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冯巩去老山阵地表演,越军高度警戒:中国前沿来了俩日本人

1985年12月,越南特工观察老山前线时发现了一些不寻常,于是便立马上上级报道:“中国阵地来了两个高级军官,两个日本人。”

此时的解放军阵地却一片欢欣鼓舞,热闹的好似过年,因为艺术团历尽艰辛来进行慰问演出了。

那为何越南人会说出那样的话呢?两个日本人指的又是谁?

越南人口中说的那两个日本人之一是冯巩,而他之所以会出现在那里,则要从他的身世开始说起。

1957年,冯巩出生于天津,从小就热爱文艺,并且十分有天赋,模仿起当年流行的“样板戏”是有模有样,并且还会拉胡琴。

多才多艺的他在学校时,积极参加宣传队,是当时少有的积极分子。

中学时,他偶然间听到了马季和唐杰忠说的相声《友谊颂》,便立刻被这玩意儿给吸引了。

当他得知学校宣传队将要排练相声节目时,他积极地找到队长申请,幸运地成为了演员之一。

他与同学搭档表演的节目,出人意料地获得了一等奖。

著名的相声演员马季听说天津有两个学生相声说得不错,专门从北京跑去学校里见了他们一面。

见面后,马季觉得这两个人确实有天赋,是个表演相声的好苗子,于是便决定收他们为徒。

就这样,冯巩与他早期的搭档刘伟成为了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的徒弟,而这一年的他只有15岁。

“一名好的相声表演员,不仅要会说,还得能写。”

面对师傅的教导,冯巩牢牢地记在心里,尽管他不知道自己未来能够走到何种地步。

就在冯巩拜师成功的这一年,某工程兵文艺团来到天津,点名要他当文艺兵。

初始和复试对冯巩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挑战,但到了最后一个重要关头政审时,却被卡住了。

虽然当时冯巩家境普通,但他的祖上却十分显赫,曾祖父是民国时期当过代总统的大军阀冯国璋,祖父是有名的实业家,父亲是高级知识分子,母亲也是出身名门的大小姐。

祖上的辉煌冯巩可以说一点都没沾上光,祖父早已将家产 捐给了新中国,母亲则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

虽然有些低落,但刚满16岁的冯巩仍旧觉得未来可期,他还年轻,未来的也还长。

去不了北京发展的冯巩,进入了天津一家纺机厂当钳工,每天勤勤恳恳地打螺丝。

不久后,冯巩就又面临了另外一个选择:去部队当临时工还是继续留在厂里。

有人劝他干脆老老实实在厂里干着算了,去当临时工又不一定能转正。

但冯巩是铁了心想要一条路走到头,毅然登上了前往部队的火车,在辽宁当了两年的文艺兵,却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机会转正,反而在部队整编时被迫离开。

以往在纺机厂的工作也由于长时间缺席没了,他先来到天津市纺织局工作,后来又被安排到天津制线厂,在这里,冯巩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大恩人。

在制线厂工作两年后,冯巩凭借自己的勤劳与艺术才干,获得了厂子里同事们的一致称赞。

不但工作完成的好,还常常在闲暇时候给大家表演节目,逗得大家乐不可支。

1980年,中国铁路文工团的相声演员侯耀文在看报纸时,发现上面介绍了两位非常年轻的相声演员。

出于对人才的爱惜,他觉得这种人不应该被埋没,应该在舞台上为大家带去欢乐,便跟搭档石富宽一起来到了天津要人。

当时制线厂党委书记叫陈逸民,对于这个年轻小伙更是十分看好,当他得知中国铁路文工团想要带他入团时,二话不说直接建议党委为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开绿灯。

陈逸民还大方的表示:“他们的才华不能埋没在这里,但如果到了北京以后他们的户口解决不了,那么相关的费用都由我们出。”

就这样,冯巩和自己的搭档刘伟被侯耀文带入了铁路文工团,成为一名真正的相声演员。

不久后,在恩师马季的提携下,冯巩又来到了中国广播说唱团,师徒二人再续前缘。

有了师傅的呵护与指导,冯巩进步飞速,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作品。

1985年,“心连心”艺术团邀请冯巩与搭档刘伟一同前往老山阵地进行慰问演出。

在出发前,冯巩左思右想,最终还是给自己的好友秋林留下了一封信:“如果我没有回来,一定要帮我照顾好妻儿。”

此时的冯巩只有28岁,他的儿子也刚刚出生不久,可谓是他未来还有着大好的人生,那么他为何会留下这样一封“遗书”呢?

新中国成立后,以往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于是便疯狂地专注于自身发展。

但我们的邻居越南却并不太平,念在两国之间友好的关系,尽管我们自己过得也并不算好,却依旧为正处于战火之中的越南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帮助他们赶走法国、美国。

可惜,好心没好报,越南可谓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国家统一后便自认为天下无敌,自诩“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对周边国家不断地进行骚扰,甚至公然入侵缅甸、老挝等国家。

我国与越南接壤的边境云南也遭受了不少的骚扰与袭击,双方之间冲突不断。

1979年,一场对越自卫反击战,直接将不可一世的越南打得落花流水。

但越南似乎并未吃到教训,又将目光瞄向了我国边境老山,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物资相对匮乏。

1984年开始,越南便开始了长期对老山的骚扰,双方常常发生交战。

而冯巩就是在在这种情况下来到的老山阵地进行慰问演出的。

即使战争形势十分乐观,但毕竟是前线,炮弹可不长眼,不少人听到要上前线演出,直接表示了拒绝。

只有冯巩,前线的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保家卫国,他们都不怕牺牲,而自己不过只是去表演一段时间罢了,又有什么好怕的呢?留下一封“遗书”后,便跟着慰问团来到了老山。

刚来到老山阵地的猫耳洞,冯巩一行人便被对面的越军给盯上了,可以说是完全暴露在了对方的目光之下。

战士们见到慰问团的成员也十分的激动,纷纷上前跟他们握手合影,热烈地欢迎他们的到来。

冯巩与刘伟站上临时搭建的木头台子,用力的朝台下的战士们摆了摆手。

他们二人在台上出色的表演,引得台下战士们笑得合不拢嘴,现场的形势其乐融融。

但即使在娱乐的时候,我军战士也没有放松警惕,他们截获了越军的一分情报:“中国前沿来了几个穿着闪光军服的人,估计是高级将领;另外还有两名日本人。”

身穿闪光军服的应该就是当时一起来到这里进行演出的歌唱家张振富和演员耿凤莲。

而那两个日本人,值得则是身穿蓝色竖条纹西装的冯巩和刘伟。

而越南人之所以会认错,是因为一种刻板印象,他们觉得中国不可能如此发达到普通人也能随随便便穿西装,在亚洲人当中,只有日本人是最喜欢穿条纹西装的。

就这样一个美丽的误会诞生了。

越南自知自己惹不起日本,自然不敢轻易地开炮,不然到时候万一再招惹一个劲敌可怎么办。

就这样,冯巩与刘伟一块乘着吉普车,辗转老山各地进行慰问演出,6天内至少表演了20场。

而像这样冒着生命危险演出的机会不知这一次。

在刚刚进入铁路文工团时,冯巩就跟着团里一起来到了东北加格达奇,在零下四十多度的天气下演出,嘴皮子都差一点冻到一起。

当四川和陕南发生特大水灾,战士们都在抗洪救灾时,冯巩又跟着团里跨过江面上残缺的枕木和两根钢轨,来到江对岸,为战士们进行职工慰问演出。

这几次经历,冯巩可谓是在冒着生命危险在演出。

1986年,冯巩首次登上春晚的舞台,凭借《虎年说虎》成为家喻户晓深受大众喜爱的相声演员。

从这一年起,他更是连续33年登上传完的舞台,香港的一些媒体对他很是看好,称他为“中国相声艺术的希望”。

成名后,冯巩很少提起自己以往的经历,也对过往并不在意,因为他知道明天的路更重要。

1988年,他的搭档刘伟前往澳大利亚探亲,并且决定在那里定居,不再回国。

即使冯巩十分舍不得这位老搭档,但依旧对他表示了祝福,希望他在那边过得更好。

没有了搭档后,冯巩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与牛群在江苏台举办的“五一”联欢晚会上进行了第一次合作。

这才发现,他们之间仿佛就该是天生的搭档,表演效果竟然比以往还要好。

远在国外的刘伟过得却不怎么如意,先不说相声在国外的受众有多小,光是看着自己的老搭档有了别人,心里就十分的难受。

1989年,刘伟回国了,身为师傅的马季决定再帮他一把,亲自上台为他作陪,可惜却还是没有比过冯巩与牛群这个组合。

在相声界取得巨大的成就后,冯巩又进军了影视界,而表演也成为了他毫不逊色主业相声的副业。他在影视界的成就甚至比许多专业的影视明星还要出色。

凭借电影《埋伏》中男主叶民主一角,获得最佳男主提名;

电影《站直啰,别趴下》,中饰演作家高文,并获得第十六届百花奖最佳男配。

《没事偷着乐》中的男主张大民,斩获第十八届金鸡奖最佳男演员。

后来,在2010年为庆祝建党90周年所拍的献礼片《建党伟业》中,冯巩饰演了自己的曾祖父冯国璋一角,留下了一段佳话。

虽然冯巩的影视成就不斐,但这些影片大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喜剧或者轻喜剧,他的相声功底为表演加了不少得分。

然而,纵使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冯巩却依旧十分低调、热心肠,许多与他有过交往的人都念着他的好。

比如,郭德纲曾在2006年时有一个名为《我要上春晚》的作品。

里面有个包袱是这样的:“最后拿洋车拉上一逗哏的演员来 ,这演员下来对观众们说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啦 ”

“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啦”这句话就是拿冯巩做梗当包袱的。

马季的儿子马东曾谈起这个段子时说:“你知道这个段子打击多少人吗,我当时都是一边咬着牙一边乐的。”

有好事者找到冯巩问他怎么看待此事。

谁知冯巩却特别的淡定,并未对郭德纲有任何的不满或者嘲讽:“郭德纲很有天赋。”

当年贾玲考上中戏后,成为了冯巩的徒弟,但当时的相声之路很难走,更何况贾玲还是个女人。

最难得时候,贾玲住在只有10平的地下室,连7块钱的表演都接,有一年她不想回家过年。

冯巩的得知后便对她说:“没地方住可以住我家,饭我还是管得起的。”

从此以后便常常带着贾玲接表演赚钱,生活才逐渐有了好转。

等到贾玲成名后,对于这个尽心尽力培养提携自己的师傅,也成为她最感谢的人。

如今的冯巩已经不再年轻,春晚上也没有了他的身影,但却依旧活跃在演艺圈,甚至还玩起了短视频,常常分享一些自己的生活。

这样一个幽默风趣又助人为乐的好演员,值得我们一直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日本人   阵地   中国   越军   越南   文工团   天津   警戒   搭档   相声   高度   演员   演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