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靠边站”,视察连队开玩笑:猪都训练这么好,部队肯定棒

作者:莫孤烟

1966年初,粟裕赴基层部队视察,特意来到原三野的老部队——28军82师245团。

该团有个连队的猪不仅养得膘肥体壮,而且非常听话,粟裕称赞道:“猪都训练得这么好,那部队的训练肯定很棒。”

此时的粟裕,早已“靠边站”,因此不像是领导来检查工作,更像是“专家”前来搞调查研究。既然是调研,就不必那么刻板,免不了开几句玩笑。但玩笑归玩笑,82师的训练确实抓得好也是事实,该师的各项指标都在全军名列前茅,曾在一年前受到总参通报表扬。在那个浮夸的年代里,82师训练不搞花架子,不为应付检查而训练,战斗力不降反升,实在难得。

说起82师,人们也许就会立即想到金门之战。上岛的三个团分别来自28军82师、84师及29军的86师,其中被称作“老虎团”的82师244团是其中最强的主力团。血战之后,244团全部损失,团长邢永生伤重被俘后牺牲。

实际上在登岛作战之前,邢永生已有不祥的预感,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他在部队出发前,命令随行的文职人员全部下船,事实上也是为244团保留了种子。1950年1月,244团重建,主要成员来自34军101师302团,再加上原来老244团的余部,就成为新的244团。101师的前身是江淮军区独立旅,老新四军的部队,战斗力不亚于野战部队,因此新组建的244团仍旧是一支劲旅。

82师1946年才成立,由渤海军区的三个团合编而成,老番号是渤海军区第7师。半年后,华野10纵成立,7师番号改为10纵28师,下辖 82、83、84 团。到1949年全军大整编时,10纵改为28军,28师改为82师,下辖244、245、246 团。

渤海是个出英雄的地方,除了三野的82师(10纵28师),四野的攻坚猛虎师128师(6纵17师)也是诞生于此地,这两个师一母同胞。和128师强于攻坚不同,82师擅长防御,28军“排炮不动必是10纵”的美名,其实就是82师给打出来的。

桃林岗阻击战和塔山阻击战一样,都是彪炳我军战史的阵地防御战典范。这一经典之战的主角正是10纵28师。

粟裕发动豫东战役,原本就是虎口拔牙,是又一次“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要的就是险中求胜。打下开封之后,粟裕杀性不减,接着转兵围攻区寿年兵团。区兵团被困于无险可守的平原上,覆灭只是时间问题,成败的关键其实就在于能否挡住前来救援的邱清泉兵团。

阻击任务自然由10纵来承担,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扼守杞县以南杞太、杞睢两公路,纵队司令员宋时轮便把28师摆在这里。在这一地段上,地处杞太、杞睢两条公路要冲的桃林岗是蒋军必经之路,也是我军防御体系的核心支撑点,其得失关乎战役成败,必将有一场你死我活的恶战。

28师将83团放在桃林岗,承担正面阻击任务。该团是10纵最老的部队,前身可以追溯至抗战初期成立的“八路军鲁东游击第8支队”,抗战胜利后发展成渤海军区5分区警备第7旅14团,华野10纵成立后番号为28师83团。这个团历史长、基础好,敢打善拼,屡立奇功,是10纵的头号主力团。

华野官兵在研究战法

桃林岗距区兵团不到15公里,根本没有机动防御的空间,必须依托坚固阵地死守不退,这和日后的塔山之战完全一致。

邱清泉是宋时轮的老对手了,以往多次交手,彼此知根知底。邱看似凶悍,实则色厉内荏,外强中干,指挥作战常有“保本”思想,轻易不肯下血本。这次东援区寿年是蒋氏亲自下的死命令,邱不敢怠慢,必尽全力,但打起来却是蹑手蹑脚,一开始只是以营级兵力实施试探性攻击,自然难有作为。第二天发动团级进攻,成功占领了左翼由1营把守的张阁阵地。83团把预备队2营调上去反击,几番拉锯之后敌军越来越多,只好放弃争夺。如此一来,桃林岗失去犄角支撑,要独自面对蒋军猛攻。

蒋军主力部队

蒋军第三天的进攻才算是亮出了家底,不仅炮弹毫不吝惜,而且出动了7辆坦克,另有5架轰炸机助战。邱清泉的第5军是中国第一支机械化军队,坦克是有的,重炮也是有的,凭邱在军中的地位,要来几架飞机助战也是不成问题的,可这些东西邱平日舍不得用,不到要命的时候不拿出来。区寿年危在旦夕,邱清泉连攻两天却未能突破,这让蒋氏如何能够满意?邱收到蒋的亲笔信,字里行间杀气腾腾,着实不敢拿自己的项上人头开玩笑,这才出尽全力,喊出了那句“豁上200旅,消灭83团”的名言。

邱清泉给200旅下了死命令:“攻不下桃林岗,按级斩首!”这话可不是说着听的,邱疯子心狠手辣,说得出也做得出,因此200旅人人拼命。粟裕也给83团下了死命令,电话打到前沿,让他们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守住。

再经过一天激战,固守桃林岗的3营只剩下百余人且三面受敌,防御力量已严重不足。但邱清泉的200旅也几乎失去了战斗力,三个团均被打残,实在无力再战。无奈之下,邱清泉只好冒险“钻隙迂回”,虽说侥幸成功,但此时的区寿年已经被俘了。

桃林岗一战,让华野10纵彻底贴上了擅打阻击的标签,尽管也参加了攻打济南的战斗,但表现远没有阻击战中那么出彩。在人们的印象中,10纵(28军)似乎就是天生为阻击而生的,想到防御任务,就立即会想到他们。

1969年“珍宝岛事件”之后,北方防御压力大增,继续向北增兵。总部一声令下,原属福州军区的28军全军北上,划入北京军区内,担负抗击苏军入侵、包围京畿的重任,成为战略预备队。28军尽管后来番号被裁,但82师保留了下来,先后调入63集团军、27集团军、81集团军。渤海子弟兵的血脉,一直流传至今。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渤海   部队   阻击战   番号   集团军   靠边站   连队   军区   兵团   阵地   战斗力   命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