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医山东|关家文:四十年不改初心,万千次总关此情

在淄河东岸、青州市邵庄镇境内,起伏的丘陵之间,一处山岭兀自矗立在八峰环围的盆地之中。山虽不高,却是大大有名——峱山。往事三千年,春秋时期的齐侯曾猎峱于此。

邵庄村就坐落在峱山脚下,亦即邵庄镇政府驻地。大医生关家文就是从邵庄村走出来的农家子弟,17岁学医告别家乡,但夏天淄河的水、冬天峱岭的风早已悄悄刻进他少时记忆里。

1983年大学毕业后,关家文应征入伍,分配到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工作。这一路,从青州到沂水,再从昌乐到济南,回望故乡已是渐行渐远。

如今,作为脊柱微创手术领域的知名专家,关家文每天的日程被门诊、手术、教学和学术交流等塞得满满当当。济南城里,明月别枝惊鹊的夜晚,让人享受片刻宁静,也容易勾起对故乡和往事的思念。

常常,关家文午夜梦回17岁的那个夏天,邂逅当初接到录取通知书时的纠结……

想学地质,进了医科

1980年7月,关家文和山东全省50多万考生一起参加了高考。当年,本专科加上高中中专总共录取2万人,升学率约为4%。这就是上世纪80年代高考生必须面对的现实。对绝大多数高中毕业生来说,大学是个遥远的梦。

“是高中的校长骑自行车往返50公里从县城带回了高考成绩单,我当时正在地里干农活。”关家文笑笑说,“成绩还行,高兴的心情难以言表。”

之前,家里的大哥当了兵,所以他没想过参军,而医学似乎又超出了他的想像力。高中生关家文的梦想是从事地质勘探,志愿填写的也是地质方面的院校。

不过,“地质”没有接纳他的梦想,因为“服从志愿调剂”,他被调剂到沂水医学专科学校。最初,关家文的内心对学医还是有些抗拒的。高中学校的老师找到了他:“如果你不去上学,那咱们学校就一个大专以上的学生都没了!”

沂水医专,是当年山东省内的6所医科院校之一。告别家乡的关家文“既来之,则安之”,进了校门便踏踏实实开始学医。窗外合欢树上的荚果绿了又黄,对医学的兴趣也在他的内心悄悄滋长。

上中学的时候,关家文的体格就锻炼得不错,进了大学更是每天提前1小时起床晨练,围着沂水县城跑上一圈再回学校参加集体早操。跑着跑着,他跑进了学校长跑队,更是在1982年跑上了山东省高校运动会的赛道,跑出了风采、赢得了荣誉。

初为军医,出手不凡

寒暑往来,转眼已是1983年毕业季。当时有分配到部队医院的师兄们返校作宣讲,他们的故事把那身军装塞进了关家文的心里。之后,辅导员征询分配意向时,曾经没想过当兵的关家文竟问了句:“有当兵的地儿吗?”

1982年,驻昌乐县的解放军一三八医院转警为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第二年面向地方招录30名医护人员。机缘巧合,关家文从大学校园直接走进部队营房,成为一名军医。

高中毕业的时候,关家文没想过学医,也没想过当兵,但命运之手却以成为军医的方式,打开了他20岁的青春。

关家文未来的生活伴侣,也在同一年入伍来到医院。1986年护校毕业后,她正式成为医院的一名护士。同在一个大院里,年轻的姑娘小伙儿们并没有多少工作之外的额外交集。后来经人介绍,两个人开始了交往。

他对她的初步印象定位于“善良大方、勤快能干、有共同语言”;她对他的认知始于“朴实厚道、心灵手巧、工作干得好!”

说到关家文从医之初就工作出色,还真不是溢美之词。1983年当兵,1985年22岁的他是“同年”中第一个被组织上外派学习,同年也是第一个光荣入党的。

当时,医院还不能开展断肢再植,关家文受命开展创伤显微外科技术攻关。他参加了武警部队首届显微外科学习班,回来后即在显微外科专业独当一面。

连战连捷,破格晋升

婴儿瘫后遗症的矫形手术是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的传统优势项目,向往外科专业的关家文有幸分配到了这个知名的团队。

那时候,不少膝关节重度屈曲挛缩畸形的患者,患肢悬空不能着地、依靠拐杖才能勉强行走。在临床上,想让这种弯曲的腿伸直、着地和扔掉拐杖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避免患者多次手术,爱动脑筋的关家文在前辈的引导下开始琢磨着设计工具。

经过反复的模型试验,他设计制作出了三连杆撑拉支架,惠及众多患者。这一独创性成果,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卫生科技成果优秀奖,还走出国门拿下第38届布鲁赛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银奖。

接下来,关家文多次参加残联组织的专家队,深入沂蒙山区等多地巡回义诊和免费手术,使众多的残疾人恢复了行走功能。

不止于此,他还陆续填补了医院多项技术空白,高位肢体离断再植、撕脱性手外伤的治疗研究等课题再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奖。

1994年,因专业发展需要,关家文开始侧重于脊柱伤病的诊治,奉命前往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学习。之后陆续填补了颈椎、胸椎和腰椎等高风险高难度手术区域的空白,使脊柱外科技术水平迅速提升。其中,“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系列研究”和“合并椎间盘突出的腰椎弓峡部裂手术治疗研究”等多项成果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大奖。

星河流转之间,沙聚成塔。1995年,32岁的他破格晋升副高职称,6年后他再次破格晋升正高职称。

1998年-1999年,他响应上级号召,首批赴武警贵州省总队执行帮扶支边任务,把肢体和手指离断再植等十余项新技术留在了当地。

创新突破,造福患者

不断突破自我,是医者不变的追求。近二十年来,脊柱微创手术迅速发展,关家文带领团队顺势而上,以猪骨头当模型、做实验开始,冒着X线辐射伤身的风险探索前行。

披沙拣金,往往见宝。在采用C形臂X线透视模式开展微创手术取得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他们自2004年开始探讨CT定位技术,最终创新形成具有精准、快速、安全等优势的“CT定位技术”。从此,CT版的激光气化、射频消融、椎体成形、经皮内固定等微创技术得以广泛开展。

卓越的医生就是要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2010年,关家文首创“CT定位技术”+“脊柱内窥镜”强强联合的手术模式,随后创建了国内第一家集辐射防护、层流净化、多媒体远程教学为一体的专门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CT定位手术室”。他还原创了十余种手术入路,用于个性化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使得该领域再无灯下黑。

2016年,关家文主编的《CT定位脊柱微创手术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其对过去理论与实践创新的一次系统总结。一直以来,关家文始终秉持“能简单不复杂,能省钱不多花”的理念,以“精准治疗,放心服务”锤炼医者仁心。

徐老先生是一名高位截瘫、卧床八年、靠膀胱造瘘排尿的特殊患者。因脊柱感染、高烧不退辗转多家医院,接诊医生给的建议是“先退烧再开刀”。后来,家人带他找到了关家文。

关家文检查后发现,老人脊柱及周围有大量脓液,根本不可能靠药物退烧。左右为难,但不能退缩!经过缜密的术前规划,他为老人实施了CT定位的穿刺引流术,顺利从感染的区域引流出了1000多毫升的脓液。高烧很快消退,老人转危为安……

近20年来,关家文及其团队在治疗椎间盘突出、脊柱骨折、椎体成形、病灶取出引流等领域,将过去难度大、风险高的开放性手术95%以上简化成了痛苦小、恢复快的CT定位微创手术模式,惠及患者近万例。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关家文积极推广应用“CT定位技术脊柱微创手术模式”,先后帮扶上百家医院,为国内外培训了近千名学员。而他带领的科室,被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残委授予“CT定位脊柱微创技术培训基地”,每年举办学习班十余次。

组团送医,回馈桑梓

2022年10月,关家文的评述《CT定位脊柱微创手术》登上了国内权威期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一切为了人民——我们这十年”栏目头版头条。

多年来,老家来省城找关家文看病的不在少数,他每次都尽己所能给予关照。而且,他也经常应邀回老家卫生院给乡亲们瞧病或做手术。卫生院不止一次要给出诊费,关家文都婉言谢绝了。

他还促成了医院与邵庄卫生院对口义诊帮扶协议;从2017年开始,他和他的同事带着设备定期送医下乡。

“原来两周回去一次,现在每个月回去一次。”关家文轻轻说道:“回到老家坐诊,往往一个上午挪不开身,最多的时候看60多位患者。”

从年轻时不时回乡给乡亲们瞧病,到现在带队常态化送医下乡,关家文没收过一分钱。生于斯、长于斯,他从来不是为了钱回到这里。

年轻同事跟他组团之初,关家文也有言在先——这个事没报酬。大家都说,本来就不是钱的事儿!他们跟关家文想得一样:这样做正是身为医者的价值体现,很有意义。如今,一些考到外院的团队成员,依然坚持随队下乡送医。

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送医下乡的路上,他笃行不怠。凡事坚持,必有回响。这不,听说关主任又来了,一些不看病的老乡却专程大老远赶过来,或推着小车,或挎着篮子。

“关主任,您不记得我了?”这样的问话不止一次,关家文帮助过太多患者,他确实记不清楚了。“您给我做过手术呀!”老乡不由分说,拿出当季的绿豆、小米往他手上塞……

关家文笑了,岁月的印记清楚地写在脸上,有沧桑,有欢乐。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就是这些纯朴乡亲中的一员,耳边又响起淄河的流水声,以及峱山上穿林而过的风声……

仁医名片

关家文,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特色专业一科主任医师。曾先后被聘为:山东省康复医学会腰背痛分会主任委员、脊柱微创分会主任委员;武警部队骨科副主任委员兼微创学组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脊柱微创工作组委员、脊柱内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协肢残委脊柱微创学组主任委员;世界微创医学会脊柱内镜椎间融合联盟副主席。

深耕骨科临床一线40年,先后从事残疾人肢体畸形矫治、创伤显微外科和脊柱外科专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创新发明具有精准、快速、安全等优势的“CT定位技术”,在脊柱退行性变、脊柱骨折、椎体成形、病灶取出引流等领域开展脊柱微创手术近万例,其中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00余例。

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编专著《CT定位脊柱微创手术学》;获专利3项;获国家和武警部队科技进步或医疗成果奖共28项,其中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4次荣立三等功,获评“十一五”全军医学科技先进个人、“首届泉城十大名医”。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边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武警部队   沂水   初心   医者   主任委员   山东省   总队   军医   山东   脊柱   武警   此情   中国   外科   患者   手术   医院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