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强国巴西,为什么有很多日本人?背后还与中国有渊源


巴西是公认的“足球王国”,国家队自1914年成立以后,先后18次杀入世界杯决赛圈,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唯一参加了历次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的球队,仅凭这一成就,就足以被誉为“世界上最成功的球队”。巴西足球队不仅历史悠久,实力超群,战绩亦是不俗,他们在1958年、1962年、1970年、1994年和2002年五次夺得世界杯冠军,夺冠数量至今位居世界第一,无人能够超越。

然而今天咱们要聊的不是世界杯,也不是巴西足球,而是和他们有关的另一条美丽的风景线。如果今年你看了世界杯比赛,可能会发现在巴西队的看台上,有一大群面孔与我们中国人相似的球迷,甚至他们的头上还绑着类似于日本人的“必胜”头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巴西出了轨,还是日本跳了墙?这些看上去与美洲人格格不入的球迷,是巴西人还是日本呢?今天咱们就来一探究竟。

视频开始,我给各位老板假设一个场景:现在你的家乡天灾人祸不断,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生命朝不保夕,那么你是会选择扎根故土生死与共,还是想尽千方百计的远渡重洋到异国他乡寻找活下去的机会呢?

“移民”这个词在当下看来绝对够时髦,甚至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高级感十足。殊不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移民”这个词更多的代表着血泪与心酸。尤其是在19世纪、20世纪的时候,但凡打算“移民”,必须要鼓起足够大的勇气,为什么呢?

一二百年前没有什么波音飞机和高铁,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才是真实的写照,远渡重洋到异国他乡意味着风餐露宿和颠沛流离,这就像一场人生赌博,赌赢了是功成名就,赌输了小命不保。说到咱们历史上的大规模移民,首推近代的“下南洋”,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与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在历史上也涌现过澎湃的移民浪潮。

近代移民风之所以形成往往不外乎两个重点,第一是社会矛盾的加剧,尤其是人地矛盾的激化导致了大量人口失业、破产;第二是天灾人祸导致的社会剧烈动荡。中国人下南洋源自于清末西方商品的大规模流入导致的国内结构经济变动;而日本人的移民原因和咱们也差不多,而一切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大名鼎鼎的“明治维新”。

别看日本现在是个老龄化严重的国家,事实上从几百年前开始这里就是个,人地矛盾特别严重的国家,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者说日本人注定要通过侵略或者移民的方式才能缓解人口压力的原因。

19世纪中国人忙着到大洋彼岸淘金的时候,日本人也没闲着,只不过目的地除了热门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外,他们还独具一格的瞄向了南美洲的巴西。截至到今年,在巴西境内仅日裔就超过20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是世界上日本裔最多的国家,被日本人亲切的称为“第二故乡”。

我们把时间调回到19世纪,当时的日本国内掀起了现代化风潮,即明治维新的出现。作为日本历史上波及巨大、影响深远的事件,这场运动可以被视为从统治阶级开始由上至下的全面改革,此时国内公路、学校、医院、工厂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让日本这个破落的农业国短短几十年就焕然一新,成为了亚洲综合国力数一数二的强国。

然而在国力蒸蒸日上的背后并非一帆风顺,很快一个巨大的危机就出现了,即“土地私有化”。既然要全面改革,要完全工业化,那每件事都需要大量的钱,可钱哪里来呢?很快统治者就看到了一样东西——土地。各位老板想想,谁把土地看得最重,视为生命呢?不是精英阶层,不是地主阶级,而是农民啊!

明治维新的时候日本总人口在3000万到4000万左右,其中农业人口占到了8成以上,而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工业化,那么就需要大量资本和劳动力,这就意味着农民成为了唯一被剥削的对象。

十几年的时间,日本国内大量土地被政府整合,然后由财阀入手,导致土地兼并空前严重,私有率一度高达70%。没有了土地的农民就代表破产了,为了生存只能涌入城市,这个场景在座的各位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伟大革命导师列宁老人家说了:“农民一旦获得了自由,就代表着从此一无所有。”所以大量的日本农民有了背井离乡的打算,他们其中的很多人后来都去了巴西。

这么多国家为啥非要去巴西呢?这就有点意思了,甚至还和咱们中国多少有点关系。当时的巴西刚刚从大哥葡萄牙手中获得独立,国内的奴隶起义和群众反抗运动层出不穷,统治者佩德罗二世只能妥协废除农奴制,结果就是种植园里的大量黑奴纷纷潜逃。要知道巴西的土地肥沃,种植园农业生产是他们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干活的都跑了可咋整呢?为了恢复生产,统治者想到了去国外“借人”。

当时世界范围内人口基数庞大且廉价的代表就是中国,巴西使者找到了清政府,然而刚刚开口就被一口回绝了,还被骂了个狗血淋头。在清政府看来这是赤果果的官方“贩卖人口”,属于“有辱天朝威仪”的事情,坚决不干。碰了一鼻子灰后巴西又找了意大利等很多国家,但效果都不理想。

日本政府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直接找上了门,满口答应,允诺要多少有多少。原来当时轰轰烈烈的日俄战争刚刚结束,日本国内经济凋敝,社会上充斥着大量游民,问题急需解决,巴西的到来岂不是恰到好处?

就这样,一纸《日巴修好通商航海条约》就把第一批日本人送到了巴西,这一年是公元1908年。有意思的是,第一批移民并不是自由身,他们受到日本政府或者日本企业的全面控制。他们日复一日的超负荷工作,赚来的外汇也要奉献给祖国,总之是受到了巴西农场主和日本政府的双重盘削。

那个时候巴西地广人稀,第一代日本移民就开始组建社区,修建房屋,还把本土的作物和文化带到美洲大陆,此外,他们存在的最大使命在于:让所有日本贫苦之人看到大洋彼岸生的希望!

此后日本人有五次移民的浪潮,其中第二次出现在1910年到1920年,官方给出的数据是约3万人。他们来到巴西很快融入当地日本社区,说日本话,吃日本菜,保留了几乎所有日本文化、习俗。其中7成的日裔居住在圣保罗州,从事咖啡园、棉花园、橡胶园的生产,另外还参与了巴拉那州、亚马逊州的开荒工作。总之他们涉及的产业附加产值很低,是妥妥的打工人,属于“混口饭吃”的范畴。

1923年关东大地震爆发,日本国内出现大量饥饿的灾民,政府无力安置,只能一张船票把他们送去巴西,到1935年,前后14万日本人落户巴西,和之前几次移民不同的是,这些人中有大量受过高等教育或者具有高技术的人才,他们都带有不俗的资产。

二战爆发后,日巴断交,移民潮暂时中断,而此时巴西境内的日裔已高达20余万,其中不乏超越阶层的精英人士。日裔在美洲大陆上以团结友爱、勤劳勇敢、重视教育而著称,是中产阶级的代表。由于战争立场的问题,这些日裔急需自保,于是和在美日裔一样加入同盟国军队与轴心国作战。当然了,他们骨子里还带有日本人那套“忠君爱国”的情节,于是他们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是以日裔血统为荣,还是要被巴西社会接纳?而此后的一切证明了他们选择的明智。

二战后大量日裔选择加入巴西籍,为了扎根这里他们必须改头换面,于是纷纷走出社区,积极融入社会,他们与当地民族通婚,学习葡萄牙语,深入了解美洲历史文化,更开始以当地人自居。

今天数百万的巴西日裔中有超过6成是混血,可以预见的是,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彻底被巴西同化,当然了,在全球化的今天,这里的日本文化也不会彻底消亡,甚至还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本地文化,被认为是柔道变种的“巴西柔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最后,在我看来,巴西之所以能有数量如此巨大的日裔,日本人本身吃苦耐劳的性格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巴西拥有超时代的开放兼容心态,这是美国这种一纸“排日法案”就把大量日本移民拒之门外的国家所不能比的。好了,今天咱们就聊到这里吧。大家对这段历史熟悉吗?对此你怎么看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巴西   日本人   明治维新   美洲   世界杯   日本   渊源   强国   移民   土地   足球   国家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