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罐头的记忆

来自东北的特色食物黄桃罐头这几天竟然比布洛芬还要紧俏,甚至还在互联网上掀起一轮热议,挑起北方(尤其是东北)人的集体记忆。有人说,黄桃罐头是“万能灵药”,吃了就能“药到病除”,更有人开玩笑说,应将黄桃罐头纳入医保。

几乎每个东北人都有关于水果罐头的记忆。水果罐头分好几种,主要有黄桃罐头、山楂罐头和橘子罐头。要说最受欢迎的,还属黄桃罐头。去看望生病的亲朋好友,一定要带上两个大罐的黄桃罐头,这代表对病人的重视和关心。这一次,黄桃罐头带着北方人儿时的记忆,跟抗疫发生了联系,创造了新的集体记忆,主要还是大家想起自己小时候生病时,父母总是给我们开一罐黄桃罐头。感冒发烧的人,通常嗓子疼嘴里苦浑身热,黄桃罐头冰冰凉凉、酸酸甜甜,吃着当然解热润喉,味蕾也得到安慰。而且生病的时候,人的情绪比较低落,能吃上一口平时吃不上的美味,别提内心多满足了。从父母的角度讲,喂几口黄桃罐头给孩子,既方便孩子下药,更是父母表达爱的方式。

英文有个词叫comfort food(安胃餐),指吃了让人感到治愈的食物,通常是小时候常吃的食物。黄桃罐头就是我们儿时的安胃餐,不只安胃,还慰藉我们的心灵。这种集体记忆,通常包含场景、人物、味觉、声音等全方位记忆。比如,拧罐头盖有学问,要用剪刀或扁头螺丝刀使劲翘,角度到位,力度得当,就会听到“嘶”一声响, 用手一拧,就打开了。但有时候手头并没有工具, 就要把罐头倒过来,用手使劲拍打瓶底,然后再把罐子正过来,用力一拧,就开了。有时,两种方法齐上才能打开。

饮食是舌尖记忆、身体记忆、集体记忆,也是身份确认。这种地方性食物总能让我们重新审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并再一次确认自己的身份。因为我们吃什么,受本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多方面因素影响。

小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水果罐头跟东北有什么特殊联系。长大后才理解,在物流运输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东北寒冷的冬天里,几乎没有什么新鲜水果可以吃,能长期储存的水果罐头自然成了人们的心头好。在购物软件里搜索“黄桃罐头”,排在最前面几个品牌有真心、林家铺子和欢乐家,前两个都是大连的企业。真心罐头厂就在我当年就读的中学附近。大连虽属东北,但跟大部分东北地区相比,气候温和宜人,适合黄桃生长。跟其他品种的桃相比,黄桃味道偏酸,果皮娇嫩,极易碰撞腐坏,因此特别适合做成酸甜可口的罐头。后来,随着物流运输业的发展,冬天也能吃到新鲜水果了,水果罐头也就慢慢地淡出了大众视野。我在想,随着城市步伐加快,不知道罐头制品会不会“回潮”,尤其是蔬菜罐头,这样就能将快节奏的都市人从厨房劳动中解放出来。

关于黄桃罐头,我记忆最深的不是小时候吃罐头,而是成年后跟父母一起做罐头。记得有一年,黄桃滞销,我们家收到了好几箱别人给的黄桃,根本吃不完,就想着做成罐头。买好罐头瓶子,我们仨简单分工后,说干就干。母亲负责削皮,将果肉分两瓣。我负责装罐,每个罐子里放几颗冰糖,满满一罐果肉,再倒入纯净水。父亲负责上锅蒸罐头,蒸好后趁热用最大的力气拧紧罐头盖子。热胀冷缩后,盖子就死死扣在罐头瓶上了。也是这次做罐头的经历,我才知道罐头里是没有防腐剂的,而且罐头非常好做。我记得那天,我们仨做了整整一下午,蒸完最后一锅,天已经黑了。看着摆放整整齐齐的黄桃罐头,我们开心极了。过上个把月,就能吃上自己亲手做的黄桃罐头了。自己做的罐头,糖放得不多,吃着健康安全。最珍贵的是,这次家庭活动创造了美好的记忆。每当我想父母的时候,总能回想起那个做黄桃罐头的炎热夏日。

黄桃罐头火了之后,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母亲,并问母亲今年是否做了黄桃罐头。母亲说,没做,吃够了。而且,这几年大连桃树被砍了不少,改种樱桃树了,桃没有以前那么多了。我突然联想起前一阵我从网上买的冻梨(另一种东北特色食物),感觉没有小时候好吃,还是新鲜水果味更好。我想,那些囤黄桃罐头的人,有的是真的喜欢吃,有的是凑热闹,也有没吃过的人想尝尝,更有一部分人是囤一份安全感。曾经被呵护、被关爱的瞬间,经过时间的发酵,早已深深印在记忆的最深处,让我们在面对焦虑时,多一份确定和信心。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2月16日 第 10 版)

作者:单佳慧

版面编辑:徐金玉

新媒体编辑:莫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罐头   记忆   水果罐头   果肉   大连   小时候   食物   集体   父母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