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十城专精特新@北京-从“冷板凳”走向台前,ZDNS抢占市场空白

受访企业: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ZDNS)

入选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提到“互联网域名系统”,可能很多人对此了解并不多。

“如果把5G、光纤网络比作是中国的信息高速公路,那各种应用,不论是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还是能源、金融方面的应用,就相当于跑在这高速公路上的车。但这个车往哪跑,它需要靠导航。域名系统就是那个‘导航’。”ZDNS总经理邢志杰如此比喻。

邢志杰告诉红星资本局,访问互联网时,要经过一个由网址到IP的转换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域名解析(DNS)服务器来完成的。DNS解决了网络空间的寻址问题,但并不意味着它只是一个寻址功能。

放眼互联网鼎盛发展的当下,域名系统对企业乃至国家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速上跑着‘中国的车’,如果导航不受我们自己控制,这就存在着风险和威胁。”

大国博弈已延伸至网络空间,减少“断根”(拒绝对根服务器的访问)、“停服”(通过顶级域管理权阻断域名的互联互通)、“断供”(停止提供域名基础软件产品和技术)的风险已迫在眉睫。

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ZDNS)

1

90%都依赖国外软件,长期冷板凳的卡脖子领域

域名根服务器是互联网最为核心的系统和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也事关网络运行和信息安全。“域名系统技术就是承上启下的,对下支撑了信息网络技术,比如5G、工业互联网等需要互联网底层技术的发展,对上则支撑各种数字经济应用的发展。”邢志杰说。

2019年6月,工信部发布公告批复两家国内机构设立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负责运行、维护和管理域名根服务器(根镜像服务器),ZDNS就是其中一家。

当年12月,工信部批复同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设立域名根服务器及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至此,中国在根服务器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

在邢志杰看来,这也意味着他们从长期的“冷板凳”上下场,终于走到了台前。

作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ZDNS诞生在中国互联网发源地,创始团队也都参与了国家域名系统服务器的运行工作。从诞生之日起,ZDNS就肩负着破冰的使命。

在这之前,中国在域名领域的发展长期处于“卡脖子”的尴尬状态。

域名根服务器主要用来管理互联网的主目录,全世界IPv4根服务器只有13台,这13台IPv4根域名服务器名字分别为“A”至“M”,1个为主根服务器在美国。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个在美国,欧洲2个,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个位于日本。

根据ICANN的官方数据,2012年,全球新通用顶级域名第一次开放申请,美国获批1000余个,中国(含港、澳、台)共申请了86个,申请量仅为欧美地区的5.4%。仅谷歌一家公司共申请了101个顶级域名,最终成功获批46个。亚马逊公司共提交了76个申请,成功申请并运营数量为55个。邢志杰感慨,中国在顶级域名这一互联网关键基础资源的占有率和管理权重方面与全球水平还相距甚远。

如今中国正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但与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应用和逐步走向国产化替代的物理设施的状况完全不同,中国仍然面临网络根基的风险。以域名系统为代表的互联网关键基础资源占有率极低,承担互联网基础服务的DNS域名解析系统90%使用的是国外软件。从资源到技术,都面临安全挑战。

在邢志杰看来,互联网底层技术就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底座,不能总是“受制于人”。“虽然中国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大,但是在关键基础领域上必须要有自己的技术,也要有自己的贡献,我们不能光是拿来主义。”

ZDNS总经理邢志杰

2

十年磨一剑,不断探索硬骨头

如果把某一个域名关停,它就会在互联网上消失,与之相关的所有应用也会在互联网上消失。

放眼全球,“断根停服”在国际上已有先例,形势相当严峻。去年6月美国司法部会同商务部,关停了包括伊朗国家电视台等在内的几十个网站的域名解析,使伊朗在短时间内失去了大量对外信息传播渠道。这意味着,可以通过域名系统对特定目标实施精准打击。

而域名故障更会波及企业安全。2014年12月,国内爆发规模最大的针对运营商网络的恶性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事件,导致国内多个省份不断出现网页访问缓慢甚至无法访问的现象。阿里巴巴宣称遭受互联网有史以来最大的DDOS攻击,攻击共持续了14个小时,攻击峰值流量达到每秒453.8Gb。

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已是迫在眉睫。而域名注册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后续的解析与服务带来更大挑战。域名系统管理需要一整套产品和解决方案,技术含量与进入门槛颇高。

“互联网刚起步时,我们在域名系统核心技术上依赖国外,觉得国外软件够用了,现在数字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网络基础之上,无论是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还是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都需要我们自主研发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互联网基础软件。”邢志杰介绍,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国产域名系统在性能上、对行业应用的支持上比国外软件更胜一筹。

2018年9月,ZDNS在中国科学院软件园发布了自主开发的域名系统基础软件“红枫”系统及首台国产化域名服务器。邢志杰把这比喻成团队“十年磨一剑”的作品,并不断迭代升级。

“红枫”可实现百万级查询能力,相比国外同类软件获得数十倍性能提升,不但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还突破了中国互联网基础软件领域“卡脖子”问题,为抢占全球互联网基础软件市场,提升在国际互联网治理上的话语权奠定了基础。

“我们肩负着筑牢网络根基的使命,承担着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引领网络根基技术升级的重任。”邢志杰介绍,在技术标准层面,ZDNS主导制定5项IETF国际标准、19项国内行业标准,申请专利百余项。

秉承以技术为核心的发展理念,研发投入是ZDNS的根基。根据工信部披露的数据,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10.4%。据邢志杰介绍,ZDNS的研发投入占其收入的38%。

IDC咨询发布的《中国DDI市场份额研究2021》报告显示,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ZDNS)连续第七年实现市场占有率第一。

3

新一轮顶级域名开放申请迫在眉睫,我们该如何准备

据IDC《2022年中国未来网络10大预测》,到2026年,下一代域名系统会得到普遍应用,新体系、新技术、新产业将重塑互联网格局。

然而,邢志杰指出,目前国内企业对域名的重视程度仍不及国外。“有些声音会认为,‘现在不输入域名了,都是打开APP,那域名是不是就过时了?’其实恰恰相反。”邢志杰表示,随着万物互联的深入发展,域名系统的应用更广泛。

邢志杰以微信举例,表面是一个应用,但后面对应的IP地址非常多,“可能上千个机房里面,有几百万台服务器、上千万个IP地址,为这一个应用提供服务,但是最终要找到那个IP地址,还是要靠域名系统来实现。”

继2012年之后,第二轮新通用顶级域名的申请即将于2023年末至2024年初开放,邢志杰认为这对我们来说挑战很大。“国内各行各业的企业,对新顶级域名实际上了解不多,而且对这种数字资产的保护意识还不够强。”

根据ICANN官方数据,2012年第一轮新领域名申请时,美国、欧洲、日本等对基础资源非常重视,甚至包括一些中文域名的核心资源,比如“.shipin”(食品),“.dianqi”(电器)、“.yidong”(移动)都被欧美企业去申请。

根据首轮开放情况,顶级域名开放申请的窗口期一般是3-4个月。国外很多企业甚至会提前三年就开始筹备布局,做好商标、法律、资金等各种准备。

在邢志杰看来,新顶级域名开放是建立数字品牌的重要机会,不仅对于企业,对整个国家来说都至关重要。“中国企业、中国品牌正在走向全球,拥有域名系统自主技术、掌握顶级域这一互联网关键基础资源后,我们可以推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也能够以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网络根基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余冬梅 王禾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冷板凳   台前   根基   北京   中国   空白   走向   服务器   域名   数字   基础   系统   市场   技术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