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军长春起义后,举行控诉大会,团长坐在台上,为何瑟瑟发抖?

1984年,一位原60军的起义官兵,上门拜访曾经的国军老首长。此时那个原来60军的官兵,已经是解放军某师政委,他带着板鸭和五粮液,到了老首长家。


“我以前是您手下的兵,今天专程来看望当年的老首长。”


“你叫什么先不用说,告诉我你的职务?”老首长的语气仍然威严。


“师政委。”



76岁的老首长突然从沙发上站起来:“我早就听说我们团出个师政委,没想到,真给我们起义官兵争气!”


这天,老首长很高兴,为了庆贺,甚至亲自下厨炒了几个菜,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师政委犹豫很久,才终于问出了他多年想问的问题:“老首长,当年你杀逃兵的时候为什么那么狠?”


在国军序列中,军官打死、打伤逃兵的事件屡见不鲜,很多逃兵在死前还会遭到残忍的虐待,这位现在的师政委,就曾经亲眼目睹,团长残杀逃兵。


老首长叹了一口气:“不狠咋行,不杀一儆百,就都跑光了,谁来打鬼子!”


“那也不能太狠吧?”


“你在旧部队没有带过兵,你不知道,国民党和共产党本质不同,国军主要就靠这个,没什么道理可言,算了,都过去了。”



事实上,老首长也时常感到惭愧,甚至背负罪责,那些曾经被他残害的逃兵,也时常让他寝食不安。


曾泽生将军率60军起义后,部队在九台整训,在整训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控诉运动。


控诉运动,对士兵来说是脱胎换骨,是改过自新,是重新做人,而对于起义军官来讲,如果待在会场上,真的有可能被官兵们打死。


在国军中,士兵要无条件服从军官,而且军官可以随意打、骂,甚至虐待致死,因此,当解放军唤起官兵们内心的痛苦时,官兵们会将仇恨的目光对准曾经的长官。



在对60军进行改造的时候,文工团到60军演出《白毛女》,其实也是为了配合官兵改造,可在演出过程中,愤怒的官兵拿起枪就要往台上冲,由于演员演得好,官兵们准备将台上的“黄世仁”置于死地。


此后,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在演出前,都要暂时没收士兵的子弹,甚至要得专门人值守。


上文我们说的那位老首长,就曾经是60军的一位团长,由于其起义时表现良好,在控诉大会上,他并没有被当做批斗对象,反而坐在主席台上主持会议。


团长这一生跟日军打过仗,从未怕过,残杀逃兵的时候,也从未手软过,可此时,他怕了,甚至被吓得瑟瑟发抖。



他听到台上官兵的哭诉和台下士兵的哭声,他还听到士兵对长官的痛骂,甚至一些官兵用复仇的目光死死盯住了他,如同狼群盯住了猎物。毫不夸张地讲,如果解放军不采用一些措施,团长有可能即刻就被士兵们撕碎。


解放军用控诉的方式,让起义官兵意识到曾经的痛苦和不堪,也让他们明白反动派有多么无耻,与此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让起义军官们得到了反省和救赎。


官兵的泪水洗净了团长的灵魂,从此之后,团长开始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几个月后,由于团长的努力,他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率军奔赴解放全国的战场。在新中国成立后,该团长转业到地方,工作也是尽职尽责。



546团的邓团长,在管教逃兵的时候,也是杀人不眨眼,不过,他也并非全无人情味。60军在长春被解放军围困的时候,粮食奇缺,60军并非蒋军嫡系,吃喝都不如新7军,最后,60军的官兵甚至要以豆饼来充饥。


为了让士兵们吃饱饭,邓团长下令,杀掉全团的马匹,并将肉全部分给士兵们,而且严令任何军官不能克扣。


1945年,60军驻扎在越南时,官兵龙培患上了猩红热,发烧了半个月,那个时候又没有药,如果继续拖下去,很可能死在当地。一天,排长岳炳清找到龙培,让龙培跟他走。



龙培不知道排长要做什么,就回道:“排长,我病得不行,走不动啊!”


龙培在刚入伍的时候,曾经挨过排长的打,还哭过一整天,手指也肿得老高,因此龙培对排长十分忌惮。可排长却执意要他跟着走,龙培没有办法,只能跟着排长出了营地。


到了外面,见没人了,排长偷偷拿出自己的烟枪,对龙培道:“你抽点大烟,病就好了!”


龙培果真抽了几次,病就真的好了,从此龙培也从新认识了排长,尽管排长治军严苛,但并非一个绝对的坏人。



人心都是肉长的,滇军士兵虐待士兵,残杀逃兵的不少,但也有一些不错的军官,换言之,对于国军系统内的残暴,也不能一概而论、一棒子打死。


60军被调往东北后,官兵们都同时意识到一个重大改变,那就是军官打人少了,事实上,这并非军官不想打人,而是形势所迫。60军大多为云南子弟兵,离着家乡越远,大家的思乡情绪就越浓,因此,大家就越容易团结起来。


不过,对于国军系统根深蒂固的主奴思想,要想靠他们自己的来解决,真的很难。长春起义后,曾泽生将军直属辎重团和暂编52师整编,暂编52师是曾泽生胁迫师长李嵩后强行起义的,其部队成分复杂,最难改造。


曾泽生任命辎重团团长凌发启,为第三团团长。凌发启上任后,面对第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逃兵太多,如果不加控制,都逃走了,还怎么交接解放军。


于是,凌发启就询问我军派来的代表李峥先:“逃兵被抓住后怎么处理?”



李峥先原本于是旧军官,他回道:“教育,讲道理!老实说,我也不会,我现在是新旧方法一起用。”凌发启受到启发,对再度拿起了军棍,要求不能打死,但要肉体惩罚,换言之,逃兵还会挨打,但不会丢命。


可事实上,凌发启的方法仍然不适用,我军的要求的人民军队,绝非强迫的军队,而是自发的,有自我意识,为人民利益奋斗的自觉战士。


最终,60军经过诉苦运动,整训改编,终于脱胎换骨,并走上了解放全国的战场,甚至在抗美援朝战场立下卓越的功勋!(文/ 九鱼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团长   军长   逃兵   政委   国军   排长   首长   官兵   军官   解放军   士兵   台上   大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