对赚钱是有一把自己的天平,赚的钱如果足够大,那么这就是一个看起来很宏伟的大项目,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单子才符合文青对赚钱这件事的定义。但是几十几百的单子,需要一点点累积的辛苦钱,文青们则必须掂量下,是否需要放下身段去做缝缝补补的事情。这里没有绝对的褒贬的意思,正因为有些人的目标是星辰和大海,有着高远的报复,胸怀里装着的是理想,才有了很多学术、技术、社会的巨大进步。只是生意这件事本身就是斤斤计较的,看起来没有那么的有情怀。所谓的“要不要赚几个臭钱”本质上,是赚钱规模大小和对当前主业的耽误程度的权衡。

所以阿北想赚钱,但他更想赚的是巨大的商业模式突破的钱。这也并没有问题,如果豆瓣的账面上始终有烧不完的钱,豆瓣的员工都不需要考虑个人发展和家庭问题,豆瓣这家公司永远不需要应对逐渐高昂的用人成本和经营成本,不去赚那些小钱是没什么问题的。这也不是说阿北本人看不上小钱,放在其他行业里,奔着赚大钱去绝对是正确的,但阿北很倒霉,社区这类产品本身从头到尾就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白的商业模式,所以很难找到所谓那个巨大的突破。存活到今天的蓬勃发展的社区都只能从看起来很没创意和想象力的商业模式做起,广告、会员、直播、卖货等一点点开始做。令人惋惜的是,豆瓣还有这电影、读书这种天然的可在垂直领域内吃下一定份额的商业模式可做,在商业收入上完全可以不至于如此拉胯,而有了更多灵活资金的豆瓣则有足够的实力坚持自己多线开花的宏伟构想了。


4) 豆瓣的发展历程给到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①APP或业务一拆N还是N合一?

l 拆APP错误一:主APP规模都还远远没达到一定体量。这时候拆APP会分流主APP用户群。

l 拆APP错误二:公司资源和人员不足以支撑新的业务发展,这时候拆APP或拆业务会让团队和资金左支右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主业务已经做不下去想要找出路的除外。

l 拆APP错误三:主APP和子APP目标受众群是同一批人,拆完以后会发现用户规模并不会变大。即使有钱有人把子APP做大了,但人群相同,定位相同,功能或提供的内容服务相同最终迟早还是要合并回归到主APP上,比如快手的极速版。本质上商业模式一致、目标受众一致,肯定是集中在一个APP上的规模效应和利益最大。

l 什么时候必须拆业务?——主APP用户量规模已经到达天花板,且主APP的人群构成开始越来越复杂,且部分有机会能够孵化出来的方向和主APP之间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不相同的情况下,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以及决心,那么恭喜你,可以独立孵化新的APP了。好处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日渐臃肿的主业务,缓解一系列不同人群带来的生态冲击,同时能够吸纳具备差异的不同受众人群,更重要的是能开拓全新的商业模式。比如说虎扑孵化出来,但是与虎扑截然不同的得物。真正的拆业务或拆APP一定是新的产品模式,而不是把原有的体验四分五裂

②虚无缥缈的战略到底重不重要?

什么是战略,我粗鄙的认为,战略绝对不是针对竞争对手和行业格局一通操作猛如虎的分析后得出的策略,也不是那种高高在上要拯救人类的虚无缥缈的愿景。

真正的战略其实最关键的就是清晰的定义我现在到底在做个什么事情,以及我接下来10年甚至20年要做什么事情。

好的战略之所以至关重要,因为在一个企业和一个业务发展过程中会有无限可能性,看起来豆瓣可以做即使通讯群聊,好像也可以做社交同城,貌似也可以做影评,可以做音乐,很多时候确实也都能做。但企业和业务的生命是什么?人缺胳膊少腿都可以活下来,但是如果失去了心脏就必死无疑。好的战略就是时刻确保和明确,什么是公司主线,是不可退让的,其他的都是支线,必要时都可以壮士断腕的。在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强化心脏的供血能力,才能滋养四肢百骸。

我们做业务都需要清醒人知道资源的有限性,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就必须想清楚什么事是可以舍弃的,什么事虽然可以做但我们不去做的。


③战略定力和灵活转型管理者要怎么区分变与不变?

这件事真的很难,因为大多数情况我们也只能马后炮的来分析战略坚持到底是“迂腐”还是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在没有结果之前,没有人能判断战略方向到底该不该坚持,万一错了呢?

实力踩坑选手老苏,经过多年的战略摇摆后,自己得出一个经验——

l 战略上必须坚定,战术上可以摇摆。大的方向不能轻易推翻,不能因为一次活动或一个功能就否定一个大方向,但战术上也就是具体做事的策略和方法上需要频繁调整。以社区为例,坚信内容价值为主,社交价值为辅,所有的工作都围绕如何不断的产生更多内容价值展开,哪怕看起来可能某个活动里面带了社交元素而成为了爆款,也不应该马上调转车头直奔社交化。真正的战略方向是长期价值,一两次的局部成功或局部失败都不足以改变战略方向。

l 万一错过了巨大机会呢?首先,当前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缓慢发展的阶段,真的不必过度忧虑你会错过什么。其次,真正长期有价值的机会,不会在一个季度就让你错过的,如果一个季度没抓住后面就没有的机会,不抓也没什么关系,因为迟早也要失去你也抓不住。再次,如果主营方向并未受到巨大冲击,或明确验证错误的前提下,你继续坚定主营战略方向,最多让你有可能错失一个锦上添花的机会,而贸然掉头则很有可能车毁人亡。

l 什么时候值得调整?战略方向的调优必须是无数次反复验证基础上,以及需要清晰考虑战略方向调整所带来的资源投入产出回报团队结构等等多方位因素前提下依然ROI高的时候可以调整。最好的时间节奏一定是,先逐步扩展你想重新去做的战略方向,随着新的方向越做越大,逐步抽调资源和人力进入新的方向,先立再破,不立不破。

④商业化与业务发展之间如何把控节奏?

其实这个古人刘备在临终前已经给了一个很经典的回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在战略明确且无明确资源冲突的前提下,ROI只要为正,勿以钱少而不为,脏点累点都不是事儿,大钱都是小钱累积起来的,这种类型的商业模式做起来很累无助于大的KPI但往往扛冲击能力也特强

在自身业务主线上的营收模式,ROI只要为正,勿以眼下钱少而不为,这类商业模式是会随着业务发展而发展。

不在自身业务主线上,且会有主营业务资源冲突的情况下,ROI即使为正,勿以钱多而为之。会和主营业务抢资源导致主营业务发展资源不足,且不会因主营业务发展好坏而影响,也就是商业模式和自己在做的事情完全脱钩了。最关键的是,如果想要这类商业模式变大,往往意味着你已经踏入另外一个业务领域,原本你只是在内容领域看到了一定做电商的机会赚到了电商的一点钱,和你真的要去做电商这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事情。不能光想着有内容累积,也想想团队有没有电商基因。


唯一的乌托邦豆瓣(下)豆瓣社区业务模式的一些问题和启发

01 揭开那层纱,豆瓣远远还不是一个真正的理想国

1) 生态的天平开始逐渐倾斜——没有限制的自由可能是互相伤害


在豆瓣八问里面阿北曾提到,豆瓣影评是属于大众用户的,评分的最终结果是由海量用户的真实反馈而来,不会被少数专业影评或商家操控。这也是豆瓣影评至今仍成为影评标杆的原因。

只是时过境迁,虽然豆瓣影评依然是YYDS,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最准确的影视市场口碑参照,但过去那套靠用户来打败商业的方式似乎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当具有倾向性的人群规模足够大的时候,豆瓣影评也能被影响。

PC时代没有这样的问题,因为PC互联网冲浪的并且关注书影音的本身已是高知,移动互联网网民约等于全民,面临的用户群体和构成情况是极其多元和复杂的,大家对同一个功能的使用诉求、动机不一致,完全随波逐流则会导致比较严重的用户群体之间的冲突。

比如饭圈为自己idol作品打call无可厚非,遇到了坚守豆瓣评分从作品的质量观感的老豆瓣er,就会在豆瓣评分的标准问题上爆发激烈的冲突。而因为两个群体都足够大,也就意味着阿北所提到的少数人无法影响大众评分的体系土崩瓦解,而变成不同人群之间对同一影视作品的观念冲突。

这种人群构成日渐多元以后带来的问题,不仅仅体现在关于评分的意见偏差,也体现在对作品本身的理解偏差甚至涉及到价值观问题。


这样的现象,在豆瓣小组更加淋漓尽致的被放大。豆瓣小组的三大特征让它成为一个完全自由的阵地

l 豆瓣小组的创建开放性;用户可以任意以任何名义或维度创建一个小组,小组的名称、内部规则、管理方式都是相对开放的。

l 豆瓣小组的相对封闭性;封闭性主要体现在封闭小组内容不中心化分发,只在小组内流转。豆瓣的小组需要加入才能够发帖,而加入是需要通过小组的组长通过审核才可以进入。

l 豆瓣小组的绝对自由性;豆瓣里的发帖内容审核和内容管理是非常松散的,管理员对内容有更大的权限。完全处于一个自治状态。

在豆瓣小组的参与成员都能自觉的形成不成文的约定的时候,这将是一个高度发展以及能最大程度鼓励人开放表达的场所。

“豆瓣不针对任何特定的人群,力图包纳百味。无论高矮胖瘦,白雪巴人,都能帮你通过你喜爱的东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通过他们找到更多的好东西。”这是豆瓣创始人阿北希望打造的平台,也是这十七年来豆瓣用户所希冀的。

在阿北心目中,所有的用户应该是和他一样的,人性本善,大家在其中相处都能文明相处。曾经的豆瓣也确实如此,前文提到也正因如此豆瓣小组可以说是百花齐放,诞生了形形色色有趣的小组,豆瓣小组里藏着人间百态。

可是当用户构成日渐多元复杂的时候,豆瓣小组的这种不设防的产品机制就成为了一把双刃剑,也为人性阴暗的一面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去年货拉拉案后,豆瓣小组出现了一个短篇漫画,女乘客直接斩首男司机。

豆瓣的小组讨论申请加入,可以过滤不同意见,形成自我洗脑,不断极端化。


豆瓣有容乃大和对人性的绝对信任,最后也导致近两年豆瓣频繁被约谈、下架。而看起来的绝对自由,除了带来的监管风险外,也会为社区生态带来致命伤害——核心群体利益会逐渐被冲击。当自由失去限制,小部分群体的“自由”则会严重侵害其他人群的体验。这点在豆瓣小组反而因为其相对封闭性体现不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关起门来各自过日子。在豆瓣影评这样的相对开放的信息环境里,难免会有越来越多的撕逼、谩骂等体验比较糟糕的行为。


哔哩哔哩CEO陈睿就一直坚信正向价值的内容力量。老苏也深以为然。老苏认为真正好的社区应该是有明确好恶和自身的价值判断的。


首先,有限资源下对恶的资源倾斜就是对善的惩罚。社区就如同一个城镇,城镇的配套硬件设施和能提供的资源服务在单位时间里面是有限的,如果城市人口无序扩张,必然就会导致资源挤兑。这个时候如果没有自己的优先权重,就会导致资源相互挤兑,尤其是当新进的人群变成一个社区氛围的破坏者而不是建设者,这个时候如果平台依旧保持所谓中立态度,那就会任由社区生态失衡,社区发展陷入崩溃边缘。

其次,社区的激励系统会因为纵容而失效。建设性行为没有奖励,破坏性行为同样没有惩罚,甚至往往现实中负向情绪和负面传播更容易活动所谓的“社交激励”,平台如果没有在人群利益上有所倾斜,鼓励什么,不鼓励什么,最后就会导致负向内容不断发酵。

最后,负向内容往往只能实现短期情绪价值,并伤害社交激励的正向循环。为什么说要相信正向内容的价值呢?负向内容往往只能实现短期情绪价值,但你要知道人类活着总是在不断寻找希望和正向情绪的,负向情绪最多只能作为宣泄出口。负向情绪和负向内容的价值,也是相对比较短暂没有长期生命力。另外,负向内容往往也容易引发更多负向情绪,如果一个社区充斥着戾气,逐渐的“社交激励”也终究会变成撕逼、扯皮、谩骂等负向行为,让所有的表达和内容发布者失去最原始的动力。一旦放任负向内容,整个社区生态将进入一个自我消耗的恶性循环当中。最后,所有负向价值的内容都不具备任何商业价值。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很多匿名社区最终都销声匿迹,因为匿名放大了负向表达,负向内容的生命周期和其价值都会让整个社区进入消耗,很难再相互吸引而扩大规模。


所以,没有任何倾向性的平台看起来非常理想,何尝不是一个躺平的甩手掌柜。表面看起来美好,深究起来恰恰是毁灭心中乌托邦最快的方式。


2)兴趣小组强调平等的异步互动——双向互动的社区模式在供需上难以规模化

回到社区业务这个领域里面来看这个问题,这里先不提影评,因为豆瓣影评不论做的再强,基于影视作品的评论本身也很难构建起一个社区基本的生态自循环,因为所有的影评主体是影视作品本身,也就意味着UGC表达并不是开放命题,必须围绕作品。这样很难有更多的优质内容产出,也很难形成用户关系沉淀。

这个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及社区业务的基本模式,这里老苏做了一个小的迭代


以此来看,豆瓣影评没有稳定的内容供给者,而输出的内容本身局限于影视作品,同时用户的互动主体是影视作品,这里面自我表达和影评er的存在感在豆瓣整个产品体系的设计中是比较弱化的。


这里可能会个问题,社区产品一定要遵循这套逻辑么,不遵循这套逻辑难倒就不是社区了么?社区产品可以被定义么?社区当然不止这一种,社区产品也不可以被定义,社区产品的本质就是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

我相信阿北也好和豆瓣的早期团队也好,根本没有那么多后来的这些条条框框和方法论,从豆瓣产品的发展脉络来看,他们最早其实想做的一个社区更接近于“交流”“互动”介于社交和通讯产品之间的,不管是推出群聊、广播还是同城小组等等功能,豆瓣当时的参照物应该是更偏向于QQ。

在豆瓣诞生的年代,还没有B站、抖音、快手、小红书、知乎这类以内容价值为核心驱动因素的社区类型,更多的是微博、QQ这类及时通讯或blog类产品。豆瓣的广播=QQ空间,兴趣小组=QQ群、群聊=QQ群、豆瓣同城=QQ同城,这么一对比你就会发现有极其相似的地方

如果我们抛开上述的这套内容社区的基本模式,我们说豆瓣本意就是这么一个介于社交和通讯之间的,为了促进同好更好交流的产品。那么豆瓣今天的局面就不值得可惜了,在有真正的及时通讯大佬QQ和微信存在,豆瓣如果从异步沟通交流走向实时沟通交流,在核心体验上是很难带来质的飞跃的,不管是关系浓度、通讯方式、便利程度等都没一个可以打的。豆瓣在真正的社交通讯软件面前,就像书信往来和手机通化之间的差距,只能保留点从前车马慢的浪漫情怀。

而如果豆瓣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专注去做异步的沟通交流互动的时候,其实就是对标贴吧,落回到异步互动中去了,豆瓣和贴吧这类的互动式社区是不追求内容价值,而强调同好之间的平等互动的,这时候我们就得来看参与互动者的核心诉求——为了获得同类的回馈和互动。互动的人数永远比消费的人数要小很多,更何况需要双向互动,这就让这类互动式的兴趣社区极其容易触碰规模的天花板。

做社区的同行都经常会用一个例子——做好社区产品就如同一个经营一座城市。一个城市的经营涉及到人口、人口生活环境、城市的基建和基础配套,以及城镇的货币系统、招商引资等等,当带着这样的一个视角代入一个社区产品就能发现所有问题都能一一对号入座,人口即社区用户规模、基础配套即产品基建、人口环境即社区氛围、招商引资即引入创作者或机构。在社区这个虚拟城镇中,创作者是城市中各项服务的提供者,这就会延伸出来一个概念叫供需关系,如果一段时间内一个城镇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口不变,但城镇人口极速扩张,那么服务质量就会下降,甚至资源挤兑,导致人口流失。


所以从这点来看,就更好理解一个事实——内容型社区则更容易获得规模的增长, 大量消费者只需要获取内容价值,一个优质的创作者最大可以供给数十万规模的消费用户,这样在规模效应上的效率就远大于追求双向互动认可的兴趣互动式社区。

豆瓣的模式本身就注定了豆瓣不太可能在移动端时代里面获得最大化的规模增长,也许即使没有豆瓣团队走过的各种弯路,豆瓣业务模式体量的终极也就是百万DAU量级。

3) 豆瓣的孤岛属性,让用户的累积并不足以形成社区效应

社区之所以粘性较强且往往后发者难以取代更早做这类社区的竞品,取决于人群聚集到一定规模后同类兴趣人群浓度较高,导致个体用户的迁移再也找不到这一堆人存在的地方。所以一般社区产品跨过500万甚至1000万DAU量级以后在同领域基本稳如泰山。

通常来说,社区需要慢养,在达到同类人群的聚集效应以后则一日千里,发展迅猛。但这点在豆瓣同样无法适用。

l 豆瓣影评、豆瓣小组、豆瓣FM等核心模块之前是相互割裂的,从产品形态上来讲缺少一个能将几个模块有效打通,并且整合利用的产品环节。

l 豆瓣小组的封闭和相互独立的生态,让每一个小组就自成一个小社区。每一个小组所聚集的人群迥然不同。即使豆瓣小组整体规模很大,它可能也很难和真正某个垂直领域的社区去比较人群浓度,在社区的人群归属和陪伴感上面就大大减弱。


4) 豆瓣提供的更多的是情绪价值,缺少真正的内容价值

互动式社区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人大于内容,内容价值稀薄。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豆瓣的相亲小组、同城小组、脱单小组都是年轻人找伴侣的关键途径,尤其是我们那一代的文艺青年,我们会对豆瓣上的同龄人们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觉得爱看书爱看电影爱玩豆瓣的人都不会差到哪里去。甚至豆油成为非常重要的人与人聊天和沟通的渠道。豆瓣的每一条豆油、帖子背后除了内容本身外,有很强的人设属性,就是内容背后的人是谁。

但相对尴尬的是,论社交需求的满足程度,豆瓣是效率低下的,远远不如陌陌、世纪佳缘、QQ和微信。发个帖子,得默默等待,甚至往往需要一来二往现在评论区和看热闹的人插科打诨。豆油发过去,也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在线。熟人沟通大可不必用豆瓣,陌生人社交效率又不高。

当然,没人会把豆瓣真的当社交平台来使用。不过回想一下,我们上豆瓣除了书评影评工具,我们什么情况下会打开豆瓣,我们到底预期在豆瓣上得到什么呢?

好像是内容?可你完全没有预期打开豆瓣到底是去看什么内容的。豆瓣历来也没有太多值得称道的文章、视频或其他内容

为了找到有趣的同伴?又好像并不完全是为了社交。仿佛更多是希望得到同类人群的认同、陪伴,或者看看其他人在干嘛

其实,这本质是一种情绪价值。就是当你寂寞、孤独、无处排解的时候,进入到某个小组里面,吐槽一下,分享一下,无论是吐槽还是分享你的动机都不是为了成为所谓的KOL然后赚钱,你真的只是希望有一群懂你的人给你一些反馈,你也会期待,到底会得到什么样的未知的反馈。核心是得到某种情绪的回应,情绪回应完毕就结束了,很长一段时间你都不再会继续发帖。

大部分的豆瓣内容是不具备非常长期的内容价值的,所有情绪价值的输出和反馈都是转瞬即逝的,人都不可能一直沉浸在某一个情绪里面。而人与人的悲欢从来都是不相通的,我们会因为一个事情、一个内容而转发,但我们很少因为一个人的情绪而产生多大的共鸣,情绪价值为主的内容对其他人的价值是较低的,也很难形成传播


这也导致豆瓣虽然作为社区鼻祖之一,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沉淀下来太多优质内容,也就跟后起之秀小红书、B站、知乎等等相比并没有内容沉淀上的优势,也很难通过优质内容的传播实现自增长的良性循环。


豆瓣的模式让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不是缺少内容价值,而是没有给真正的优秀创作者提供一个很好的上升通道和环境。豆瓣在处理人群问题上始终都是绝对的一视同仁,可真的忽视了绝对的平均主义会让原本高质量的用户丧失持续为这个社区添砖加瓦的动力,不患寡而患不均也。

站在用户角度来看,作为真正有价值的创作者,辛辛苦苦输出有价值的内容,如果是在豆瓣影评里面,打不过那些更早的发布者,因为长年累月的沉淀更容易有更多的赞,后发布的人很难出头。即使偶得神笔,但影响力往往仅局限于一个电影的评论区下面。如果是在豆瓣小组,豆瓣小组的封闭性同样会让辛辛苦苦输出的内容石沉大海,更会受到组长的主观因素很可能明珠旁落。

没有创作者不希望自己的努力输出不获得更多人的认同。更何况往往文人相亲,吐槽八卦热闹非凡,认真发帖冷冷清清,侥幸有一两个神贴,然后呢?

不是所有创作者都看商业利益,但必定所有的创作者希望自己能持续上升和成长。为爱发电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单方面发电。

为什么说这是豆瓣最大的问题,因为从这点来看豆瓣并没有真的为自己社区的核心用户提供什么价值,不是么?


5)豆瓣最大的问题是它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好社区,除了“社区理想”这件事的偶像意义以外

豆瓣还有很多产品和业务模式上的细节问题,比如太过在意用户的评价限制了自身的发展,比如产品上彼此没有一套很好的框架将各个业务模块有效连接。这些,都是形而上的书所谓问题。之所以觉得豆瓣根本上来讲,在理想主义的外衣之下并不那么理想,就是从本质来讲

l 绝对自由外衣下,给恶滋生土壤,影响了更多人的生存空间,是不负责任的

l 绝对乌托邦的构想中,却并没有务实的去解决这个城镇人口的供需平衡问题

l 绝对平等的交流中,没有为生产者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打砸抢没人制止,公共交通资源挤兑通勤效率低下没人整治,辛辛苦苦的劳动者未得到应有的报酬且改善生活无望,虽然这个城市的治理者拥有着美好的理想,你认为这是个宜居的城市么?


三、结语——豆瓣是唯一的乌托邦,美好的东西本身就是有遗憾的

写完之后,我唏嘘地发现,豆瓣真正的问题在于:它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好社区,除了“社区理想”这件事的偶像意义以外。


想到这里,我本来想探讨下豆瓣应该怎么做,XMIND都已经列好了。但想想,我又不禁自嘲,也许这都是我瞎操心。豆瓣之所以是豆瓣,本身就是因为它这一身文青的倔强,不是么?对很多互联网用户来说,豆瓣是唯一的乌托邦。美好的乌托邦本身就是有遗憾的,这和乌托邦理想本来就是一体的。


这篇文章,是我耗时最久的一篇文章,前前后后停停写写将近1个月的时间,过程中我强烈感受到内心的那种矛盾:我能够冷酷地旁观任何产品,分析其成败得失。但对于豆瓣,我只能说,并不是所有产品、所有人都要追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其实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有些东西注定是藏在人心底的那点火苗和憧憬。


谨以此文献给豆瓣,唯一的乌托邦;

谨以此文献给我们,还做梦的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豆瓣   兴衰   影评   人群   小组   战略   业务   内容   用户   产品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